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2013年以來4年時間的文冠果引種栽培試驗,對文冠果物候期、觀賞型品種選育、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等進行觀測、歸納、總結,為文冠果觀賞型品種的選育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研究表明:文冠果適宜在北京地區(qū)“五一”期間營造觀花喬木樹種景觀。根據(jù)文冠果花的顏色,將文冠果的觀賞型初步劃分為3個系列,即紅花系、白花系、粉花系。根據(jù)花瓣的單重性,將文冠果劃分為單瓣花和重瓣花兩大類型。根據(jù)盛花期花瓣的特點,將單瓣花進一步劃分為緊湊型、離散型、重疊型。根據(jù)花的顏色、花瓣的單重性和特點,進一步劃分為10個品系,即單瓣白花緊湊型、單瓣白花分離型、單瓣白花重疊型、單瓣紅花緊湊型、單瓣紅花分離型、單瓣紅花重疊型、單瓣粉花緊湊型、單瓣粉花分離型、單瓣粉花重疊型和重瓣白花紫芯型。
關鍵詞 文冠果;引種;物候期;觀賞型;品種
中圖分類號 Q949.75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8-0135-04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for four years since 2013, its phenology, ornamental breeding, pest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were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ornamental cultivars of X. sorbifolia.Research shows that X. sorbifolia is suitable for creating a landscape of flowering trees during the May Day in Beijing.According to the color of flowers, the ornamental types of X. sorbifolia are initially divided into three series, namely safflower, white and pink flowers.According to the single weight of the petals,X. sorbifoliapetals are divided into single and double flow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ing petals, singlepetal flower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compact, discrete and overlapping types. According to the color of flowers, the single weight of petals and characteristics, X. sorbifolia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10 strains,single petal white flower compact type, single petal white flower separation type, single petal white flower overlapping type, single petal red flower compact type, single petal red flower separation type, single petal red flower overlapping type, single petal pink flower compact type, single petal pink flower separate type, single petal pink flower overlapping type and double petal white flower purple core type.
Key words Xanthoceras sorbifolia;Introduction;Phenological phase;Ornamental type;Variety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無患子科文冠果單型屬單型種,落葉小喬木,原產(chǎn)于我國北方,北京西部山區(qū)向陽山坡有野生文冠果,屬于北京鄉(xiāng)土樹種,是重要的綠化先鋒樹種和優(yōu)美的城市綠化樹種。對文冠果物候期、移栽育苗生長情況、嫁接繁育、觀賞型品種選育、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栽培管理技術等進行引種選育試驗,可為文冠果觀賞型新品種在首都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提供基礎資料,同時為文冠果觀賞型品種的選育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1-5]。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地理坐標為40°10′N、116°13′E,平均海拔為35.8 m。氣候類型為暖溫帶半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最高氣溫可達40.5 ℃;年平均氣溫為11.6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630 mm左右。土壤類型為褐土,質(zhì)地為壤土、黏壤土。
1.2 材料
2013年春季,北京市大東流苗圃擇優(yōu)引進的5個種源地的多種規(guī)格文冠果苗木20 500株。
1.3 試驗設計
2013年春開始,連續(xù)4年在北京市大東流苗圃對文冠果物候期、觀賞型品種選育、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等進行觀測、歸納、總結。
1.3.1 物候期觀測。
對試驗地的文冠果苗木采用定株辦法進行實地觀測[6],由專人每2~3 d觀測一次,夏季每7 d觀測一次,秋季落葉后觀測完成。準備物候觀測表,在特殊天氣后要及時進行觀測。由于當年移栽需要緩苗期,影響物候期的觀測準確性,2013年度觀測以原有1 000株12 年生文冠果苗木為主,2014年后連續(xù)3年進行更加詳盡準確的全年觀測,并對關鍵物候期進行對比分析。
1.3.2 觀賞型品種選育。
對試驗地文冠果苗木進行精細管理,以文冠果開花性狀、品質(zhì)性狀、生長性狀等為目標性狀,開展以高觀賞性、干形適度、花期長、花朵繁茂為目標的優(yōu)良類型單株選擇。以植株花等變異中較穩(wěn)定的、容易識別的性狀作為分類依據(jù),以樹勢、樹型為基礎,以花朵性狀為主體,以花期物候為輔助的選優(yōu)原則。首先選擇樹形飽滿,不偏冠,樹干通直,枝條健壯,樹齡3年以上,樹體健康,沒有硬傷,沒有病蟲害的單株個體;重點根據(jù)花瓣的單、重瓣,花色,初花期、盛花期、終花期等,標記具有優(yōu)良性狀種質(zhì)樹,進行優(yōu)良單株挑選。進一步對優(yōu)良單株進行仔細觀測,選育文冠果觀賞型品種。
1.3.3 病蟲害發(fā)生情況。于苗木整個生長季節(jié)(3月上旬—11月中旬),每隔7 d調(diào)查1次,用病蟲害觀測記錄卡記載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1.3.4 栽培管理技術。
對試驗地文冠果苗木進行精細管理,及時解決栽培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詳盡記錄文冠果的栽培管理措施,總結文冠果的栽培管理技術和日常管理方法[7]。
2 結果與分析
2.1 文冠果物候期觀測
2.1.1 文冠果物候期。通過觀測記錄,文冠果在北京地區(qū)能夠完成萌芽、開花、結實、展葉、生長、落葉的生長發(fā)育過程(表1)。
由表1可知,文冠果在北京地區(qū)3月下旬—4月上旬開始萌芽,4月中、下旬展葉、始花,4月下旬—5月上旬末花,7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進入休眠,能夠安全越冬。適宜在 “五一”期間營造觀花喬木樹種景觀。
2.1.2 觀測花期對比。2014—2016年對文冠果關鍵物候期進行對比分析(表2)。
通過連續(xù)3年的物候期觀測表明,文冠果物候期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萌芽期、開花期和果實發(fā)育期;3年期間,萌芽期、開花期均不同程度提早,2016年花期為4月13—28日,共16 d;2015年花期為4月20日—5月 4日,共15 d;2014年花期為4月 28日—5月13日,共18 d。說明同一地域不同年份氣候變暖會導致文冠果在開花時間出現(xiàn)提前的趨勢,這主要是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待于進一步對文冠果開花所需有效積溫進行研究。文冠果花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此時,多數(shù)春花喬木樹種花期已過,而文冠果正是最佳觀花時期。
2.2 文冠果觀賞型品種選育情況
2.2.1 觀賞型選育分類和特點。
2.2.1.1 觀賞型花色分類。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以及內(nèi)部基因突變的影響,文冠果產(chǎn)生了大量變異,表現(xiàn)為形態(tài)特征差異明顯的各類型,這些變異是進行遺傳改良的主要資源[8]。這些變異性狀需要通過觀察,人為對其進行劃分。以優(yōu)良的觀賞性狀為目的,選育高觀賞價值的文冠果新品種。根據(jù)花的顏色對文冠果花系類型劃分進行探討,把具有相似特征的個體歸為一類,確定類型。根據(jù)文冠果花的顏色,將觀賞型初步劃分成3個系列,即紅花系、白花系、粉花系。紅花系花蕾與花瓣初花期為金色,中花期淺紅,終花期為深紅,漸變多彩單花集一序,花色鮮艷[9];白花系花蕾淡綠白色,花瓣初花期為淡白色,中花期靚白色,終花期為暗白色,金色花蕊含于白色花瓣中間,遙望似雪、近觀如絹;粉花系花蕾白色,花瓣初花期為淡粉色,中花期淺粉紅,終花期為深粉色,金色花蕊綴于粉色花瓣中心,多彩單花集一束,靚麗粉色聚一樹[10]。
2.2.1.2 觀賞型花型分類。根據(jù)花瓣的單重性,將文冠果劃分為單瓣花和重瓣花兩大類型。根據(jù)盛花期花瓣的特點,將單瓣花進一步劃分為緊湊型、離散型、重疊型。
2.2.1.3 根據(jù)花色與花型進一步分類。根據(jù)花的顏色、花瓣的單重性和特點,進一步劃分為10個品系,即單瓣白花緊湊型、單瓣白花分離型、單瓣白花重疊型、單瓣紅花緊湊型、單瓣紅花分離型、單瓣紅花重疊型、單瓣粉花緊湊型、單瓣粉花分離型、單瓣粉花重疊型和重瓣白花紫芯型。單瓣白花型花瓣上部白色,花瓣基部紫紅色,單瓣紅花型初開時花瓣為檸檬黃色,開放1 d后漸變?yōu)闂椉t色,花瓣上布滿縱向深紫色細條紋[11]。單瓣粉花型初開時花瓣為黃色,漸變?yōu)榉奂t色。單瓣花型花瓣或緊湊、或離散、或重疊,又各自形成不同品系。重瓣白花紫芯型,花內(nèi)部雌雄蕊和角狀凸起特化為白色花瓣,花芯紫紅色,花器退化,不結實。
2.2.1.4 其他特性分類。文冠果按照開花時間可分為早花型和晚花型,按照花型和嗅覺還可分為多花型和香花型。
2.2.2 觀賞型優(yōu)良單株篩選情況。2013—2016年文冠果花期,以苗圃文冠果為材料,以開花性狀、品質(zhì)性狀、生長性狀等變異中較穩(wěn)定的、容易識別的性狀作為分類依據(jù),開展以高觀賞性、干形適度、花期長、花朵繁茂為目標的優(yōu)良單株選擇。通過記錄花期時間、花色變化、花序長度數(shù)量等特點,進行良種篩選,并進行拍照、標記。通過觀測選優(yōu),共選出優(yōu)良單株92株。
2.2.3 文冠果觀賞型新品種初步選育情況。通過對篩選出的92株文冠果優(yōu)良單株的物候期調(diào)查、生長情況調(diào)查,初步從中確定出具有高觀賞價值的文冠果新品種“獨秀1號”(重瓣白花紫芯型)、“金紅1號”(單瓣紅花分離型)、“香花1號”(單瓣白花緊湊型)、“香花2號”(單瓣白花重疊型)、“東紅1號”(單瓣紅花分離型)、“京白1號”(單瓣白花重疊型)和“東粉1號” (單瓣粉花緊湊型)(表3)。
2.3 文冠果適應性良好 通過對病蟲害的觀測記錄表分析,6—8月,文冠果在試驗地區(qū)偶見刺蛾危害現(xiàn)象,每100株有2~3株受害,經(jīng)過噴施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50%滅幼脲Ⅲ號膠懸劑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1~2次后可消滅病蟲害,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病害方面,只發(fā)現(xiàn)由木虱吸吮幼嫩組織的汁液而為害苗木引起的煤污病,木虱危害后,分泌物和糞便銀灰色,富含糖分,滴落在枝干上誘發(fā)煤污病,癥狀為初期樹葉打卷,嚴重時使全樹樹葉枯萎,影響苗木生長。經(jīng)過施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殺滅菊酯乳油1 500倍液1~2次后可控制木虱為害,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2.4 文冠果栽培管理技術
2.4.1 栽植環(huán)境。由于文冠果抗旱、耐寒、喜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因此移栽在砂壤土和砂土上,排水良好的地塊苗木成活率最高,生長量和出圃率也較高。
2.4.2 栽植時期。春季或秋季栽植,一般于早春樹液萌動前或晚秋落葉停止生長后,避開大風天氣進行栽植,以春季4月中旬栽植最佳,栽植前適當修剪。
2.4.3 栽植特點。要選擇生長狀況優(yōu)良,沒有病蟲害,充分木質(zhì)化的苗木移栽,起苗時盡量保持根系完整,主根斷口平整不劈裂[12]。
2.4.4 田間管理。在移栽育苗時,為了培育喬木型觀賞樹,幼苗期應適當加大栽植密度,促進苗木為爭取更多光照而向上生長,使幼苗養(yǎng)分集中供應地上部分頂端生長,這樣栽植的苗木生長較快,同時樹冠下部遮陰阻礙了側枝,有利于培育喬木型苗木。移栽后及時灌水可促進移栽苗早萌動,生長健壯,保持土壤適宜濕度。為了保障苗木生長要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做好預防,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病蟲害及時除治。
2.4.5 整形修剪。文冠果整形方式有喬狀修剪法和灌狀修剪法[13]。觀賞型文冠果以中心領導枝的喬狀樹形整形修剪為主。文冠果修剪主要有截、疏、縮、放4個方法。
2.4.5.1 短截。短截是指對一年生枝條剪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枝條進行生長。主要作用是促使其抽生新梢,增加分枝數(shù)目,以保證樹勢健壯和正常結果。文冠果一般不短截[14],短截主要應用于定干、主枝、側枝和枝組等樹體結構的培養(yǎng)。一是對中心領導干延長枝、主枝延長枝和側枝延長枝進行短截,集中養(yǎng)分,促進新梢生長勢,以利于苗木高生長、樹冠擴張和樹體結構的培養(yǎng)。二是對有空間的地方進行短截,促進分枝,培養(yǎng)枝組,促進樹冠迅速擴張,占領空間。
2.4.5.2 疏枝。疏枝又稱疏剪,即將枝條從基部剪去。主要作用是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養(yǎng)分積累。根據(jù)疏枝時間可分為抹芽、除萌、疏除。
首先是抹芽。春季,對于新植苗木發(fā)芽后,每個主干或枝條按方向、方位構成豐產(chǎn)樹型的原則選留4~6個飽滿芽,其余芽抹去;對于嫁接的砧木,在嫁接后,將砧木的萌芽及時抹去,注意避免損傷接芽[15]。抹芽是一項成本低廉、最易于操作的關鍵技術,同時可減少夏季除萌、冬季疏枝的工作量。
其次是除萌。如果春季抹芽不及時,就要在夏季進行除萌。除萌是對苗木根莖處萌發(fā)的新枝、樹干部位由不定芽萌發(fā)的無價值新枝,嫁接的砧木萌發(fā)的新枝,在新梢木質(zhì)化之前,人工掰除的措施,屬于夏季修剪的主要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新梢木質(zhì)化后,除萌容易損傷主干,就要用剪刀剪除。
最后是疏除。在秋季、冬季,對衰老枝、下垂枝、平行枝、交錯枝、內(nèi)膛枝、超長枝、病蟲枝等不良枝進行疏枝修剪,改善樹體光照,培養(yǎng)圓滿樹冠。
2.4.5.3 回縮?;乜s指減去多年生枝條一部分,可以促進剪口下部枝條上的芽萌發(fā)和生長,主要應用于以下四方面。
一是,“落頭”。當花枝老去,營養(yǎng)運輸?shù)饶芰λネ藭r,應該把主枝的頭短截,以促進重新發(fā)枝和培養(yǎng)新枝組,俗稱“落頭”。
二是,截冠。將多年生的主枝或側枝由外向內(nèi)壓縮,剪留長度為25~30 cm;將樹冠外圍主、側枝在4年生部位回縮,促進萌發(fā)強壯新梢,復壯樹勢,達到上下、內(nèi)外結果的目的[16]。
三是,截干。對于樹勢衰弱的結果少老齡樹、樹干樹型發(fā)育不好的樹,留下粗壯、直立主干,重新塑造樹型而采取的措施,用垂直平截刀法,最好選在芽痕上方1.5~2.0 cm的部位,截干后要跟進除萌。能截干的絕不平茬,截干的效果好于平茬。
四是,平茬。對于一年生苗干不直的、栽植1~2年沒有明顯主干的幼樹,或樹勢很衰弱的“小老樹”、病殘樹,從地面1~2 cm,在冬季或早春平行地面剪去或鋸去地上部分,促其重新萌生新枝的措施。
2.4.5.4 緩放。緩放是相對于短截而言的,不短截即稱為緩放。緩放保留的側芽多,將來發(fā)枝也多;但多為中短枝,抽生強旺枝比較少。緩放主要應用于生長勢平緩的中短枝處理。
3 結論
3.1 觀賞性
文冠果在北方用于菩提樹,梵語名旃(zhan)丹,文化與美學價值較高,樹姿秀麗、花朵稠密,花形奇特、五彩繽紛,花序密集、觀花期長,春花秋實、碩果累累,是近年來新興的珍稀園林觀賞綠化鄉(xiāng)土喬木樹種,適宜在“五一”期間營造觀花喬木樹種景觀。
3.2 物候期
文冠果在北京地區(qū)能夠完成萌芽、開花、展葉、生長、落葉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在昌平地區(qū)3月下旬開始萌芽,4月中旬開始展葉,4月中、下旬始花,4月下旬—5月上旬末花,單株花期可持續(xù)16 d左右,11月上旬落葉,進入休眠,能夠安全越冬。
3.3 適應性 文冠果適應性良好,在圃期間偶見刺蛾和木虱等病蟲害發(fā)生,通過及時防治可避免。
3.4 觀賞型品種選育情況
3.4.1 類型分類。根據(jù)文冠果花的顏色,將其觀賞型初步劃分成3個系列,即紅花系、白花系、粉花系。根據(jù)花瓣的單重性,將文冠果劃分為單瓣花和重瓣花兩大類型。根據(jù)盛花期花瓣的特點,將單瓣花進一步劃分為緊湊型、離散型、重疊型。根據(jù)花的顏色、花瓣的單重性和特點,進一步劃分為10個品系,即單瓣白花緊湊型、單瓣白花分離型、單瓣白花重疊型、單瓣紅花緊湊型、單瓣紅花分離型、單瓣紅花重疊型、單瓣粉花緊湊型、單瓣粉花分離型、單瓣粉花重疊型和重瓣白花紫芯型。單瓣白花型花瓣上部白色,花瓣基部紫紅色,單瓣紅花型初開時花瓣為檸檬黃色,開放1 d后漸變?yōu)闂椉t色,花瓣上布滿縱向深紫色細條紋。單瓣粉花型初開時花瓣為黃色,漸變?yōu)榉奂t色。單瓣花型花瓣或緊湊、或離散、或重疊,又各自形成不同品系。重瓣白花紫芯型,花內(nèi)部雌雄蕊和角狀凸起特化為白色花瓣,花芯紫紅色,花器退化,不結實。
3.4.2 優(yōu)良單株。通過對篩選出的92株文冠果優(yōu)良單株的物候期調(diào)查、生長情況調(diào)查,初步從中確定出具有高觀賞價值的文冠果新品種“獨秀1號”(重瓣白花紫芯型)、“金紅1號”(單瓣紅花分離型)、“香花1號”(單瓣白花緊湊型)、“香花2號”(單瓣白花重疊型)、“東紅1號”(單瓣紅花分離型)、“京白1號”(單瓣白花重疊型)和“東粉1號” (單瓣粉花緊湊型)。
參考文獻
[1] 徐東翔,于華忠,烏志顏,等.文冠果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3.
[2]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2版.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1:680-681.
[3] 王小平,張志翔,甘敬,等.北京森林植物圖譜[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53.
[4] 張謙,劉延剛,楊自強,等. 文冠果的生物學特性和經(jīng)濟價值及其開發(fā)利用前景[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2(10):202-203.
[5] 張萍,王連軍,彭華.文冠果優(yōu)良類型選擇[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2(2):10-12.
[6] 宛敏渭,劉秀珍.中國物候觀測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47-56.
[7] 徐紅江.胡楊幼苗引種栽培試驗[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7(3):91-96.
[8] 敖妍.文冠果類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6,37(4):46-50.
[9] 湯鑫.文冠果的觀花特性及其在園林綠化上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7(23):58-59.
[10] 駱會欣.文冠果 “沉默”多年再揚帆[N].中國花卉報,2014-11-15(008).
[11] 敖妍.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類型劃分、單株選擇及相關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
[12] 張現(xiàn)慧.胡楊幼苗生長特性及影響因子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
[13] 王寶俠,尚德庫.文冠果整形修剪[J].中國林業(yè),2010(13):50.
[14] 蔡龍,范宗驥,劉璇,等.文冠果栽培及修剪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2(1):77-78.
[15] 劉春和,方志軍,徐紅江,等.觀賞型文冠果良種繁育圃建設技術[J].綠化與生活,2015(1):17-18.
[16] 黨栓印.文冠果的修剪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1979(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