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胡東陽,張 謙
(許昌市中心醫(yī)院兒科,許昌 461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特殊支氣管哮喘的類型,以氣道高反應性和慢性氣道炎癥為主要特征,受到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zhì)的影響[1]。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多索茶堿注射液在支氣管哮喘中應用均已取得一定的療效,且有研究證實藥物聯(lián)合應用于支氣管哮喘療效更佳[2-4]。因此,本研究分析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多索茶堿注射液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療效、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肺功能以及臨床癥狀的影響,并分析其治療安全性,以期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治療方案的選擇及其療效的提高提供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兒均符合《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5]中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標準,持續(xù)咳嗽時間長于1個月,多在夜間或清晨發(fā)作,在運動以及冷空氣情況下加重,臨床無明顯感染征象,或經(jīng)長期抗菌藥物干預治療無效,支氣管擴張劑診斷性治療可明顯緩解其咳嗽癥狀,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氣道高反應性,肺通氣功能癥狀,存在過敏疾病史、藥物過敏史或過敏性疾病家族史。排除標準:其他疾病引發(fā)的慢性咳嗽患兒;合并惡性腫瘤患兒;合并心臟疾病或肝腎功能不全患兒;合并肺結核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兒;對研究藥物過敏患兒;因精神異常無法配合完成研究患兒等。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60例入組患兒分為A組、B組、C組和D組,每組40例。研究符合倫理學標準,且患兒及其監(jiān)護人均知情同意。4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4組基線資料比較 n=40
D組根據(jù)《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5]中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標準進行分級治療干預,并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澳大利亞阿斯利康公司,注冊證號H20140475,規(guī)格:2 ml∶0.5 mg*30支)1 mg經(jīng)4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霧化吸入,輕中度患兒bid,重度患兒q6h。A組在D組基礎上霧化吸入時加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瑞典AstraZeneca AB公司,注冊證號H20140108,規(guī)格:2 ml∶5 mg*20支)5 mg,bid。B組在D組基礎上加用多索茶堿注射液(寧波天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759,規(guī)格:10 ml∶0.1 g)300 mg靜脈滴注,qd。C組在D組基礎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和多索茶堿注射液靜脈滴注,用法用量同A組、B組。治療2周為1個療程,4組患兒均治療1個療程?;純翰∏榉€(wěn)定后可出院回家繼續(xù)治療,期間密切關注病情,每2周到院復診。根據(jù)病情變化和《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5]中治療標準進行升級或降級治療,3個月后每個月復診一次。
1.3.1 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6]:① 治愈。治療后咳嗽癥狀消失,無反復或復發(fā)。② 好轉。治療后咳嗽癥狀減輕但有間歇性咳嗽,未停藥或持續(xù)用藥。③ 無效。治療后連續(xù)用藥1周以上患兒的咳嗽癥狀仍無明顯改變。其中,治愈和好轉均計入總有效率。治療1周后無效的患兒,剔除出組且其缺失的指標在進行結果分析時予以剔除。
1.3.2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
分別在4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療程完成次日)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將獲取的血液標本置于肝素抗凝管中,以3500 r/min轉速、3 cm半徑于4 ℃環(huán)境中離心處理10 min,分層后取上層血清于-20 ℃低溫冰箱冷藏待測。血清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EOS)檢測采用XT-20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希森美康公司);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白細胞介素4(IL- 4)水平檢測采用放射免疫法。IgE和IL- 4檢測試劑盒均購自武漢博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血清嗜酸細胞陽離子蛋白(ECP)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試劑盒購自美國輝瑞(Pfizer)制藥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3.3肺功能
分別在4組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VC%),檢測采用HI-101便攜式肺功儀(日本捷斯特公司),具體檢測操作根據(jù)儀器說明書指導進行。
1.3.4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統(tǒng)計比較4組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胸悶消失時間、呼吸困難消失時間以及治療期間胃腸道不適、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3.5復發(fā)狀況
治療后患兒均隨訪至少6個月,統(tǒng)計比較4組隨訪期間疾病復發(fā)狀況。
A組、B組和C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D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治療總有效率均低于C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療效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4組療效比較 n=40
治療后,A組、B組和C組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均低于D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水平均高于D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A組和B組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均高于C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水平均低于C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血清EOS、ECP、IgE、IL- 4 水平、肺功能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4組治療后的血清EOS、ECP、IgE、IL- 4 水平均降低而肺功能指標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見表3。
表3 4組治療前和治療后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和肺功能指標比較
A組、B組和C組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胸悶消失時間、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短于D組,復發(fā)率低于D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胸悶消失時間、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均長于C組,復發(fā)率高于C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復發(fā)率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4組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及復發(fā)狀況比較
4組胃腸道不適、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5。
表5 4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n=40
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發(fā)展涉及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與IgE介導Ⅰ型變態(tài)反應相關[7-8]。ECP為活化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的重要蛋白,可導致呼吸道上皮損傷以及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等,從而促進支氣管哮喘發(fā)生發(fā)展,是誘發(fā)和促進哮喘呼吸道炎癥的重要介質(zhì)[9-10]。IL- 4為引發(fā)過敏炎癥的關鍵因子,可特異性誘導IgE釋放并促進T淋巴細胞以及肥大細胞的增殖,從而參與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11-12]。本研究中,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均較高,而藥物治療可有效降低其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證實了四者在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以藥物干預為主,其中布地奈德是其常用治療藥物,可有效降低炎癥反應,改善病情;其與硫酸特布他林聯(lián)合應用不但可抑制炎癥反應,而且可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和舒張支氣管,改善肺通氣狀況。霧化吸入可將兩者分解為微小霧粒,經(jīng)過物理和化學作用相結合,隨呼吸到達肺部深處,而有效改善哮喘病情[13-15]。多索茶堿是平喘效果良好的新型藥物,其抑制器官平滑肌作用優(yōu)于氨茶堿,而且缺乏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的腺苷受體親和力,安全性良好,已逐漸替代氨茶堿治療平喘[16]。已有研究表明[17-19],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或多索茶堿注射液的聯(lián)合應用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可取得較好的療效。本研究比較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布地奈德混懸液單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多索茶堿注射液以及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和多索茶堿注射液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效果。結果顯示,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多索茶堿注射液療效最佳。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肺功能以及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此外,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多索茶堿注射液之間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布地奈德混懸液單用的效果最差。4種治療方案的胃腸道不適、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且不良反應癥狀均較輕,在未經(jīng)干預情況下可自行緩解,安全性良好。
綜上,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用多索茶堿注射液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可有效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療效,降低血清EOS、ECP、IgE、IL- 4水平,緩解氣道高反應性和慢性炎癥,且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少,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可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