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蕾
(江蘇省常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15500)
偽狂犬?。≒seudorabies,PR)是由偽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種家畜急性傳染病,會造成妊娠母豬流產、死胎,公豬不育,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育肥豬呼吸困難、生長停滯等危害。此外,豬作為該病的自然宿主和主要貯存宿主,患病豬會持續(xù)不斷地向外界排毒,影響整個生豬養(yǎng)殖場的生豬生產,給養(yǎng)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于地方保種場而言,一旦種豬大規(guī)模感染,將影響整個地方豬種的生存,后果極其嚴重。
常熟市牧工商有限公司主要開展“二花臉” 豬種的培育和保護工作,公司在2014 年被原農業(yè)農村部評為國家級二花臉豬保種場,現有二花臉母豬85 頭,公豬15 頭,6 個家系。為進一步提升種豬的質量,我們利用3 年的時間指導常熟市牧工商有限公司對公豬、母豬、生長豬實施采血檢測、隔離淘汰等技術措施,同時嚴控生物安全體系,完成對該場的豬偽狂犬凈化任務,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場內種豬健康水平。
常熟市牧工商有限公司。
1.2.1 疫苗
偽狂犬gE 缺失活疫苗(Bartha-k61 株),生產廠商為南農高科。
1.2.2 診斷試劑及診斷方法
偽狂犬免疫抗體gB 蛋白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和野毒抗體gE 蛋白ELISA 抗體試劑盒為美國IDEXX 公司產品。血清樣品的檢測步驟和結果判定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說明書略)。
公豬、母豬、生長豬。
1.4.1 生豬偽狂犬病流行病調查
了解目標豬場不同種豬群的健康狀態(tài)、免疫情況、免疫保護水平和感染狀況,以此準確評估目標豬場偽狂犬病感染狀況。
1.4.2 凈化步驟
1.4.2.1 目標豬場普查采樣
公豬群:全部采樣。
生產母豬群:隨機采集樣本40 份。
生長豬群:100~120 日齡的生長豬隨即采集樣本20 份、150~160 日齡生長豬隨機采集樣本20 份。
根據普查結果分析豬群偽狂犬病的感染情況,針對不同程度的感染選擇相對應的控制凈化方案:種豬群普查結果分析:陰性群、穩(wěn)定控制群(種豬陽性率10%以下)、風險感染群(種豬陽性率10%~30%)和嚴重感染群(種豬陽性率30%以上);通過對生長豬群的監(jiān)測可以分析、評估豬偽狂犬病的風險程度和控制情況。
1.4.2.2 監(jiān)測控制方案
(1)低陽性場
①繁殖豬群(公豬和母豬):全群采樣檢測,野毒抗體gE陽性的豬只立即淘汰處理,1 個月后再次進行繁殖豬群全群檢測,野毒抗體gE 陽性繼續(xù)淘汰,間隔4~6 個月后再次全群檢測,檢測不到野毒抗體gE 陽性則假定為陰性場。
②生長豬(后備公豬、后備母豬)逐頭進行野毒抗體gE和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檢測,確保野毒抗體gE 陰性且疫苗免疫水平達標。
③繁殖群完成淘汰后,經產母豬按10 倍的比例、全部公豬、20 周齡左右生長豬隨機選取30 份進行野毒抗體gE 和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檢測,監(jiān)測豬群野毒感染情況,同時評估疫苗免疫效果。
(2)高陽性場
①公豬:野毒抗體gE 陽性的豬只立即淘汰處理,1 個月后再次進行繁殖豬群全群檢測,野毒抗體gE 陽性繼續(xù)淘汰,間隔4~6 個月后再次全群檢測,檢測不到野毒抗體gE 陽性則假定為陰性場。
②生長豬(后備公豬、后備母豬)逐頭進行野毒抗體gE和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檢測,確保野毒抗體gE 陰性且疫苗免疫水平達標。
③公豬群完成淘汰后,經產母豬按10 倍的比例、全部公豬、20 周齡左右生長豬隨機選取30 份進行野毒抗體gE 和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檢測,監(jiān)測豬群野毒感染情況,同時評估疫苗免疫效果。
④經檢測,若母豬群的野毒感染率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如10%左右),則目標豬場偽狂犬凈化可參照低陽性場方案進行。
1.4.2.3 結果判定
經檢測,目標豬場繁殖豬群野毒抗體gE 連續(xù)2 次抽檢結果均為陰性,且偽狂犬免疫抗體gB 合格率≥80%,則判定該豬群為凈化豬群;否則,按照凈化步驟循環(huán)進行,直至滿足上述要求。
每次樣品的采集、檢測、陽性豬的處理均應在10d 內完成。
1.4.3 凈化維持。
種公豬每年3~4 次進行全群采血檢測,確保野毒抗體gE陰性和偽狂犬疫苗免疫水平合格。
后備母豬和后備公豬在入群前必須逐頭檢測,野毒抗體gE陰性和偽狂犬疫苗免疫水平合格。
每4 個月對生產母豬和生長豬進行采血監(jiān)測一次,其中生產母豬60 份、130~150 日齡生長豬30 份,野毒抗體gE 和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檢測,以監(jiān)測豬群野毒感染情況,同時評估疫苗免疫效果。
1.5.1 免疫常規(guī)動物疫病疫苗使用情況
由表1 可知,偽狂犬疫苗為公豬每年1 月偽狂犬2 頭份頸后肌注,母豬跟胎4 頭份頸后肌注。由于本場為封閉式陰性場,生長豬不做免疫,但考慮到仔豬出售往其他陽性場后極易感染發(fā)病,于2017 年9 月開始對部分生長豬進行偽狂犬免疫,斷奶后2 頭份頸后肌注,30d 后二免。
1.5.2 生豬安全管理措施
自繁自養(yǎng),不從外場引種。嚴格的全進全出制度,豬只調入調出前后對欄舍徹底清洗消毒,不同消毒藥物交替使用,確保消毒效果。加強檢測,淘汰不合格的種豬。嚴格控制傳染源:病豬及時從正常豬群中挑出,進入隔離欄進行治療,必要時對病豬實施安樂死,防止病毒擴散,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人員、物品、環(huán)境消毒,提升發(fā)酵效果,使病原微生物始終處于抗體保護之下,提高豬群抗病力,減少易感豬只。同時,加強豬只日常保健,對轉群豬及產前產后母豬尤其要注意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1.5.3 病原分離診斷
在試驗中若出現有病死豬,及時采集相關病理組織,經合理保存后送到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采用熒光PCR 方法對病原學樣品進行檢測診斷,找出病因,確診病種。
2016~2019 年,我們對目標豬場內各類生豬偽狂犬免疫抗體gB 水平和野毒抗體gE 水平進行了6 次監(jiān)測。
第1 次:2016 年7~9 月,全場普查,公豬全群采樣15 份,母豬全群采樣121 份,生長豬隨機采樣40 份。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gB 抗體69.42%;公豬群免疫不到位,gB 抗體僅為20.00%;生長豬不進行免疫,無免疫抗體。野毒抗體gE 陽性母豬1 份,其余均為陰性,抗體陽性率為0.83%,抗體陽性母豬立即作淘汰處理。具體結果見表2。
表1 免疫情況登記表
第2 次:2017 年2 月24 日,全場普查,公豬全群采樣14份,母豬全群采樣125 份,生長豬隨機采樣20 份。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和公豬群偽狂犬疫苗免疫水平均有所提高,母豬群gB 抗體98.40%;公豬群gB 抗體57.14%;生長豬不進行免疫,無免疫抗體。野毒抗體gE 均為陰性,抗體陽性率為0.00%。該場假定為陰性場,按維持凈化方案實施。具體結果見表3。
第3 次:2017 年6 月26 日,全場普查,公豬全群采樣13份,母豬全群采樣120 份,生長豬全群采樣35 份。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gB 抗體98.33%;公豬群gB 抗體38.46%;生長豬不進行免疫,無免疫抗體。野毒抗體gE 均為陰性,抗體陽性率為0.00%。具體結果見表4。
第4 次:2017 年12 月5 日,生長豬全群采樣30 份,該批生長豬已于2017 年9 月進行偽狂犬疫苗注射。檢測結果顯示,生長豬gB 抗體93.33%,免疫有效。野毒抗體gE 均為陰性,抗體陽性率為0.00%。具體結果見表5。
第5 次:2018 年10 月17 日,全場普查,公豬全群采樣10 份,母豬全群采樣105 份,生長豬隨機采樣40 份。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gB 抗體91.43%;公豬群gB 抗體90.00%;生長豬gB 抗體57.70%。野毒抗體gE 均為陰性,抗體陽性率為0.00%。具體結果見表6。
第6 次:2019 年6 月26 日,全場普查,公豬全群采樣15份,母豬全群采樣85 份,生長豬隨機采樣40 份。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gB 抗體92.94%;公豬群gB 抗體86.67%;生長豬gB 抗體2.50%。野毒抗體gE 均為陰性。具體結果見表7。
從以上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前4 次檢測gB 抗體母豬群基本達到70%,免疫合格;公豬免疫不到位,群體免疫合格率均低于70%;生長豬不進行免疫,無免疫抗體。從第5~6 次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公豬、母豬免疫均有效,群體免疫合格率達到92%。野毒抗體gE 抗體檢測連續(xù)5 次檢測均為陰性,整個豬群無偽狂犬野毒感染,目標豬場偽狂犬病凈化成功。
表2 第一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3 第2 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4 第3 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5 第4 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6 第5 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7 第6 次PrV-gB 和PrV-gE 抗體檢測結果
要凈化偽狂犬疫病必須具備以下4 個條件:一是要有符合實際且行之有效的凈化方案,凈化方案必須對凈化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出估計,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二是要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和措施,不從場外引種、全進全出,封閉式飼養(yǎng);三是要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有效的防控措施不僅能促進整個凈化過程順利開展,在凈化完成后更是保證豬只不受該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四是要有堅決果斷的處理機制,一旦發(fā)現野毒感染陽性豬只要立即淘汰,防止病原擴散。
由于任何檢測都不可能確保100%準確,其中的人為操作因素、試劑因素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誤差或誤判,所以檢測過程要進行多次檢測或邀請多個檢測機構檢測,以減少誤差帶來的誤判。
在對目標豬場開展偽狂犬病凈化前,必須對其進行偽狂犬陽性率的抽查,對陽性率處于不同階段水平的情況選取不同的凈化方案。第一次抽查結果顯示,本次凈化的豬場生豬屬于陰性群,按照低陽性場控制方案進行凈化。若抽檢結果為風險感染群(種豬陽性率10%~30%)和嚴重感染群 (種豬陽性率30%以上),則需按高陽性場控制方案進行凈化。
后備豬如何引入也是影響目標豬場偽狂犬凈化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必須在確保后備豬是偽狂犬感染陰性時才可以引進。
盡管本場已完成偽狂犬的凈化,全場封閉式管理,作為陰性場可以不使用偽狂犬疫苗。但就目前國內形勢而言,大部分豬場為偽狂犬陽性,豬只體內存在偽狂犬病毒。如果這些豬場進購本場仔豬,在生長過程中隨著母源抗體下降,仔豬極易感染發(fā)病。因此,偽狂犬疫苗的免疫必須同步開展,并且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開展防疫工作,全方位阻斷豬偽狂犬病的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