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萍 金小琴 胡藝
[摘要] 目的 觀察安寧療護對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護理效果。 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腫瘤病房中的64例臨終癌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收治時間順序?qū)⒒颊叻譃閷φ战M(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與觀察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每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安寧療護,比較護理前、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疼痛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結(jié)果 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SAS)、抑郁(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的疼痛(VAS)評分也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3.75%)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在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的護理中應(yīng)用安寧療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并緩解患者的疼痛,且患者護理滿意度高。
[關(guān)鍵詞] 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安寧療護;焦慮;抑郁;疼痛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4-01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icacy of hospice care for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in tumor wards. Methods 64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s tumor wards from May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treated from May 2017 to June 2018, n=32)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reated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n=32)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and treatment time sequenc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ospice care based on what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xiety, depression, pai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anxiety score(SAS) and depressionscore(SD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pain score(VA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3.7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5.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ce care in the nursing of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in tumor war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and relieve their pai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s high.
[Key words] Tumor wards;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Hospice care; Anxiety; Depression; Pain
癌癥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一部分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發(fā)展至晚期。癌癥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大約在3~6個月,且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患者會面臨臨終期,期間患者的生理、心理均承受巨大的痛苦[1-2]。針對這一情況,臨床多予以患者護理干預(yù),以捍衛(wèi)其生命最后的尊嚴,而隨著人們對醫(yī)療服務(wù)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常規(guī)護理干預(yù)已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安寧療護是針對癌癥臨終期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的一種模式,該模式能讓患者在最后的人生階段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zhì)[3-4]。因此,本研究主要觀察安寧療護對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護理效果,故對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腫瘤病房中的64例臨終癌癥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腫瘤病房中的64例臨終癌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收治時間順序?qū)⒒颊叻譃閷φ战M(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與觀察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每組32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8:14;年齡42~85歲,平均(62.11±11.39)歲;癌癥類型:肺癌4例,胃癌7例,食管癌6例,肝癌6例,乳腺癌4例,膽管癌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7:15;年齡44~83歲,平均(62.37±11.20)歲;癌癥類型:肺癌4例,胃癌8例,食管癌6例,肝癌5例,乳腺癌3例,膽管癌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5]:①經(jīng)影像學、病理學等相關(guān)臨床檢查證實腫瘤發(fā)生轉(zhuǎn)移,且為癌癥晚期者;②預(yù)期生存期≤3個月者;③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6]:①認知功能減退且無法完成自我測評者;②存在精神疾病者。本院倫理委員會已對本次研究進行嚴格審批。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開展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健康宣教以及飲食護理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開展安寧療護,具體方法如下:①疼痛護理:癌癥晚期患者,其疼痛較為劇烈,不僅會影響舒適度,還會加重負面情緒。因此,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輔以疼痛護理,首先,以患者的疼痛評估作為依據(jù),為其選擇合適的鎮(zhèn)痛藥物,護理人員需遵醫(yī)囑給予患者使用鎮(zhèn)痛藥物,并實時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yīng)。其次,護理人員播放舒緩音樂,以轉(zhuǎn)移其注意力,從而緩解疼痛。最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深呼吸、握拳等,以減輕疼痛。②心理護理:由于臨終癌癥患者備受病痛的折磨及對死亡的恐懼,使焦慮、不安、抑郁等負面情緒在這類型患者中十分常見。因此,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時安排家屬探視時間,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指導家屬在患者床頭擺放其喜愛的物品,并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獲得滿足感與認可感。此外,護理人員盡量協(xié)助患者與家屬完成道歉、道謝、道愛與道別。③死亡教育: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向患者逐漸滲透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觀念,使其正確看待死亡。同時,調(diào)查患者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濟條件、文化程度、種族與生活地域等,以評估其對死亡的承受能力。隨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個體化加強教育,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念,從而更好的適應(yīng)病情變化。④全方位護理:第一,針對食欲不振的患者,護理人員需根據(jù)其喜好準備食物;針對呼吸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需采用熏香、按摩等措施,以緩解其不適感。第二,癌癥晚期患者的長時間臥床,極易引發(fā)壓瘡,降低其舒適度。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時幫助患者翻身、變換體位,并對其受壓部位進行輕柔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壓瘡。第三,護理人員定時給予患者進行口腔清潔、皮膚清潔,同時做好促排痰護理工作。第四,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使他們正確對待疾病,并做好心理準備;同時鼓勵、安撫患者家屬,使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臨終關(guān)懷。
1.3觀察指標
①焦慮: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調(diào)查[7],包含焦慮、害怕、驚恐、發(fā)瘋感、不幸預(yù)感、軀體疼痛、手足顫抖、乏力靜坐不能以及心悸等項目,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②抑郁: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調(diào)查[8],主要包括精神病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礙等項目,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③疼痛: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總分為1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劇烈。④護理滿意度: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調(diào)查,專業(yè)水平、溝通水平、應(yīng)急能力等為該量表的主要維度,專業(yè)水平、溝通水平分值各30分,應(yīng)急能力分值為40分,非常滿意:得分>95分,滿意:得分在80~95分內(nèi),不滿意:得分<80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護理前、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1。護理前,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SAS、SDS更低,差異顯著(P<0.05)。
2.2 護理前、護理后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
見表2。護理前,兩組的VAS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VAS評分更低,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3。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生理上的疼痛及心理上的焦慮、抑郁是癌癥晚期患者最為常見的現(xiàn)象,且疼痛越劇烈,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更為嚴重[9-10]。故如何緩解患者疼痛及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升其生理與心理上的舒適度是臨床護理研究的重點。本研究表明,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為(25.10±3.22)分、SDS評分為(24.16±3.1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30.27±4.13)分、(30.88±4.1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提示,在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的護理中應(yīng)用安寧療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這一研究結(jié)果與華美錦[11]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在其研究中,同樣對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實施安寧療護,結(jié)果顯示,干預(yù)后,觀察組的SAS評分為(52.16±1.04)分、SDS評分為(50.44±1.2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60.11±1.30)分、(60.31±1.06)分(P<0.05)。雖然該研究中量表總分值設(shè)置為100分,與本次研究的50分有差異,但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與量表的關(guān)系均為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研究認為安寧療護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所實施的心理護理措施能讓患者感受到被關(guān)心與愛護[12-13]。幫助患者完成與親屬的道別、道愛等,能讓患者坦然接受死亡,從而減輕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同時,死亡教育能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念,使其了解人均需經(jīng)歷生老病死;全方位護理中的熏香、按摩、定期翻身、皮膚與口腔清潔等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并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使其保持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且讓家屬安慰患者,做好他們思想工作,使其能配合護理人員開展臨終關(guān)懷,從而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
疼痛是癌癥晚期患者不可避免的一種癥狀,因此,緩解患者的疼痛對提升其臨終期的舒適度尤為重要[14-15]。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VAS評分更低,差異顯著(P<0.05);結(jié)果提示,在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的護理中應(yīng)用安寧療護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實施的疼痛護理,能讓患者通過藥物、聽音樂、呼吸或握拳等方式來減輕疼痛感。當患者的生理上的疼痛及心理上的焦慮、抑郁得到緩解時,則能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全方位的護理能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需求,使其感受到來自醫(yī)院優(yōu)質(zhì)服務(wù),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故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給予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實施安寧療護,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焦慮、抑郁情緒,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張思奇.安寧療護對腫瘤晚期患者臨終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9,40(9):2163-2164.
[2] 黃麗嬋,蘇雪蓮,盧柳岑.臨終關(guān)懷護理聯(lián)合心理輔導對晚期腫瘤患者不良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3):382-384.
[3] 黃雪峰,虞中平.舒緩療護病房癌癥臨終患者的安寧護理體會[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8,28(4):107-109.
[4] 潘素群,陸勤,丘愛平.臨終關(guān)懷護理對晚期腫瘤病人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17):2145-2147.
[5] 王曉華,孟偉康,梁曉慧,等.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yīng)激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22):3506-3508.
[6] 黃玲,瞿聰.安寧療護在癌癥臨終期患者護理中的應(yīng)用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9):159-161.
[7] 廖華靜. 疾病終末期老年患者安寧療護中的心理狀態(tài)特征分析及干預(yù)策略[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9):144-147.
[8] 施麗華,丁云,馮綺,等.舒緩療護病房38例癌癥臨終患者的安寧護理[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3):90-91.
[9] 羊波,趙云,孟愛鳳,等.對晚期腫瘤患者實施多學科護理團隊安寧療護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8,33(24):1-4.
[10] 朱菁菁,顧敏華,李健衛(wèi),等.生死教育干預(yù)在腫瘤晚期患者及家屬中的應(yīng)用效果[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 16(16):2380-2383.
[11] 華美錦.安寧療護在癌癥臨終期患者中的應(yīng)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3):110-112.
[12] 孟春玲.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yīng)激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9, 30(1):113-115.
[13] 歐小紅,馬娜,劉瑛,等.安寧療護對腫瘤病房臨終癌癥病人護理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8,16(35):4408-4410.
[14] 黑維琛,王輝,張恒,等.安寧療護對腫瘤晚期患者臨終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5):570-573.
[15] 馮敏.安寧療護對惡性腫瘤終末期患者近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7):11-12,47.
(收稿日期: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