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茹
七月的風熱熱的,天空似乎被什么罩住了,壓抑得讓人無法喘息。
傍晚,我擺脫作業(yè)的束縛,迎著南風,騎自行車漫行至南湖“寶山”隧道前。嚴格來說,它還是一個山洞,剛剛貫通,還未正式通車。我被兩旁的石壁上繪著的丹青所吸引,心想:山洞的另一頭是否也繪著另一番風景呢?在好奇心的趨使下,我騎車進入一探究竟。
一進去,光線便倏地暗了下來,周圍的空氣也變得陰冷潮濕。我開始發(fā)慌,感覺四周陰森森的。繼續(xù)往里走,光線愈發(fā)地暗下來,只能依稀看見路中央的白色反光線。我開始后悔,感覺自己像進了無底洞,四周黑漆漆的。這時,一輛汽車經(jīng)過我的身旁,車燈照亮了道路,我奮力向前騎行,想借助這束燈光擺脫黑暗??善嚥灰粫罕銚P長而去,只留下滿腔失落的我。
我硬著頭皮繼續(xù)往前騎。順著前進的方向望去,看到有一點光亮在遠處隱約閃現(xiàn)——那是出口,它看起來并不是很遙遠。頓時,我像看見了曙光,找回了前行的勇氣。我奮力地蹬著踏板,朝著光亮前進。蹬著,蹬著,山洞似乎并不那么黑了,也不可怕;蹬著,蹬著,山洞里漸漸亮了起來;蹬著,蹬著,那亮點越來越大……
從另一端往回走,我依舊將視線投向那明亮的洞口,回去的路上,我不再感到害怕,回程也比之前輕松許多。從隧道中出來,停下車回頭看,心中豁然明了:不論何時,總會有一處希望的光,照在前行的路上,它或許不能夠徹底照亮黑暗,但卻足以為你帶來前進的希望。
回家的路上,鳥語花香,夕陽余暉脈脈,晚風拂面習習,真?zhèn)€心曠神怡!
老師小評
習作中,“發(fā)慌——后悔——不甘心——失落——不再害怕”的心理描寫,讓讀者看到“我”由好奇到想要擺脫黑暗,再到“豁然明了”的心路歷程,因而從中得到的收獲水到渠成。
【作者系浙江平陽縣水頭鎮(zhèn)實驗小學六·5班學生,指導(dǎo)并置評:徐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