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兵
青少年的身邊并不缺少偶像,也不缺少榜樣。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一種尷尬的現(xiàn)象:一方面,青春靚麗酷炫有活力,霸占各大熒屏或網絡的各類明星被許多青少年熟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他們身上值得青少年學習的東西卻不夠。而另一方面,一些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或者有感人事跡的榜樣,雖然正能量滿滿,卻不被青少年熟知。
有沒有一種可能,把偶像崇拜和榜樣學習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榜樣偶像化或者偶像榜樣化呢?
我想是可能的。
偶像和榜樣是一組既不相互對立也不相互排斥的概念。從理論上講,完全可能存在一個人,既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又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偶像和榜樣一定可以統(tǒng)一在一起。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人只能做偶像,當不了榜樣,也確實有一些人只能做榜樣,成不了偶像。比如,早些年香港街頭的古惑仔,就是一些人心目中的偶像,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他們身上正能量不足,不可能成為榜樣。
因此,在尋求偶像崇拜和榜樣學習統(tǒng)一時,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在具體實踐中,要面對的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怎樣把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榜樣,而另一種情況,是怎樣增強榜樣的吸引力,使之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
先說第一種情況,怎樣把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榜樣。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學生偶像崇拜這種行為。
心理學里有一個叫“擬社會關系”的名詞用來描述偶像崇拜這種行為。其意思就是隨著電視這類大眾媒體的流行,人們往往會有和偶像產生互動的感覺,不少人感覺這是一種真實的社會關系,而且沒有任何被拒絕的風險。因此,偶像崇拜有深厚的心理基礎,當一個學生有偶像崇拜的行為時,淡定地接納這種行為,這是引導教育的基礎。
其次,教師要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引導學生把關注點從追求偶像的外表轉向追求偶像的優(yōu)秀品質。
偶像之所以能夠受到青少年的崇拜,在一些方面必定非常突出,要么顏值特別高,要么特別有才華,或者有魅力等。這些鮮明的特質中,有許多具有積極意義,完全值得青少年學習。因此,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是把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為榜樣的重要步驟。
把榜樣打造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則要困難得多。這主要集中在如何讓榜樣走進青少年心中的問題上。
一方面,我們需要尋找榜樣身上的偶像氣質,適當迎合學生的口味。
其實,很多榜樣身上具備偶像氣質,具備打造成為學生心目中偶像的基礎。他們中的許多人,不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較大的貢獻,而且機智、幽默、大氣,有些人甚至就是才藝超群、備受追捧的演藝界、體育界明星,這些氣質和特點,就是把榜樣轉化為偶像的條件。
而在另一方面,把榜樣群體中有偶像潛質的對象打造成偶像,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傳統(tǒng)的宣傳中,榜樣幾乎無一例外被宣傳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其實,能夠走進人心中的榜樣應該具有可學性、典型性、可信性、時代性、多層次、多樣性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有血有肉的榜樣,甚至是有些瑕疵的榜樣,更符合實際,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里。
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媒體在報道鐘南山院士的時候,就展現(xiàn)了他的許多生活細節(jié)。從這些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到鐘老會英語,愛運動,愛老婆等一系列與責任、擔當?shù)炔幌喔傻男畔ⅰ_@些信息,不但沒有降低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讓人們覺得鐘老更真實,更可敬。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強調榜樣人物引領作用的同時,借鑒“造星運動”的方法和手段,使榜樣人物和偶像一樣,走進學生心里。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悼h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土門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