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嵩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介入超聲科,遼寧 大連 116033)
據(jù)相關(guān)研究[1]發(fā)現(xiàn),在女性疾病當中,早期乳腺腫塊較為常見。當前針對這一疾病的診斷主要以X線檢測及超聲檢查兩種方式為主,但受到技術(shù)的局限性影響,臨床上對乳腺腫塊的檢出率往往不理想,容易發(fā)生漏診與誤診的情況,因此,尋找一種精確性較高的診療方式至關(guān)重要。由于早期乳腺腫塊較小,圖像清晰度較差,這將給臨床診斷帶來較大難度,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可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該方式具有精確性強、取材方便等優(yōu)勢,且其具有較高檢出率?;诖?,本文對早期乳腺腫塊患者給予常規(guī)超聲診斷與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診斷方式后的臨床價值進行了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截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的130例早期乳腺腫塊患者成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為(41.2±6.3)歲。研究組平均年齡為(41.4±6.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意義。此次研究所選130例早期乳腺腫塊病例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倫理批號:20191120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對此次研究知情且已簽署研究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性疾病者;②各項臨床治療不完整者;③中途因其他原因退出此次研究者[2]。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超聲診斷。研究組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詳細內(nèi)容如下:首先對患者進行各項常規(guī)檢查,即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心電圖檢查等,若患者在檢查前服用過抗凝藥物時,應(yīng)在其停藥3 d后再對其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其次在實施穿刺操作之前,應(yīng)先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然后在取得患者配合的情況下,為其確定具體的穿刺部位,確定完畢后,選擇型號不同的引流管及穿刺針對患者進行穿刺操作[3]。第三,利用超聲診斷儀對患者乳腺腫塊的具體大小及乳腺內(nèi)實際的血流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觀察前先將超聲診斷儀的探頭頻率調(diào)整為5~10 MHz,具體的檢查步驟如下:①使用普通探頭對患者的穿刺點進行確定與標記,并對該部位進行常規(guī)的鋪巾及消毒,將耦合劑涂抹于穿刺探頭上,并將無菌塑料袋套在套筒上,讓患者保持好仰臥式的體位姿勢,對其進行局部麻醉操作,此次麻醉所用藥物為利多卡因。②解開患者的衣服,使之充分暴露其腋窩及乳房部位,然后對其進行超聲檢查,檢查過程中先進行橫切面檢查,以便詳細地對患者乳腺腫塊的大小、位置、數(shù)量及內(nèi)部回聲情況進行探查,以超聲指示的穿刺方向?qū)颊哽o脈注射利多卡因,并對其進行局部麻醉操作,于之前標記好的穿刺點位置行小切口,而后將穿刺針以斜方向位置進行刺入,利用刺入的穿刺針就地取材,立即將取出來的標本置入固定液中,并及時將其送往病理檢查中心進行檢查[4]。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早期乳腺腫塊患者的檢出率,包括陽性與陰性。陽性判定標準:根據(jù)201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陽性判斷標準,ER和PR蛋白均以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染色。鏡下觀察:(-)陽性細胞數(shù)<10%;(+)陽性細胞數(shù)10%~30%;(++)陽性細胞數(shù)>30%~50%;(+++)陽性細胞數(shù)>50%。②比較早期乳腺腫塊患者的漏診及誤診情況;③比較早期乳腺腫塊患者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對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早期乳腺腫塊檢出率、漏診情況等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者早期乳腺腫塊檢出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早期乳腺腫塊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早期乳腺腫塊檢出率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漏診及誤診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漏診率、誤診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漏診及誤診情況的比較
2.3 兩組患者敏感度及特異性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敏感度為93.44%,特異性為88.44%;對照組患者的敏感度為66.78%,特異性為68.44%。研究組敏感度及特異性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乳腺腫塊的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臨床中把乳腺腫塊作為判斷乳腺癌的重要標準,因此,早期對該病癥進行有效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系統(tǒng)診斷,可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預后,為后期治療提供積極依據(j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5],針對早期乳腺腫塊患者而言,臨床大多采取X線檢查、超聲檢查等方式進行,雖然可以清晰觀察患者病灶結(jié)構(gòu)特點,但該種方式受到眾多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會導致病情誤診或漏診情況的發(fā)生。盡管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人體動脈血流各項參數(shù)指標具有一定的精準性,但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在一定狀態(tài)下彩色多普勒超聲也存在一定局限性[6]。所以,選取科學有效的診療方式對早期乳腺腫塊患者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诖耍疚膶Τ曇龑麓轴樆顧z在乳腺腫塊早期的具體應(yīng)用中進行了整體研究與分析。
在超聲顯示下,乳腺腫塊患者大多伴隨以下特點:邊緣不齊、腫塊形態(tài)失常且伴有鈣化發(fā)生等,而惡性腫瘤的新陳代謝較快,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以確保血管生長因子分泌,經(jīng)過超聲引導下進行粗針活檢,具有較高的檢出率[7]。超聲引導下粗針活檢當前已在臨床當中取得較好療效,在胸腹部、甲狀腺、乳腺等器官檢測中被廣泛應(yīng)用,該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傳統(tǒng)超聲檢查當中的不足,且在早期乳腺腫塊患者當中取得顯著效果,具體存在以下優(yōu)勢:①具有無輻射性,比X線檢查更具安全性;②與外科手術(shù)切除活檢方式相比,避免了瘢痕產(chǎn)生;③能夠提高一定的精確性,準確對特定區(qū)域及部位進行地毯式排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8]。常規(guī)的取材方式為手術(shù)切除活檢、粗細針穿刺等,該方式與傳統(tǒng)取材手法相比具有較小的破壞性,可提高粗針穿刺活檢,并精準的把握進出針位置,避免部分區(qū)域組織壞死,確?;颊咴谡麄€穿刺取材的成功率與安全性。該方式具有較高檢出率,可以為后期乳腺腫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jù),通過替代活檢,有效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但是,據(jù)臨床診斷結(jié)果顯示[9],實施該診斷方法的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漏診及誤診情況,此時就需要醫(yī)護人員加強操作規(guī)范性,確保檢測精準無誤。
本次研究中,對130例早期乳腺腫塊患者實施常規(guī)超聲診斷與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后得出結(jié)果:研究組患者早期乳腺腫塊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診斷方式可提高早期乳腺腫塊的檢出率,為臨床上對于該病癥治療提供科學的診斷依據(jù)。史家蓉等[10]報道顯示,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方式實施后陽性檢出率為95.70%,本研究研究組的90.77%,與其結(jié)果基本相符。研究組患者漏診率、誤診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診斷方式的實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發(fā)生誤診及漏診的概率,以免耽誤患者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的蔓延及發(fā)展,甚至是死亡。劉文等[11]在其文獻中顯示,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觀察組患者漏診率為3.33%,誤診率為5%,與本研究研究組的1.54%、1.54%相差不大。研究組患者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高其惡性及良性腫瘤診斷率,謝克飛等[12]、王洪凌和李峰[13]實施施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方法后敏感度為97.00%,與本研究結(jié)果的93.44%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在早期乳腺腫塊的診斷過程中實施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方法可有效的提高該病癥的臨床檢出率、敏感度及特異性,降低其發(fā)生誤診及漏診的概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