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外語系,廣州 511300)
2017年,我國頒布實施了《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該標準是英語專業(yè)的準入、建設和評價依據,明確提出了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并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然而,相關要求在英語專業(yè)課程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實。以寫作為例,潘鳴威、吳雪峰指出,當前英語寫作形成性評價一般由教師自主設計和實施,不同地區(qū)、學校乃至班級在測評的標準、理念和方法等層面大多各有差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評價的科學性及其對英語寫作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1]。究其原因,形成性評價缺乏可參照的統(tǒng)一語言能力標準。而CSE的頒布實施,作為中國第一個覆蓋全學段的英語能力測評標準,無疑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可參照的統(tǒng)一標準,有助于探討不同地區(qū)英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與學習模式。根據CSE,我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熟練三個階段共九個層級。以CSE書面表達量表為例,它由書面表達能力總表、分項能力表、策略量表、自我評價量表組成,其中自評量表可用于語言學習者和使用者對自身英語寫作能力水平的診斷。量表對能力等級的描述語“簡明、清晰、規(guī)范”“每條描述語包括行為(performance)、標準(criteria)、條件(condition)”[2],這些描述語可以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教師以量表為依據,可以通過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英語能力進行檢查、測量和個性化反饋。
如何將CSE運用到英語專業(yè)課程形成性評價中呢?下文將以寫作課為例,從歐洲語言檔案袋中的學習者自評和寫作課堂檔案袋兩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檔案袋評價指在一段時間內有目的系統(tǒng)地收集學習者的學習情況,記錄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步過程[3]。檔案袋評價的促學和促教作用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學界的一致認可,它是一種動態(tài)的評價過程,以記錄和評價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中心,發(fā)揮形成性評價作用。目前,國際上主要的外語教育檔案袋評價有三種[4]:歐洲語言檔案袋(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簡稱ELP)、外語課堂檔案袋(Portfolio Assessmen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簡稱PAFLC)及世界語言檔案袋(Global Language Portfolios,簡稱GLP)。歐洲語言檔案袋包括語言護照(language passport)、語言傳記(language biography)和檔案材料(language dossier)三部分。
所有歐洲語言檔案袋都包含了自評形式,其中之一是運用語言傳記里的自評檢核表進行包括學習目標設定在內的形成性評價。正如Little的ELP結構圖中指出的,語言傳記中通過鼓勵外語學習中使用自評檢核表對學習進行規(guī)劃、監(jiān)控及形成性評價[5]。自我評價屬于“促學評價”的一種,能幫助學習者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監(jiān)控學習進度,從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自我評價方式包括兩種:第一種是提供一個簡單的自評量表讓學習者進行自我能力評估;第二種是將自評融入檔案袋評價中[6]。第一種方式主觀性較強,自評的準確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評估結果準確性較低。而將自評融入到檔案袋評價中,結合每個學生的需求分析,以CSE統(tǒng)一的語言能力標準為技術支持,建立個性化的寫作能力檔案袋,是一種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ELP自評表的開發(fā)是以《歐洲語言共同綱領》的語言能力標準為基礎的。因此,教師可以借鑒ELP中自評表的使用方法,將CSE作為標準,應用到寫作課堂形成性評估中,構建個性化的學生寫作能力傳記檔案袋。
以下是應用的4個步驟:首先,教師要充分研讀并理解CSE各級描述語,全面把握量表的精神和要求。其次,根據本學期的教學目標,運用寫作自評量表和各項分量表中與學生能力相對應的描述語,幫助學生了解目前寫作水平和未來希望達到的寫作能力,也就是自評量表為學生的需求分析提供了參考標準。再次,學生以量表描述語為依據,根據自身能力、本學期學習目標和自身發(fā)展需要制定總的學習目標。由于量表對每一級的各項能力都進行了具體的描述,學習者可以結合量表,在教師的反饋下,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及學習時間等制訂并監(jiān)控專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為自己打造最完美的學習方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傊?,個性化的寫作能力傳記檔案袋具有以下特點: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制訂并監(jiān)控學習計劃,內容是自我評價,形式是檔案袋。
以下以議論文寫作為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構建個性化的寫作能力傳記檔案袋,如表1所示:
表1
表1是筆者所在院校英語專業(yè)大三某位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建立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傳記檔案袋。教師以4—6級描述語為導向,因為王守仁指出,4—6級描述語對應我國高中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大學英語學習者和英語專業(yè)低年級學習者。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之一是議論文寫作,其目標是能就社會熱點問題或現(xiàn)象,運用多種論證方法闡明觀點,論據充分,語義連貫。因此,根據這一教學目標,挑選了寫作能力總表、策略表、自我評價量表、組構知識總表及論述表中4—6級描述語,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描述語確定自己目前的寫作水平和未來希望達到的水平。
表1中該同學對目前英語水平的評估顯示其議論文寫作整體水平較弱,因此制訂總的學習計劃時圍繞書面論述中5級目標“能就感興趣的話題寫議論文,有理有據”而制作。未來希望達到的策略能力目標和組構能力目標顯示,該同學議論文寫作水平較低的原因是現(xiàn)階段的寫作策略能力不足,具體體現(xiàn)在寫前準備中構思能力、撰寫過程中對議論文文體的把握能力及寫后修改調整能力較弱。例如,策略能力目標之一是五級目標“能以多種方式進行寫前準備”,證明其構思能力較弱。教師可以據此提供反饋,提供學生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例如每周閱讀兩篇有關熱點話題的評論性文章,列出要點;每周圍繞一個熱點話題進行小組討論,擬定提綱等。表1組構知識目標中大多以6級描述語為標準,顯示該同學詞匯、語法、句法及篇章能力相對較好。教師也可以據此給出反饋及學習方法。例如,組構知識目標之一是“能綜合運用諺語、俗語或其他表達法以增強表達效果”,學習計劃中建議學生每周讀一篇有關社會生活的散文,并能理解記錄其中的修辭手法,甚至在每周一練中運用其修辭手法。因此,每位同學都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參考CSE描述語制定屬于自己的學習能力檔案。
外語課堂檔案袋是以外語課程目標和內容為基礎,設計和實施檔案袋評價。Jennifer等提出外語課堂檔案袋評價模式,其框架如上頁圖[7],該模式詳細地闡述了如何在外語課堂上實施檔案袋評價,同時為寫作課堂實施檔案袋評價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方式。
上圖系統(tǒng)地闡述了外語課堂檔案袋評價的具體步驟:首先,教師需要確定檔案袋的評價目的;其次,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任務和任務評價標準;最后,確定檔案袋的組織形式,并進行監(jiān)控和評估。由此可以看出外語課堂檔案袋的內容與教師的教學課程密切相關,其評價目的、任務和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另一方面缺乏檔案袋任務標準和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而CSE作為我國首個統(tǒng)一的英語能力測評標準,無疑可以為寫作課堂檔案袋評價提供統(tǒng)一的參考框架。因此,教師可以參考CSE中的描述語,并將其轉化為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檔案袋任務,同時CSE本身就是測評標準,可以根據這一標準進行評估和反饋。以下仍以議論文寫作為例構建課堂檔案袋評價。
表2中教師首先確定檔案袋評價的目的是展示學生的進步,目的決定了檔案袋評價的對象是全班同學,任務是收集能反映學生進步的材料裝入檔案袋。教學目標確定為CSE寫作能力總表中五級目標描述語,任務評價標準是CSE書面表達策略及自我評價五級描述語。寫作課堂檔案袋評價通過收集學生作品從萌芽到最終定型的過程,可以反映學生的進步過程,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
表2
本文闡述了形成性評價在英語專業(yè)課程中的應用現(xiàn)狀,并以寫作課程為例,從歐洲語言檔案評價和寫作課堂檔案袋評價兩方面重點闡述了CSE寫作量表在形成性評價中的應用方法:一是以CSE寫作量表作為外部標準及評價,并結合ELP中語言傳記自評表的使用方法,幫助學習者建立個性化的寫作能力檔案袋;二是以為教學活動服務的PAFLC為理論框架,將CSE寫作量表描述語轉化為教學目標、內容及評價標準,達到實施形成性評價功能,真正發(fā)揮CSE在英語教學和測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