繚繞的俗世
如果外界過于喧鬧
那漂泊四海的游子
請試著回歸
在寺院的鐘聲里
尋找寧靜與恬淡
用自己的目光
感受生命赤誠的底色
在有限的光陰里
嘗試以靜姿態(tài)展望
珍視每一次心跳
你看!前來朝拜的信徒
轉經、焚香、磕頭……
在繚繞的俗世中
尋一條道路,以鮮花為旗幟
在河流與土地間
誦起了祈禱經
與依次磕頭跪拜的信徒
將煙火走成圓滿。
鷹
鷹盤踞在山腰
巡視所掩映的大地
試圖為饑渴的孩子們
在天空搬運過冬的物資
繞過流云苦澀的柔情
巡弋在牛羊與野花爭寵的上空
掩映著一片秋季的旖旎
鷹呼嘯飛騰
顛簸在氣流之間
凝視著南歸的雁群
此刻的怒視便是另一種送別
守護著百年藏莊
也是對種族思考與祈禱的一種方式
彩繩連相思
彩繩連著相思
多條交織,宛若愛情
男子右手持鈴
左手持牦牛尾毛
在腰間,拴緊彩繩
將鈴、鼓,舞為一體
在肢體間扭動出新的情話
女子右手持鼓,左手持柄
羞澀的眼神藏著
待燃燒的火焰
迎著粗獷有力熱巴舞
與對面的男子互訴衷腸
踩著夕陽邊,跳起舞
盛開的杜鵑
斜靠在風的翅膀上
翻過海拔3820 米的拉脊山
沿著黃河水的清澈
一路馳行,在碧水丹山之間
踩著夕陽邊,跳起舞
在山路兩邊的紅色砂巖間
迷失了方向
殊不知,這是屹立在貴德谷地
風化水蝕終成的丹霞地貌
經年累月
在高原的滋養(yǎng)下
以潑墨大寫意,描繪出
一幅屬于青藏高原的壯麗畫卷
并在筋骨間
刻著高原人的“堅韌”
順著滔滔黃河,穿行而過
將這份壯美送到天涯海角。
萬物皆是路標
霧氣彌漫,分散的牛羊
開始聚攏
在草地上咀嚼高原
等待一位詩人的到來
見我走來
領頭羊,懶洋洋地試探我
刻意隱藏對于外來者的警惕心
在這里,萬物皆是路標
羊群熟悉陰坡、陽坡
哪一面的蟲草更加茁壯
牦牛也會用一炮牛糞
掩護一根蟲草
這里的萬物在食物鏈的一端
生長的速度高出了欲望
卻極力守護這片無瑕的大地
守口如瓶
拴馬樁將我堵在村口
板著灰青色的臉
與我對視
義正言辭的佐證了
此地曾經的殷實
而我看到的卻是
樁體所呈現(xiàn)出的神秘
誰的汗血寶馬曾拴在此處?
鬃尾亂炸擾亂了歷史的風雨
卻在風神俊雅的主人面前
蹄跳嘶鳴
像極了忠貞的情人
而此時,我決定在詩句中
守口如瓶。
【作者簡介】馬文秀,青海省青聯(lián)委員,作品發(fā)表在《詩刊》《中國作家》《民族文學》《上海文學》《詩潮》《青海湖》等國內外 400 余家報刊。有作品入選多種合集,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法、俄、日、韓、阿拉伯等國文字,推介到國外。著有詩集《雪域回聲》《自畫像》、長篇小說《情書在風中消隱》。詩集《老街口》(長詩)入選中國作協(xié)2019 年度少數(shù)民族文學重點扶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