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綦翠霞
【摘 要】 目的: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應用一體化護理模式在生存質量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根據(jù)入院時間抽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9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49名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一體化的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和生存質量。結果:觀察組進行一體化護理三個月后,在生理心理及對社會的適應性等方面均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在戒煙戒酒、合理飲食等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了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質量,促使病情有效得到控制,建議實施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
【關鍵詞】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生存質量;一體化護理模式
冠心病在臨床中比較多見,該病發(fā)生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病灶發(fā)生時具有心絞痛、血壓下降等臨床表現(xiàn)[1]。隨著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漸下降,慢性疾病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數(shù)量也在持續(xù)上升,心力衰竭的風險也在逐漸提高。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冠心病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現(xiàn)對我院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別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和一體化護理模式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醫(yī)治過的9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將所選取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為49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的男女患者分別為29人、20人,最小年齡48歲,最短病程14個月;最大年齡72歲,最長病程7年,平均年齡(59.61±0.34)歲,平均病程(5.04±0.12)年;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34人、15人,最小年齡39歲,最小病程12個月;最大年齡71歲,最大病程6年平均年齡(58.69±0.32)歲,平均病程(4.98±0.15)年。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根據(jù)患者的治療需求進行護理,在患者入院時為患者講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發(fā)病原因,對其進行多項指標的監(jiān)測;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一體化護理模式,根據(jù)患者需求,由專業(yè)的醫(yī)生和護士組成固定團隊為患者進行一系列的診療護理工作,小組成員要加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責任護士為避免出現(xiàn)差錯,應及時提供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變化、心理情況給醫(yī)生,并依據(jù)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護理計劃?;颊呷朐汉?,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并建立檔案,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臨床資料,以視頻和宣傳畫冊的方式為患者講解關于引發(fā)冠心病的條件及相關知識,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對診治情況進行溝通交流,確保了解病情。在患者出院后,護理小組要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心臟護理的詳細內容和護理方法,告知家屬要監(jiān)督患者做到戒煙戒酒戒熬夜、保證健康睡眠、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悅。定期進行回訪,了解患者身體狀況[2]。
1.3 觀察指標
定期回訪兩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飲食習慣、復診情況、心理狀況、戒煙戒酒及遵醫(yī)囑情況,采用慢性疾病生存質量評分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生理維度、心里維度及社會適應情況評分,100分為總分值,生存質量越高則分數(shù)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資料,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護理模式后的遵醫(yī)行為對比
實驗結果表明,不同護理模式后的遵醫(yī)行為差距較大。一體化護理模式后患者在戒煙戒酒、合理飲食等方面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后的生存質量對比
觀察組采用一體化護理模式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差異,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心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高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其具有起因隱蔽、治療困難且康復過程漫長等特點[3]?;颊唛L期抽煙、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健康都是引發(fā)冠心病的重要原因。而心力衰竭作為冠心病高發(fā)的并發(fā)癥,更是提高冠心病死亡率的一個重要原因[4]。因此,科學有效的護理計劃對患者的康復來說尤為重要。
實驗中發(fā)現(xiàn),使用一體化護理模式的觀察組在飲食習慣、復診情況等方面均優(yōu)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對照組;在心理維度、生理維度等方面,觀察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使用一體化護理模式能夠更好的幫助患者心功能各項指標的恢復,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另一方面也能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
綜上,使用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效緩解醫(yī)患關系,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曉缺,孫靜.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2):142-145.
[2] 王燕.強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1):282-283.
[3] 蔡海羽.醫(yī)護一體化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醫(yī)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07):1305-1306.
[4] 邱楊.專病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02):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