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亭
2020年春節(jié)在老家休假,偶然在網(wǎng)上觀看了胡小鳳老師主演的豫劇《虎符》,一下子給吸引住了。一是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充滿矛盾沖突的有較高文學性的劇本,二是如姬、魏王和信陵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的精湛表演;三是胡小鳳深沉、委婉、大氣的豫劇唱腔。
劇本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使命感和審美感。豫劇《虎符》是1961年東風劇團根據(jù)郭沫若先生的話劇劇本改編。郭沫若的五幕話劇《虎符》創(chuàng)作于1942年,取材于《史記·魏公子列傳》,1943年開始上演。該劇描寫了戰(zhàn)國“四君子”之一魏國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豫劇《虎符》故事梗概大致為,趙國被秦軍圍困,平原君之妻(信陵君之妹)突破重圍,到魏國求救,魏王一心自保,不敢與秦為敵。信陵君洞悉天下形勢,只有連縱抗秦方有出路,與魏王陳明利害,魏王不聽,不予救趙。如姬贊賞信陵君寬厚仁愛的品質和合縱抗秦的主張,又感念信陵君為她報了殺父之仇,冒死盜符,救趙保魏。魏王得知虎符被盜,追殺如姬,逼迫庶母老太妃自裁,殺死宮女。追至墳園,侯贏講明原委,魏王震怒,侯贏自盡。如姬看魏王執(zhí)迷不悟,太妃為袒護自己而死,悲憤萬分,用戟頭穿胸而亡。全劇充滿了大義和悲壯的緊迫氣氛,大幕在一片令人扼腕的唏噓中落下。劇情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凝重砣磅。1942年正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艱難時期,該劇有針砭時弊的歷史意義。改編后的豫劇版本為七場新編歷史劇,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優(yōu)秀劇目,再一次地對該劇賦予了新時期的歷史意義。
郭沫若1963年10月23日看完豫劇《虎符》后的題詞(現(xiàn)存東風劇團):當年為斥蔣光頭,今日翻成反現(xiàn)修??慈晡和踹z臭遠,如姬雖逝足千秋。
1963年老舍在北戴河觀看演出后題詞:“玉潤珠圓巷滿枝,東風歌舞月移遲。心聲應勝霓裳曲,愛唱多情郭老詩?!?/p>
劇本幾易其稿,保持了原創(chuàng)精神,不斷賦予新時期的審美意蘊,愈漸圓熟。豫劇《虎符》是1961年秋,河北省邯鄲東風劇團經(jīng)郭沫若同意,由翟翼、周孝武、劉志軒根據(jù)郭沫若的同名話劇劇本改編,最初是由周孝武、徐亞堂二人理出了一個粗略的大綱,但跟郭老的劇本主旨不太一致,經(jīng)團領導開會研究重新改編,翟翼負責第二、第三、第四場,周孝武負責第一、第五場,劉志軒負責第六、第七場,然后再由翟翼進行串改,成稿后基本沒有大的改動,然后交給了郭老,郭老僅修改了幾個字就通過了。唱腔設計是惠景林、宋淑云老師。1963年豫劇《虎符》在北京演出,郭沫若副委員長親自到長安劇院觀看演出并上臺合影。 10月21日在北京西山禮堂,有一百多位將軍觀看東風劇團《虎符》演出。另外在上海、鄭州等地演出也引起轟動,并由上海廣播電臺錄制播放。同年在北戴河觀看演出后老舍先生題詞:“玉潤珠圓巷滿枝,東風歌舞月移遲。心聲應勝霓裳曲,愛唱多情郭老詩?!?978年東風劇團重排該劇,劇本及唱腔又做了一次修訂,在表演及唱腔上日臻成熟。1988年根據(jù)劇情及唱腔又一次進行了修訂,情節(jié)愈加曲折緊湊,矛盾環(huán)環(huán)緊扣,沖突凸現(xiàn),險象環(huán)生,毫無拖沓之嫌。同年河南電視臺錄制成視頻,中央電視臺進行了轉播。
1963年版的豫劇《虎符》有音頻,1978年版和1988年版的均有視頻,為研究豫劇的“東風現(xiàn)象”及胡小鳳的豫劇表演風格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來源。其他版本,1937年日本侵華開始由祥符調名家司鳳英在開封演出有《如姬盜符》,當時很為轟動。1985年由趙貞玉、陳曉霞、李素芹錄制的《虎符》視頻,在原版結束后又新增一場“哭三靈”,有信陵君(陳曉霞飾)近半個小時的唱段,這是胡小鳳版的《虎符》中所沒有的。還有一版是現(xiàn)在東風團的劇目,在服裝、劇情、唱詞及唱腔上改動頗大,跟1988年版的《虎符》不可同日而語。
情節(jié)的突變與矛盾沖突環(huán)環(huán)相扣。豫劇《虎符》共分七場,第一場,求援,第二場宮辯,第三場獻策,第四場盜符,第五場贈符,第六場搜宮,第七場成仁。以1988年版為例,這版《虎符》時長2個小時,唱腔及表演能夠很好地為刻畫人物服務,形神兼?zhèn)?,從唱腔、表演、劇本及演員配合等綜合實力上看,是豫劇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場:求援。趙國平原君夫人領兵突破秦軍重圍,直奔魏國都城大梁求救,趙城危在旦夕,形勢緊迫。時間短促,大兵壓境,弱趙強秦,唯一希望,求魏救趙,簡潔明了。
第二場:宮辯。信陵君為了聯(lián)縱抗秦,找魏王陳明天下形勢,欲救趙,魏王只求自保,看不透唇亡齒寒之態(tài)勢,按兵不動,信陵君和魏王之間政治主見不同形成第一個矛盾,這個矛盾是非正面的沖突。進而,魏王來見太妃,如姬和信陵君也在,信陵君和魏王不同的政治主張在此升級為個人的正面沖突。這時,趙國平原君夫人來到太妃宮借兵求援,魏王不允,信陵君跟魏王之間的個人矛盾上升為魏趙兩國之間的矛盾。太妃和信陵君看到魏王作為兄長不肯救趙于心不忍,信陵君提出率三千門客救趙,當著太妃與妹妹之面魏王只得同意。但是秦軍三十萬大軍壓境,三千門客,上下懸殊太大,幾乎沒有勝算的可能。沖突層層升級。
第三場:獻策。信陵君與平原君夫人欲帶三千門客奔赴邯鄲,發(fā)現(xiàn)門客侯贏不見,平原君回轉尋找,遇到正在追趕的侯贏及侯女二人,侯贏分析雙方力量懸殊,三千門客無濟于事,要救趙保魏非魏國出兵十萬(湯陰駐有魏軍十萬)方可解圍,提出盜符之策。信陵君在三年前替如姬報了殺父之仇,為下一步如姬盜符埋下伏筆,侯贏拿出一支竹簡讓信陵君寫信給如姬。
第四場:盜符。如姬開場一段慢板,低回婉轉,闡述了她對信陵君大義凜然挺身北進的贊許,同時對魏王不納良謀表示痛心,表達了愧不能助信陵君橫掃秦軍的低沉心情。魏王變卦,三千門客雖少也代表魏國出兵,他懼怕引起秦魏矛盾。此時侯女來到魏王寢宮給如姬送來明天的祭禮,禮盒蓋暗藏書簡,大王疑惑,侯女開蓋,禮盒內側對著如姬加以暗示,外側對著魏王,魏王看后,放下心來。如姬為看書簡,提出用歌舞來助興魏王飲酒,王大喜,如姬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不時勸酒,魏王醉,而后安歇。如姬擔心魏王未睡,連喚魏王兩聲,王無應,方去看小簡,看后大驚失色,盜符事關重大不敢輕舉妄動。這時魏王發(fā)出夢話:“無忌,三千門客豈不是以肉投虎,如卵擊石?!比缂労蠓街w國和信陵君俱將不保,不免心急如焚,趙國深陷戰(zhàn)火,魏王昏庸鐵石心腸,下定決心盜出虎符。這時樂隊停,如姬拾裙偷看魏王是否睡,又輕喚“大王”,無應,慢移蓮步趨向虎符。忽大王夢語“如姬”,如姬一個水袖抽身急轉,驚若木雞,慢緩片刻,如姬又“大王,大王”兩聲,無應,方知是夢話。迅疾快速把虎符放入祭盒,魏王大叫“如姬”,隨即起床直奔如姬,見如姬手捧食盒,如姬一時間面如土色,魏王從如姬手中奪過祭禮道,“這是無忌人頭”,如姬方知實乃夢話,隨機道,“你吃醉了?!庇檬謯Z過祭盒。
第五場:贈符。魏王和如姬來到墳園祭奠如姬之父,見到侯贏,魏王問侯贏為何不隨無忌前往邯鄲,侯贏機辯,如姬帶兩份祭禮,其中一份贈予侯女祭奠其母,魏王忽大叫,“且慢?!?,如姬、侯贏及侯女大驚,魏王道,“讓侯先生小心查看?!币詠韲诟篮钰A監(jiān)督好信陵君。信陵君不知虎符到手,覲見魏王,暗探虛實,暗示如姬,兩人均不便明講,魏王以為兩人眉來眼去暗在道別,十分生氣,魏王抽出腰間佩劍狠狠砍下衛(wèi)士手中戟頭,警告無忌,帶著如姬憤怒離去。無忌滿臉羞愧,欲離墳園,侯贏帶祭禮至,無忌方知虎符到手,喜。忽有人來,二人頓生緊張,見是門客朱亥前來催行,這才放下心來。信陵君帶湯陰十萬軍前往邯鄲救趙,為不引起魏王注意侯贏留下。
第六場:搜宮。太妃在宮中憂慮,為邯鄲、女兒、兒子的安危憂心忡忡。老兵求見,太妃得知無忌帶魏兵八萬救趙,體恤兩萬老兵讓其轉回湯陰,老太妃知盜符關系重大,一時心急如焚。如姬來見,講出盜符之事,太妃責備如姬,如姬接下來一大段唱腔,娓娓道來,趙國一旦滅亡,魏國亦將不保,如若兩國聯(lián)縱抗秦,可保安全,一國亡,兩國均將不保。太妃方才明白,如姬請罪,太妃讓其先逃往侯府。魏王帶侍衛(wèi)來搜查如姬,太妃言稱盜符乃自己所為,王不信,太妃騙過魏王,魏王恨,把先王寶劍賜給太妃自裁。太妃死,宮女報盜符乃如姬所為,魏王殺宮女知情不報,繼續(xù)追查。
第七場:成仁。侯贏、侯女勸如姬一同奔赴邯鄲,如姬則要回宮請罪,侯贏勸阻,路過墳園,如姬要祭拜父親,如姬為了保全信陵君清白,至死不去邯鄲,猶豫中魏王帶衛(wèi)兵追上,如姬見到墳地上被魏王砍下的戟頭藏于袖中,平原君夫人到,講趙國已解圍,如姬聞太妃身亡,指責魏王兇殘不念親情,魏王羞怒,如姬用戟頭自殺。侯贏對魏王的殘暴大失所望,加上盜符一計為己所出,知命不保,侯贏自裁。平原君夫人指責魏王暴政怎么讓人臣來保?魏王大慚。劇情結束。
這是一出大型新編歷史悲劇,暗諷當時國民黨對日侵華不抵抗的強烈譴責,借如姬之口和信陵君義舉來指明天下形勢,唯國共合作,方能抵御外侵。
劇本具有深厚的語言藝術性。首先,劇本語言的文學性與豫劇的板式聲腔調式的節(jié)律有機融合。如“愛子女秉公德一片丹誠”、“可嘆我負義膽無計用”、“怎效那無鹽女佐政宣王”、“恨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等,有很強的文學性,簡練的文言性語言,具有中國傳統(tǒng)的含蓄蘊藉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作又遵循著豫劇的板式結構節(jié)律,具有可演和可唱性;其次,以歌載舞的唱詞,第四場盜符中如姬為了灌醉魏王,助興飲酒中有一段載歌載舞的表演及唱腔,“棠棣花黃,大河淌淌/皇天厚土,肥邑大梁/童叟婦孺縞衣錦裳/鼓瑟錚錚歌舞月光”引用昆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歌頌大梁之美,增強了該劇的趣味和格調;第三,在唱詞上,用字數(shù)和板式的不斷變換,來推進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很好地表達了人物情緒和環(huán)境變化的一致性。如第四場盜符中,如姬從擔心趙國與無忌的安危到盜符一計的實施,之中個人心理的變化,一步一步分層推進終下決心,魏王的猜忌疑心使盜符情節(jié),緊張有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姬的唱詞有十字、八字、七字句和板式的變化使唱腔靈活有變;第四,語言的詩意美。如第六場搜宮中開篇老太妃的四句唱腔,“夜融融碧空懸皎潔明月/亮晶晶光瑩瑩花影搖斜/萬戶家共歡聚仲秋之夜/獨有我思征人徘徊庭階”。這四句唱詞刻畫了夜深人靜,反襯出老太妃內心的不安;第五,用通俗簡化的文言融合到唱詞的創(chuàng)作中,符合古典歷史劇當時的人文社會,及人物的時代背景,避免了用現(xiàn)代語言去闡述和表達古代人物,轉入不倫不類的弊病,呈現(xiàn)出了古典文學的韻味美。如,“自從那秦犯趙邦城欲墜”、“義師出魏”、“唇齒寒”、“義軍列隊”、“誓戰(zhàn)強賊”、“力差百倍”等。淺顯易懂的文言風范,呈現(xiàn)出文本典雅之美。
豫劇《虎符》有多個版本,前后有幾代人的演出,其唱腔也有各自的風格特征。
首先是第四場”昨日里宮廷內一場爭論“的唱腔分析:
這段唱腔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1963年版,1978年版和1988年版的。本節(jié)針對這三版唱詞及唱腔進行了詳細的對比論述,具體如下:
1988年版一共六句。如“昨日里宮廷內一場爭論,大王他不納良謀令人痛心,魏公子大義凜然挺身北進,老太妃憂國愛子含苦茹辛,可嘆我空負義膽無計盡,愧不能助公子橫掃秦軍”。是盜符一場起初如姬在寢宮里的一段唱腔,是對魏王不連趙抗秦的痛心,和對信陵君抗秦大義行為的贊許與欽佩,但是三十萬秦兵與三千名門客之間懸殊太大,為信陵君及趙國的安危表示擔憂。1978年版的是十六句,唱詞如“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場爭辯,大王他真乃是愚昧昏庸,御妹她忘生死把兵來請,不愧是趙國的巾幗英雄,老太妃為國憂心血費盡;愛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魏公子率門客行為英勇,挺身起救危難舍死忘生,似這等大義凜然令人敬,不由得替大王羞臊難容,可嘆我空負義膽無計用,怎效那無鹽女佐政宣公,眼望著三千人寡難敵眾,奈難轉大王的鐵意冰情;悶悠悠為征人憂思不定,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背~表現(xiàn)出的這種擔憂更為充分,深化了如姬復雜的愁緒。
從板式上分三層:第一層是慢板,從“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場爭辯”到“老太妃為國憂心血費盡”;第二層是二八板,從“愛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到“奈難轉大王的鐵意冰情”;第三層是流水板,“悶悠悠為征人憂思不定”,“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唱腔低徊、婉轉,娓娓訴說如姬內心的憂慮和羞愧之情,為下一步盜符打下伏筆,字字句句透出如姬的“憂”和“愧”,表現(xiàn)了一位正義和深明大義的貴妃不能如愿以償?shù)膽n慮和愧疚。1988年版可能考慮到突出劇情的緊湊感,縮減為六句,但是這六句就比較單薄,對憂慮的心理鋪墊不夠充分,1978年版的表現(xiàn)得比較到位。
同時對1963年版的該段唱腔也做以分析。1963年跟1978年版均為十六句,改動有六個地方:
1.“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場爭辯”,“論”改為“辯”,為了突出辯的氣氛緊張,論字要弱些;
2.“不愧是趙國的巾幗英雄”,“丹誠”改為“英雄”,一是避免與“愛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句尾用詞重復,二是用英雄更妥當,丹誠顯得突兀;
3.“魏公子率門客行為英勇”,“赴同仇大義情重”改為“率門客行為英勇”勇字唱腔進行加重,表現(xiàn)出由衷的贊許與敬重,原來的唱腔處理比較平淡,改后的詞和腔更為厚重,人物情感也顯得飽滿;
4.“似這等大義凜然令人敬”,“浩然凜冽”改為了“大義凜然”,在意境上更為廣泛,由原來的單層擴展為雙層含義;
5.“眼望著三千人寡難敵眾”,“勝眾”改為“敵眾”,敵是抵擋的意思,突出了前邊的三千門客的寡與少,勝是不可能的,懸殊太大,故用敵比較準確;
6.“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第四個字由“效”改為“助”,效即模仿,助是“輔助”的意思。
1978年版的唱詞及唱腔較為符合人物和劇情,戲曲的起承轉合,承就是劇情的發(fā)展階段,第四場“宮辯”屬于該劇的承也就是發(fā)展階段,需要適當而又恰當?shù)耐涎?,讓觀眾急切的心情暫時作以平緩,是戲曲劇情和觀眾欣賞的需要。1963年版的唱腔(胡小鳳飾如姬,周蘭鳳飾信陵君,韓剛飾魏王,王愛煥飾太妃,謝長春飾侯贏,董秀香飾平原君夫人)細膩、清晰、低徊、舒緩又不失明亮,如說似唱。
1978年版的唱腔整體上更有層次感,富于變化,有韻致,在歸韻和情感上也顯得成熟。從唱詞內涵上分作三層:第一層,從“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場爭辯”到“不愧是趙國的巾幗英雄”。首句中的“爭”字化用了曲劇腔韻,“不愧是趙國的”中的“的”加重音,表達了對平原君夫人的贊嘆。第二層,從“老太妃為國憂心血費盡”到“似這等大義凜然令人敬”。唱腔低緩下來,從“愛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轉入二八板,尾字“誠”用重音,“舍死忘生”的“生”進行2個加重音,來表達對信陵君帶門客赴趙行為的贊許。第三層,從“不由得替大王羞臊難容”到“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首句中“羞臊”二字低沉,表現(xiàn)出如姬因魏王所為使自己感到羞臊,前兩句唱腔低緩,后邊兩句中“公”和“敵眾”重音,整體上低緩悲壯,尤其在“悶悠悠為征人憂思不定”中轉入流水板,“憂思不定”,表明了一個愧字,不能跟無忌到邯鄲一同奮戰(zhàn)。這段唱腔以豫西調為基調,通過兩個高音,和幾處重音,來表述心情的變化,同時又使低緩的唱腔里增加了亮度和厚度,富于高低、輕重的變化。
其次是第四場“棠棣花黃”唱腔分析:“棠棣花黃大河淌淌,皇天厚土肥邑大梁,童叟婦孺縞衣錦裳,鼓瑟錚錚歌舞月光”。這四句邊舞邊唱,節(jié)律悠緩,在前一段低徊的唱腔后做了一個輕快明麗的處理,使觀眾為之一亮。侯女送來祭禮,如姬心事重重,因侯女暗示過她內有小簡,她在猜測其中內容,魏王多疑要看祭禮,如姬迅速地把蓋子外側對著魏王掀開,魏王未有發(fā)現(xiàn),放下心來,說要臥榻而眠,如姬雙眼一轉計上心來,主動提出以歌舞助興,魏王喜,如姬通過水袖的翻、轉,抓、甩、抖、旋、揚,一個轉身,配合音樂,邊舞邊唱,再配合臺步、身段,舞姿曼妙輕盈,雍容華貴,使緊張的劇情變得輕快靚麗,時間不多,但很精當。
第三是第四場“這一陣倒叫我心神不定”唱腔分析:第一層,從“這一陣倒叫我心神不定”到“急忙忙取小柬偷偷觀看”是流水板,表述了魏王已睡,猜測和緊張的心理得以放緩,用稍快的唱腔來表達這種心情。唱罷,如姬擔心魏王未睡,連叫兩聲無應,方才去看小簡。第二層,從“看罷柬不由我大吃一驚”到“倘若此事被發(fā)覺”是飛板,唱腔低緩?!叭缧〖砬рx重”的“千鈞重”用重音,表達內心的驚和此事的分量之重?!蚌畷r頓覺力難擎”中的“擎”和“倘若此事被發(fā)覺”中的“覺”,均為重音,處理得很短促,“覺”又是音高,使唱腔有了變化。第三層,從“彌天大禍事非輕”到“我不敢輕動”是緊二八板,首句中的“禍”字高音,緊接著一個“輕”字落下來。前邊突出了這個“禍”字?!翱骨鼐融w全落空”中“趙”做高音,后邊三字“全落空”又低下來。用高低輕重起伏變化來表達內心的吃驚和擔心。
第四是第四場“聽他言倒叫我義憤填膺”唱腔分析:這段唱腔從“聽他言倒叫我義憤填膺”到“解民倒懸刻不容”是緊二八板,從“要助公子成義舉”到“天大風險我肩承”是垛子。含義上在如姬看罷小簡后魏王說夢話,無忌帶三千門客不等于白白送死。如姬聽后,方才明白魏王借刀殺人的用意,十分氣憤,如姬連續(xù)兩個胸腔的起伏和提氣,來表達內心的氣難平。為了不能讓此義舉落空,而要成功救眾生,“天大風險我肩承”中的“險、肩承”用重音結束,下定決心盜符。唱罷如姬小心翼翼左右相看,無人,然后一個水袖旋轉身亮出后背,見外邊無人,才去到塌前一再聽魏王是否睡著,再用眼睛去觀察,方才敢去拿虎符。魏王又說夢話,嚇得如姬一個疾步反轉身,又聽無音,才迅疾拿出兵符。一個圓場,表達內心的激動和緊張一時無措,后又放入祭盒,剛捧起祭盒,魏王大叫“如姬”起榻,向如姬奔來奪過祭禮。過了一會,如姬方知魏王是在夢中,方才奪回祭禮。
第四場四段唱腔從低徊——輕快——緊張——激越高昂——迅疾收腔,唱腔處理完整,體現(xiàn)了唱腔上的起承轉合。表演上,多次通過眼神、臉色、動作、臺步、身段及精到的水袖,來刻畫人物內心的緊張、悲憤和激昂。這場唱腔由十字、八字,又十字,再七字,又八字,從字數(shù)的變換上,背景音樂的節(jié)奏上,唱腔及表演上,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變化。又用魏王的三次夢話,令如姬心驚肉跳,一波三折,驚心動魄,牢牢抓住受眾。
第五是第六場搜宮中“且息怒免悲傷如姬告罪”唱腔分析:太妃剛聽罷無忌派來的湯陰老兵的稟報,說無忌帶精兵八萬赴邯鄲救趙,感覺盜符事件重大,如姬來到太妃宮,承認盜符是自己所為,如姬勸慰太妃的一段唱腔。
首先從板式上分作三層:第一層是二八板,從“且息怒免悲傷如姬告罪”到“挽危難全義舉理所當為”;第二層是垛子,從“為的是抗秦霸援趙保魏”到“盜符事是我為當仁無愧”;第三層是緊二八板,“縱有那塌天禍”,“我甘當重罪誓死不悔”。
從結構、含義及唱腔上看,可分作四層:
第一層,從“且息怒免悲傷如姬告罪”到“袖手觀不救趙大理有虧”。唱腔舒緩,板式上從二八板開始,在字音上,走中州韻,干脆利索。內在旋律把握準確,根據(jù)豫劇板式的特點,一句三節(jié),唱腔的韻律跟文本的韻律相匹配,腔隨韻走,韻隨節(jié)走,使曲譜的節(jié)律、文本的節(jié)律跟唱腔的節(jié)律保持一致,表演又隨著情節(jié)、人物情感和內容融為一體,形成了很強的韻律美。“求援書似雪片向大梁紛飛”中“求援書”三字做以重復來強調趙國的求救心切,后邊一個“飛”低徊的拖腔再次強調求救的迫切,打動人心。“袖手觀不救趙大理有虧”中“大理有虧”的“理”后有一個下滑音,聽來很是巧妙。唱腔是豫西調的二八板,整體舒緩,有致。
第二層,從“公子他進忠言把唇舌苦費”到“挽危難全義舉理所當為”。無忌不顧安危,此壯舉感動人心?!傲x軍列隊”中“隊”字是一個高音,“誓戰(zhàn)強賊”中“誓強賊”3字用重音?!叭Э蛯潮Σ畎俦丁背坏途??!罢l不為征人們憂險擔危”和“挽危難全義舉理所當為”運用了曲劇的唱法。這節(jié)唱腔用高音和重音來表現(xiàn)信陵君的義行被感動,甘愿冒險,唱腔變得激昂。
第三層,從“為的是抗秦援趙保魏”到“我甘當重罪誓死不悔”?!盀榈氖恰彼膫€排比句式述說盜符的目的,“為的是協(xié)門客凱旋而歸”中“凱旋”兩字高音,后邊“為的是全公子宿愿不違,為的是助公子壯志得遂,因此上盜虎符寢宮之內,調蕩陰十萬軍與趙解圍”唱腔顯得更緊,激烈如驟?!翱v有那塌天禍,我甘當重罪誓死不悔”轉入緊二八板,旋律上依然與前邊保持激烈一致,唱腔卻緩了下來,因為前邊已把原因講述明白,音樂的快表示如姬心理上壯烈,引出她甘愿受罰,誓死不悔。
這段唱腔,由緩——激昂——激烈——慢,層層遞進,富于層次感,完整、舒緩、激越、大氣。每一句通過豫劇板式的一詠三嘆的唱腔特點呈現(xiàn)出完整性的處理,在每節(jié)中又形成一個完整的處理,各層鋪墊發(fā)展,達到高峰,然后又用緊二八板在短暫舒緩唱腔中結束?!翱登匕浴甭犞峙c字間是斷的,實則字斷氣連,表現(xiàn)了如姬的擔心和決心的復雜情緒,保持了人物情緒和唱腔上的完整性與連貫性。在唱腔中,化用桑派的搖曳多姿跌宕起伏的唱法,又不同于桑派的疏密有致,她是通過吐字的輕重,音的高低,腔的強弱、長短、頓挫,融合人物的情緒來達到此種藝術效果的。
劇中韓剛扮演的魏王也比較成功,用花臉的臉譜和妝扮,老生的唱法,唱腔用中州韻,精煉、清楚,念白清晰,如“他怎知搬磚砸腳自己疼”中的“腳”普通話是jiao,他發(fā)中州韻jue,一聽就是豫劇的味道。另外擅長運用表情、動作來刻畫人物,尤其是在盜符一場,也很精彩。
苗石玉,扮相漂亮,做派灑脫,唱腔明亮,頗具陽剛之氣。整劇人物之間的配合默契,有青衣、花旦、老旦、花臉、老生、文武小生,行當齊全,實力不俗。
如果復排虎符,建議:一是,把第四場如姬“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場爭辯”十六句唱腔完全保留1978年版的唱詞唱腔;二是,拓展人物群,是否考慮增加一個丑角,來調劑緊張的劇情,用丑角恰當?shù)狞c綴,從悲中看到可貴的暖;三是,關于“蕩陰”地名湯陰的讀法,應由dàng改為tāng。
另外目前能見到的其他劇種:有1942年北京人藝的話劇《虎符》;2019年10月20日由西安秦腔劇院百年易俗社國慶會寧演出歷史劇《盜虎符》,并首次赴香港演出,獲得贊譽,編劇范紫東,導演王靄民,主要演員有張寶瑋(飾魏王)、張詠華(飾魏氏)、任炳漢(飾平原君)、郭軍(飾信陵君)、丁小玲(飾無忌)、惠敏莉(飾如姬)、張麗(飾皇后)、王明豪(飾晉鄙)、惠景華(飾侯贏),該劇情節(jié)跟豫劇有所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結局的反差,最終均是無忌帶魏8萬軍救趙成功,秦腔以魏王受到眾人譴責而原諒了如姬盜符,呈現(xiàn)的一個喜劇的結尾,豫劇是如姬、老太妃、侯贏、宮女均因盜符而死,產(chǎn)生了強烈的悲劇震撼力,跟郭沫若的原劇本精神保持了同樣的格調;另外,淮劇也有《虎符》,沒見到全劇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