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發(fā)熱、咳嗽的患兒進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價值,研究分析C反應蛋白變化與患兒支原體感染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方法 隨機選取揚州東方醫(yī)院兒科在2018年4—12月期間門診治療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均進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根據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分為正常組與異常組,均為50例,正常組的C反應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異常組的C反應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范圍,且部分偏高明顯,對兩組患兒的發(fā)熱與咳嗽時間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兒均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正常組患兒平均發(fā)熱時間(2.74±0.37)d,平均咳嗽時間(8.67±2.57)d顯著優(yōu)于異常組患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573、10.972,P<0.05)。結論 C反應蛋白水平可作為早期輔助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一個指標,C反應蛋白水平高的患兒發(fā)熱、咳嗽持續(xù)時間較長,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其進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同時可用于早期識別咳嗽患兒感染支原體的嚴重程度。
[關鍵詞] 全程C反應蛋白;肺炎支原體;感染;發(fā)熱;咳嗽
[中圖分類號] R72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a)-0038-03
Correl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Fever and Cough in Mycoplasma Infection
SHUAI Gui-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Yangzhou Oriental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fever and cough,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changes and the severity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Yangzhou Dongfang hospital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ll C-reactive protein test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reactive protein test resul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and abnormal groups, which all were 50 cases. Th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the normal group wa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Th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the abnorm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and some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fever and cough time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The average fever time in the normal group was (2.74±0.37) d, the average cough time was (8.67±2.57) d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abnormal group. In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6.573, 10.972, 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C reflects that children with high protein levels have longer durations of fever and cough.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and can be used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cough.
[Key words] Global C-reactive prote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Fever; Cough
支原體肺炎是臨床兒科非常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相關研究顯示,近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且多以小兒最為常見[1]。肺炎支原體也是小兒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肺炎支原體為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屬于支原體屬,沒有細胞壁,主要依靠細胞膜外展進而形成一種黏附細胞,并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細胞。在處于嬰幼兒時期時,以亞臨床感染或者輕癥為主,真正的發(fā)病高峰期為學齡前期和學齡期。近年來,很多研究顯示[2-3],支原體感染程度與C反應蛋白之間的關系密切,為進一步探討C反應蛋白變化與患兒支原體感染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該文將揚州東方醫(yī)院兒科在2018年4—12月期間門診治療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揚州東方醫(yī)院兒科門診治療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均進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根據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分為正常組與異常組,均為50例。正常組:男患兒24例、女患兒26例;年齡1~12歲,平均(6.78±2.53)歲。異常組:男患兒23例、女患兒27例;年齡1~13歲,平均(6.89±2.3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均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經過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采集標本前半個月內均沒有服用任何抗生素。
1.2? 方法
納入的100例患兒,均進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具體步驟是清晨空腹采取患兒外周靜脈血3~4 mL,先用離心機進行離心10 s,再采取免疫熒光雙抗體夾心法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值,C反應蛋白(CRP)>10 mg/L即為陽性。根據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分兩組,正常組的C反應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10 mg/L),異常組的C反應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范圍(>10 mg/L),且部分偏高明顯(10.4~80.60 mg/L)。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兒均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正常組患兒平均發(fā)熱時間(2.74±0.37)d,平均咳嗽時間(8.67±2.57)d,顯著優(yōu)于異常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炎支原體也是小兒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比較常見的病原體,以往多認為是自限性疾病及輕癥疾病。不過,隨著研究不斷深入,近年來重癥和難治性肺炎不斷增加,除造成肺部損傷外,還可出現多個系統損傷,例如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及心血管系統等[4]。肺炎支原體感染能夠對患者的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的損傷(考慮與支原體感染的載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和免疫反應機制的損害(考慮是肺外組織損傷)。感染的早期以固有的免疫激活特發(fā)炎性反應為主,然后機體內的體液免疫產生特異性抗體以抵抗支原體感染。臨床上的重癥支原體感染及難治性肺炎,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和機體產生的炎癥反應及伴有其他病原體感染密切相關。
研究顯示[5],支原體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在細菌和病毒之間,沒有細胞壁,不需要宿主細胞可獨立存活。支原體肺炎是小兒非常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以3~15歲兒童居多,臨床上也越來越重視,這與支原體感染后患兒病情較重,病程長,易發(fā)生臟器損害等相關。在感染后,早期癥狀不顯著,和普通的細菌病毒感染相似,進而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隨著病情的加重就會發(fā)展為肺炎,不過肺部依然沒有明顯的體征,治療較為棘手,常規(guī)的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在支原體感染后,患兒的臨床表現也是輕重不一,如果是嬰幼兒,其臨床表現一般不典型,其中,發(fā)熱和咳嗽是主要的臨床表現癥狀,有研究顯示,患者發(fā)生咳嗽的幾率在80%~100%,而且早期以持續(xù)性干咳為主,會出現陣發(fā)性加重,隨著病情不斷發(fā)展,在后期時,就會出現白色或黃色粘痰,聽診部分患兒肺部有喘息癥狀。感染后發(fā)熱的幾率占44.44%,如果患兒為重癥支原體感染,就會出現持續(xù)性的高熱,體溫均在39℃以上。目前對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機制沒有明確的說法,多數認為是免疫損傷機制,并認為支原體可導致機體免疫損傷從而出現多臟器損害,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臨床面對的一個難題。
相關研究顯示[6],在發(fā)生支原體感染后,外周血CRP、白細胞等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升高。在1930年,C反應蛋白率先由Tinet和Francis首次發(fā)現,來自一位急性肺炎的患者血液中,是一種能夠結合肺炎球菌細胞壁的C多糖,在1 942例在采取C多糖沉淀法及硫酸銨后粗提得到,正式命名為C反應蛋白[7]。在機體內,C反應蛋白主要是由肝細胞產生,為內源性免疫反應蛋白五聚蛋白家族成員,是第一個被公認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正常健康機體內的濃度非常低,其濃度是0.3~1.0 mg/L,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3 mg/L。在遇到任何侵襲性細菌感染,組織損傷及機體出現炎癥的情況下均會快速升高,是反映機體感染及組織損傷的一種非特異性反應指標[8]。C反應蛋白在急性組織損傷或者炎癥的情況情況,能夠在4~6 h急劇增加,36~50 h后達到峰值,此時水平能夠達到正常水平的100~1 000倍,同時該指標不受年齡,性別及妊娠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與其他急性期反應物質對于較好,最高峰值也來的較快,是可靠的用于診斷疾病的早期指標[9-10]。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均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正常組患兒平均發(fā)熱時間(2.74±0.37)d,平均咳嗽時間(8.67±2.57)d顯著優(yōu)于異常組患兒,這與張曉娟[11]的研究結果中,C反應蛋白正常范圍的患兒,其平均發(fā)熱時間(2.58±0.43)d,平均咳嗽時間(8.89±2.52)d,均顯著少于C反應蛋白異常的患兒。此結果說明,C反映蛋白水平高的患兒,其發(fā)熱、咳嗽持續(xù)時間較長,C反應蛋白在肺炎支原體感染后顯著升高。在機體發(fā)生發(fā)熱,炎癥反應時,就會產生白介素-6等炎癥因子,刺激肝臟合成,產生大量的C反應蛋白。在機體感染支原體后,能夠通過免疫反應和直接損傷,從而促使組織細胞受損,釋放炎性因子,導致C反應蛋白升高,如果是呼吸道黏膜受損,就會發(fā)熱和咳嗽,如果C反應蛋白水平一直高于正常范圍值,那么患者發(fā)熱和咳嗽持續(xù)時間就會延長[12]。
綜上所述,C反應蛋白水平可作為早期輔助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一個指標,C反映蛋白水平高的患兒,其發(fā)熱、咳嗽持續(xù)時間較長,可用于早期識別咳嗽患兒感染支原體的嚴重程度,利于臨床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濫用抗生素的情況,減少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 黃麗林,李容漢,黎靜,等.支氣管肺泡灌洗液YKL-40與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氣道損害的相關性[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9(12):1188-1192.
[2]? 汪淼.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檢測的臨床價值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9,25(34):165-166.
[3]? 孫麗麗.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哮喘患兒發(fā)病的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32):32-33.
[4]? 曹鳳光.肝功能、心肌酶及CRP、PCT、WBC聯合檢測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的診治意義[J].淮海醫(yī)藥,2019,37(6):594-596.
[5]? 金禮,徐光輝.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9,25(32):159-160.
[6]? 宋春美.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9,34(8):61-63.
[7]? 張巧,符州,田代印.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19,25(6):61-63.
[8]? 陳瑞芳,周信英.PM2.5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4):6064-6067.
[9]? 劉瀚旻,馬融.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17年制定)[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12):881-885.
[10]? 周月紅,邱海燕.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及診治進展[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14(12):145-148.
[11]? 張曉娟,沈伊娜.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6,37(1):111-113.
[12]? 趙胃胃,趙華,王鑫.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5,9(20):3759-3763.
(收稿日期:2020-04-29)
[作者簡介] 帥桂紅(1970-),女,江蘇江都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