汪耔璇,李 烜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南京 210029)
我國是結直腸癌高發(fā)的國家之一[1],由于現(xiàn)代人飲食結構的變化,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率及病死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2]。目前臨床上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仍以化療為主[3],所以如何輔助提高化療有效率,減輕化療毒副反應,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是目前晚期結直腸癌的研究重點。伊立替康+亞葉酸鈣+氟尿嘧啶(FOLFIRI)是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薦的晚期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4],能有效縮小實體瘤體積,降低患者腫瘤指標[5],但也會帶來嚴重乏力,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6],脾氣虛證是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常見主證[7],在化療患者中,脾胃虛弱癥狀更為突出,患者常有納少,脘腹脹滿,食后脹甚,大便溏稀,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癥狀。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是治療脾氣虛證的常用主方。目前已有臨床研究表明,補中益氣湯對于消化道腫瘤療效頗佳,可以有效緩解進食哽噎、胃痞噯氣、消瘦乏力等癥狀[8],輔助化療還可以對化療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9]。故本研究選取補中益氣湯加減組方聯(lián)合FOLFIRI化療方案為觀察對象,以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近期療效、中醫(yī)癥候、生活質(zhì)量、化療副反應、抑郁焦慮情緒、腫瘤指標、免疫指標作為觀測目標,并與單純使用FOLFIRI方案化療者進行對照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蘇省中醫(yī)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住的有病理學支持,確診為晚期結直腸癌的患者5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27例和對照組25例。其中觀察組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齡(65.19±10.6)歲,KPS評分均值為(82.08±5.12)分,結腸癌17例、直腸癌10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63.56±10.07)歲,KPS評分均值為(78.57±7.56)分,結腸癌14例、直腸癌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晚期結直腸癌的診斷依據(jù)2018版NCCN結直腸癌診療指南[10]分期依據(jù)國際抗癌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和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合作制定的第7版結直腸腫瘤TNM分期[11],選取ⅢB-Ⅳ期。中醫(yī)癥候、脾氣虛證診斷依據(jù)中醫(yī)診斷學[12]中對脾氣虛證的描述,定為不欲食,納少,脘腹脹滿,食后脹甚,大便溏稀,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淡黃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緩或弱。
病例納入標準:病理組織學確診為結直腸癌,經(jīng)影像學診斷有遠處轉(zhuǎn)移或復發(fā),失去手術和放療機會;符合中醫(yī)脾氣虛證診斷標準;化療前查血常規(guī)、凝血、肝腎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颊咧橥獠⒑炇鹬橥鈺?,可隨訪。研究方案經(jīng)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肺、肝、腎、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有其他嚴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對研究方案中的藥物過敏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給予鹽酸伊立替康180 mg/m2,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5 h,第1天;5-氟尿嘧啶400 mg/m2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中靜脈推注,第1天、第2天,續(xù)以5-FU 600 mg/m2靜脈泵滴注22 h,第1天;亞葉酸鈣200 mg/m2,加入0.9%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2 h,第1天、第2天。化療方案以14 d為1個周期。
2.2 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在FOLFIRI方案基礎上加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組方,擬方如下:黃芪15 g,炙甘草5 g,生曬參(人參) 3 g,炒白術、當歸、陳皮各10 g,升麻、柴胡各6 g。噯氣呃逆、惡心欲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各15 g、枳殼10 g;口淡無味、納食欠馨者,加炒谷芽、麥芽各15 g,建曲、雞內(nèi)金各10 g;腹痛者,加法半夏10 g、生姜3 g;大便秘結難解者,加當歸梢5 g;心情抑郁者,加川芎6 g、制香附10 g;焦慮難寐者,加酸棗仁15 g,合歡皮、生龍骨、牡蠣各10 g。中藥湯劑由江蘇省中醫(yī)院中藥房統(tǒng)一煎制,第1個化療周期開始時同步給藥,每日1劑,每劑煎為2袋,每袋200 ml,于中、晚餐后30 min溫熱服用,以14 d為1個周期,連續(xù)服用2個周期。兩組均治療2個周期后評估。
3 療效觀察
3.1 腫瘤客觀療效(近期療效):依據(jù)2000年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發(fā)布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13]分為完全緩解(CR):所有靶病灶完全消失,淋巴結短徑必須<10 mm;部分緩解(PR):靶病灶最大徑之和縮小≥30%;病變進展(PD):靶病灶長徑的總和增大>20%,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絕對值增加>5 mm;病變穩(wěn)定(SD):變化介于部分緩解和進展之間。有效率(RR)為(CR+PR)%,臨床收益率(DCR)為(CR+PR+SD)%。
3.2 生存質(zhì)量改善情況:根據(jù)Karnofsky(KPS)評分標準在治療前后分別予以評定,治療后較治療前增加>20分為顯著改善;10分≤增加≤20分為改善;-10分≤增加<10分為穩(wěn)定;增加<-10分為下降。
3.3 中醫(yī)證候改善情況: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4]制定。將患者不欲食,納少,脘腹脹滿,食后脹甚,大便溏稀,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癥狀,分為無、輕、中、重度四個等級,分別計0、1、2、3分,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分別進行評分,根據(jù)積分減少率評價療效。積分減少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評價方法:顯效:積分減少率≥70%;有效:30%≤積分減少率<70%;無效:積分減少率<30%。
3.4 化療后不良反應:按NCI毒性反應分級標準[15]評定化療后不良反應。
3.5 腫瘤指標:選取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125(CA125)、異常糖鏈糖蛋白(TAP)作為觀測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留取血液標本檢測。
3.6 免疫功能指標:選取T細胞亞群中CD3、CD4、CD8、CD4/CD8作為觀測指標,于治療前后留取血液標本檢測,記錄數(shù)值。
3.7 抑郁焦慮情緒評估指標:選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作為評估方法,在治療前后分別予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進行測試,并記錄分數(shù)。
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見表1。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在近期療效方面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例(%)]
2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補中益氣湯聯(lián)合FOLFIRI化療方案相對于單純使用FOLFIRI化療方案而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改善情況[例(%)]
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見表3。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在中醫(yī)癥候療效改善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例(%)]
4 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4。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在改善腹瀉/便秘癥狀方面有優(yōu)勢。兩組患者在本次研究進行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肝腎損害。
表4 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指標比較 見表5。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在CA125、TAP兩個指標上,治療后相對治療前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A125指標在治療后組間比較上,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指標比較
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見表6。經(jīng)治療,觀察組治療后CD3指標與治療前相較變化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較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有一定優(yōu)勢,但差異尚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7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焦慮評分變化情況 見表7。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抑郁焦慮評分量表值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7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焦慮評分變化情況(分)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晚期結直腸癌占有超過半數(shù)比例[16],而在應用臨床化療治療方案已相對成熟的情況下[17],晚期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較低只有14.4%~39.5%[18]。雖然靶向治療個體化、深入化、全面化是晚期結直腸癌以化療為主的治療方案,但治療效果卻不盡人意,且費用高昂。在此背景之下,中醫(yī)藥優(yōu)勢顯露,因其因人制宜、靈活加減、統(tǒng)籌兼顧、效果確切[19]。
補中益氣湯由黃芪、人參、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術8味藥組成。全方重用黃芪,味甘微溫,補中益氣,為君藥。配伍人參、白術、炙甘草,甘溫補中,補氣之功更著,為臣藥。當歸甘辛溫,養(yǎng)血和營,陳皮調(diào)理氣機、以復升降,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柴胡、升麻用量偏輕,輕清升散,協(xié)助諸益氣藥升提中氣,為使藥。全方配伍以補氣為主,升提為輔,主理中焦脾胃,與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出現(xiàn)的納少乏力,脘腹脹滿,大便溏稀等癥狀,方證相投,尤為適宜。補中益氣湯輔助治療腸道腫瘤療效確切,從實驗室研究上來看,補中益氣湯口服后有效成分集中分布在胃腸道,能抑制腫瘤生長,拮抗5-FU誘導的腎損傷,增加IL-18誘導的ICAM-1和B7.2表達,導致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干擾素-g(IFN-g)的產(chǎn)生增加,從而增加細胞免疫。
本次研究顯示,在生活質(zhì)量提高及中醫(yī)證候療效改善方面,觀察組患者經(jīng)治療,治療后較治療前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腫瘤指標方面,觀察組患者經(jīng)治療,組內(nèi)比較以及較對照組治療后組間比較,均有下降,下降幅度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免疫指標方面,觀察組患者經(jīng)治療,治療后較治療前在CD3數(shù)目上升明顯,幅度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方面,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的肝腎損害,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發(fā)生腹瀉/便秘癥狀的例數(shù)遠小于對照組。但在近期療效及改善抑郁焦慮評分方面,本次研究未得出陽性結果。由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相比單用FOLFIRI方案化療,加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組方,能減少化療后腹瀉/便秘癥狀的發(fā)生,改善食欲,輔助規(guī)律生活作息,從而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得到改善,同時還能夠改善機體免疫,使腫瘤指標呈下降趨勢。雖在近期療效、改善抑郁焦慮情緒方面,觀察組較對照組有一定優(yōu)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究其可能的原因,大致列為以下兩點:①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腫瘤負荷大,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衡,多系統(tǒng)功能紊亂,糾正困難,恢復緩慢,本次研究共觀察兩個周期,時間尚短,故而在近期療效方面未見優(yōu)勢。②抑郁焦慮情緒影響因素眾多,家庭負擔、費用負擔、社會壓力等客觀因素占比較大,藥物調(diào)節(jié)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