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
摘 要:目的:對化療期間出現(xiàn)便秘的惡性腫瘤患者采取增液湯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方法:從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至我院就診的由惡性腫瘤化療引起的便秘患者中隨機抽取30例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按照入院先后時間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15例。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增液湯治療,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在用乳果糖口服液,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排便時間及排便間隔時間進行比較。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之間的數(shù)據(jù)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價值(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排便時間及排便間隔時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3.33%,數(shù)據(jù)之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結論:對化療期間出現(xiàn)便秘的惡性腫瘤患者采取增液湯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縮短患者入廁時間,增添其排便次數(shù),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惡性腫瘤;增液湯;便秘
惡性腫瘤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其特點是進展快,死亡率高。大部分早期的腫瘤無明顯臨床癥狀,常規(guī)體檢時可以發(fā)現(xiàn)病灶。此時給予相應的臨床處理,常常能達到治愈。中晚期患者的病灶較明顯,但是治療效果較差,常常需要聯(lián)合化療,手術、放療等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臨床上不容忽視的是化療法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副作用,便秘是主要的副作用之一。中藥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特別是在緩解腫瘤化療的副作用方面。為研究增液湯對惡性腫瘤化療導致便秘的治療效果,現(xiàn)分析和總結過去一年的治療方法,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至我院就診的惡性腫瘤化療引起便秘的患者中隨機抽取30例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按照入院先后時間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15例。對照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范圍在30-65歲,平均年齡范圍(47.50±5.50),胃癌患者5例,肺癌患者2例,結直腸癌患者8例。觀察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范圍在32-62歲,平均年齡范圍(47.00±5.35),胃癌患者7例,肺癌患者3例,結直腸癌患者5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檢查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惡性腫瘤;(2)無其他內(nèi)在疾病;(3)化療后均出現(xiàn)便秘的情況。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消化道器質(zhì)性病變;(2)不配合治療和病例資料不完善的患者;(3)利用他的方法促進排便和通便。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一天3 次,一次10毫升,服用方法為飯后口服。觀察組給予增液湯治療,基礎藥方為:生地10克,麥冬10克和玄參10克。
隨癥加減:對于氣虛乏力的患者加上仙鶴草和黃芪各30克;對于大便干如羊屎的患者,聯(lián)合麻子仁丸(改丸為湯,其中炒白芍10克,厚樸、枳實、制大黃、杏仁和麻子仁各6克);對于陽明內(nèi)熱明顯的患者,合調(diào)胃承氣湯(芒硝、炙甘草和制大黃各6克);對于口干明顯的患者,加上牡蠣和天花粉各10克[1]。
煎服法:1000毫升水文火煎至300毫升,每天1 劑,早晚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10天為一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排便時間以及排便間隔時間進行比較。
1.4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有效、無效三種。治愈:大便正常,排便通暢,間隔時間正常。有效:大便硬度較正常稍硬,排便時間縮短至三分之一,每天一次、間隔時間有所改善。無效:與治療前相比,大便狀況未發(fā)生任何改變[2]。
記錄患者的單次排便所花時間和排便間隔時間。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用(%)的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當P<0.05時,代表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3.33%和93.33%,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如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排便時間和排便間隔時間
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排便時間和排便間隔時間的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價值(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排便時間為(7.81±2.45)分鐘,排便間隔時間為(25.00±3.21)小時,有一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P<0.05),如表2。
3討論
化學治療是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方式,由于化療期間所使用部分藥物含有神經(jīng)毒性,容易引起患者嘔吐、惡心、胃腸道蠕動減弱、腹脹、胃腸道平滑肌應激性降低、腹痛等胃腸道反應,從而導致化療期患者出現(xiàn)便秘的情況。西醫(yī)通常采用灌腸的方法治療便秘,以此來增加腸胃蠕動,但長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也大。中藥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減輕化學療法的副作用方面更加明顯。增液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具有增水行舟之功效,主治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shù)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寓瀉于補,以補藥之體,具有滋陰、清熱、通便的功能,吳稱“增水行舟”[3]。本文將其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化療所致的便秘。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3.33%,數(shù)據(jù)之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綜上所述,采取增液湯來治療惡性腫瘤化療所引起的便秘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 姚志華.增液湯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后便秘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2019,(32):232.
[2] 胡軍俠.增液湯治療陰虛便秘38例[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7,36(19):26-27.
[3] 高宏,張偉鋒,王興麗.加味增液湯治療白血病化療后便秘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6,30(0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