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 000 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是我國火電廠的發(fā)展方向,進行燃燒優(yōu)化試驗具有提高鍋爐效率和降低NOx排放濃度的雙重意義。通過爐膛氧量、配風、制粉系統(tǒng)運行方式等試驗對某電廠1 000 MW機組進行了燃燒調整、優(yōu)化,結果表明,優(yōu)化后的運行方式,能有效提高鍋爐效率,降低NOx排放。
關鍵詞:1 000 MW機組;鍋爐效率;NOx排放濃度;燃燒優(yōu)化試驗
0 ? ?引言
氮氧化物(NOx)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的有毒污染物,燃煤發(fā)電產生的NOx主要有三種:一是燃料型NOx,占75%~80%;二是熱力型NOx,占20%~30%;三是快速型NOx,約占5%[1]。目前,低NOx燃燒的主要技術為低溫燃燒,但低NOx燃燒和高效燃燒是互相矛盾的,控制燃燒區(qū)域低溫勢必會影響燃燒效率。
某電廠運行中脫硝反應器NOx長期高于設計值,大于350 mg/m3,低負荷工況達500~600 mg/m3,導致脫硝噴氨量大、成本高,氨逃逸導致空預器差壓高,風機出力增大,影響鍋爐安全和效率。
1 ? ?試驗方法及內容
1.1 ? ?設備簡介
某電廠1 000 MW機組采用DG3033/26.15-Ⅱ1型超超臨界參數(shù)變壓直流爐。設計6臺正壓直吹中速磨煤機,前后墻各三層燃燒器對沖燃燒。燃燒器為HT-NR3低NOx旋流燃燒器[2],采用等離子啟動點火。燃燒器(前墻)布置如圖1所示。
1.2 ? ?試驗方法
主要測試方法如下:(1)煙氣溫度測量;(2)煙氣氧量測量;(3)原煤取樣;(4)飛灰取樣;(5)爐渣取樣;(6)環(huán)境、溫度、濕度及大氣壓測量;(7)運行數(shù)據(jù)記錄:運行數(shù)據(jù)在表盤記錄[3]。
1.3 ? ?試驗工況
根據(jù)鍋爐效率和NOx排放影響因素,選取800 MW穩(wěn)定工況,對鍋爐過量空氣系數(shù)、三次風箱配風方式、制粉系統(tǒng)組合方式、一次風壓進行一定范圍的擾動,并做好相關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
2 ? ?試驗結果分析
2.1 ? ?過量空氣系數(shù)的影響
改變不同的爐膛氧量,維持其他參數(shù)不變,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數(shù)據(jù)可知,氧量增大,NOx排放明顯增大,穩(wěn)定工況下適當降低爐膛氧量,有利于降低NOx排放量。氧量的增加能使燃燒更充分,提升爐膛效率。綜上,在同等工況下氧量為3.5%時,q2的增加值小于q4的下降值,鍋爐效率達到最大值[4]。因此,該鍋爐空氣預熱器出口氧量控制在3.5%為最佳,既能保持較高的鍋爐熱效率,又能使NOx排放得到一定的抑制。
2.2 ? ?配風方式的影響
按照分級配風低NOx燃燒原理,通過配風,多維度減少燃料型NOx的生成。在相同氧量下分別對四種配風方式進行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數(shù)據(jù)可知,不同配風工況下NOx產生量偏差較大,其中倒塔配風最低,NOx最小排放濃度與最大濃度相比降低達24.4%。
2.3 ? ?磨煤機組合方式試驗結果
在上述工況下采用不同的制粉系統(tǒng)運行方式進行相關試驗:方式一采用均等的給煤量;方式二是中層磨制粉系統(tǒng)給煤量最大;方式三則采用正塔配煤,下高上低。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試驗可知,方式三NOx排放比方式一降低11.1 mg/m3,降幅達3.8%。
2.4 ? ?一次風壓變化試驗結果
不同一次風壓下,NOx入口排放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當一次風壓過低時,煤粉輸送至爐膛速度不足,無法到達爐膛中心,且與二次風混合不充分,影響燃燒,降低了鍋爐效率。從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一次風壓控制在10.5 kPa左右時,q4降低,同時NOx排放降低[5],還能降低一次風機出力,節(jié)約廠用電。
3 ? ?結論
(1)從以上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800 MW工況下,氧量為3.5%,鍋爐效率和NOx排放較為合適。
(2)增大下層制粉系統(tǒng)三次風量,降低上層三次風量,可以有效減少燃料型NOx。
(3)制粉系統(tǒng)不同出力的調整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
(4)由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一次風壓控制在10.5 kPa左右時,煤粉細度正常,q4下降,NOx降低。
鍋爐在800 MW負荷下的優(yōu)化工況為:爐膛氧量3.5%、倒塔配風、正塔配煤、一次風壓10.5 kPa,兼顧了機組安全、環(huán)保、經濟、高效。
[參考文獻]
[1] 曹紅加,唐必光,許洪波.煤粉濃淡燃燒方式對電站鍋爐NOx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8):229-232.
[2] 呂玉坤,劉海峰,宋寶軍,等.燃煤鍋爐效率與NOx排放混合建模研究[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2,28(5):37-41.
[3] 魏輝.燃煤電站鍋爐低NOx燃燒優(yōu)化運行策略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
[4] 費俊,孫銳,張曉輝,等.不同燃燒條件下煤粉鍋爐NOx排放特性的試驗研究[J].動力工程,2009,29(9):813-817.
[5] 呂玉坤,彭鑫.300 MW燃煤鍋爐NOx排放特性試驗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0,37(5):78-82.
收稿日期:2020-07-15
作者簡介:彭華堅(1986—),男,湖南郴州人,電力運行工程師,主要從事大型火力發(fā)電廠生產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