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敏,方子美
冠心病(CHD)是一種冠狀動脈慢性炎癥性疾病,由糖脂代謝紊亂和血管內皮損傷引起[1]。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臟結構重構和功能減退的慢性病變過程,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2]。鳶尾素(irisin)是由肌肉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可促進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轉變,參與能量代謝和糖脂代謝[3]。微小RNA-133(miR-133)包括miR-133a、miR-133b,主要表達于心肌和骨骼肌,與心臟細胞凋亡、心肌重構等有關[4]。本研究探討血清鳶尾素、miR-133與CHD合并CHF病人心功能指標的相關性?,F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CHD合并CHF病人109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冠狀動脈造影、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確診。納入標準: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關于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5];符合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6]。排除標準:瓣膜性心臟病、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糖尿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系統(tǒng)疾病。入選的109例病人作為CHD+CHF組,男58例,女51例;年齡45~79(61.28±8.45)歲;根據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6例,Ⅲ級41例,Ⅳ級32例;體質指數(24.57±8.11)kg/m2。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CHD穩(wěn)定型心絞痛心功能代償病人50例作為CHD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7~77(59.01±9.64)歲;體質指數(25.03±8.55)kg/m2。選取同期到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正常人群50名作為對照組,男28名,女22名;年齡46~78(59.86±9.78)歲;體質指數(24.98±8.64)kg/m2。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指標及方法
1.2.1 血清鳶尾素水平檢測 于清晨抽取所有研究對象4 mL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獲得血清。鳶尾素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試劑盒來自上海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血清miR-133水平檢測 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采用總RNA提取試劑盒(TRIzol法)提取總RNA,試劑盒來自BioTNT,樣品純度合格樣品標準:A260/A280≥1.8~2.0。逆轉錄試劑盒及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盒購自寶生物公司。本研究所需miR-133a、miR-133b、內參U6的上游、下游引物均購自上海生工公司。PCR反應條件:92 ℃ 60 s,92 ℃ 60 s,56 ℃ 60 s,74 ℃ 60 s,設置為36個循環(huán)。采用2-△△Ct法來計算miR-133a、miR-133b相對表達量。重復3次,取平均值。
1.2.3 心功能指標 采用荷蘭Philips Ie33超聲檢測儀檢查心功能指標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
2.1 3組血清鳶尾素、miR-133表達水平比較 CHD+CHF組和CHD組血清鳶尾素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miR-133a、miR-133b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HD+CHF組血清鳶尾素明顯低于CHD組(P<0.05),miR-133a、miR-133b表達量明顯高于CHD組(P<0.05)。詳見表1。
表1 3組血清鳶尾素、miR-133水平比較(±s)
2.2 CHD+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血清鳶尾素、miR-133表達水平比較 隨著心功能分級的提高,CHD+CHF組血清鳶尾素逐漸降低,miR-133a、miR-133b表達量逐漸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CHD+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血清鳶尾素、miR-133水平比較(±s)
2.3 3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CHD+CHF組和CHD組LVEF明顯低于對照組,LVEDD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D+CHF組LVEF明顯低于CHD組,LVEDD明顯高于CHD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3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2.4 CHD+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心功能指標比較 隨著心功能分級的提高,LVEF逐漸降低(P<0.05),LVEDD逐漸升高(P<0.05)。詳見表4。
表4 CHD+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心功能指標比較(±s)
P<0.05。
2.5 CHD+CHF組病人鳶尾素、miR-133與心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鳶尾素與LVEF呈正相關(r=0.601,P<0.01),與LVEDD呈負相關(r=-0.562,P<0.01);miR-133a、miR-133b與LVEF呈負相關(r=-0.481,P<0.01;r=-0.456,P<0.01),與LVEDD呈正相關(r=0.437,P<0.01;r=0.422,P<0.01)。詳見表5。
表5 CHD+CHF組鳶尾素、miR-133與心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CHD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群CHD合并CHF的發(fā)病率不斷提高,其發(fā)病機制與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炎癥反應等均有關[7]。CHF是各種心臟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終末期階段,主要表現為心臟功能與結構的改變。
作為一種肌肉因子,鳶尾素是Ⅲ型纖連蛋白結構域包含蛋白5在蛋白酶水解下分解后,進入血液循環(huán)形成的多肽[8]。有動物實驗表明,鳶尾素可誘導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轉變,提高能量代謝,減輕小鼠體重,有利于緩解糖耐量異常和胰島素抵抗[9]。莫顯剛等[10]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病人循環(huán)鳶尾素水平降低,血清鳶尾素濃度與肌酐、穩(wěn)態(tài)胰島素評估模型胰島素抵抗、LVEDD及NYHA心功能分級呈負相關,與LVEF、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正相關,可能參與心力衰竭的糖脂代謝紊亂。
miRNA是一類單鏈非編碼小分子 RNA,在人體內的表達和分布具有高度的組織或細胞特異性,其中miR-133就可特異性表達于心臟的心肌細胞,在心肌細胞凋亡、心肌發(fā)育、心肌纖維化等調控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1]。徐振宇等[12]研究表明,CHF病人血清miR-133a、miR-133b表達量隨心功能分級提高而升高,且與左房內徑(LAP)、左心室右壁厚度(LVPW)、左室質量指數(LVMI)均呈正相關。張雪蓮等[13]研究表明,miR-133a和miR-133b在CHF病人血清中表達量升高,與心肌重構和心臟功能密切相關。Carè等[14]研究發(fā)現,通過抑制體內miR-133a表達可引發(fā)心肌肥厚,而在體外過表達miR-133a則可阻止心肌肥厚的發(fā)生。因此,miR-133與心臟功能有密切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CHD+CHF組和CHD組血清鳶尾素明顯低于對照組,miR-133a、miR-133b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D+CHF組血清鳶尾素明顯低于CHD組,miR-133a、miR-133b表達量明顯高于CHD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鳶尾素、miR-133a、miR-133b與CHD病人密切相關,同時還可能參與CHF過程。隨著心功能分級的提高,CHD+CHF組血清鳶尾素逐漸降低(P<0.05),miR-133a、miR-133b表達量逐漸提高(P<0.05)。提示鳶尾素、miR-133a、miR-133b與心功能分級明顯相關。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鳶尾素與LVEF呈正相關,與LVEDD呈負相關;miR-133a、miR-133b與LVEF呈負相關,與LVEDD呈正相關。提示鳶尾素、miR-133a、miR-133b與CHD+CHF病人的心功能密切相關,分析其可能原因是胰島素抵抗參與多種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CHD、2型糖尿病等)的發(fā)病機制,當機體的血清鳶尾素水平降低時,可使胰島素抵抗加劇,從而導致糖、脂質的代謝發(fā)生紊亂,進而引發(fā)或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從而參與心臟重構。而有研究表明,miR-133能結合于RhoA基因轉錄產物,使RhoA基因表達和細胞分化周期蛋白表達降低,減少心肌纖維合成,提高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進而引起心肌細胞的增殖異常。
綜上所述,血清鳶尾素、miR-133可有效反映CHD合并CHF病人的心功能情況,有利于評估心室重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