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婷婷 雷 凡 王琴琴 孫 紅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作(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有效減少傳統(tǒng)修復方法的復雜繁瑣過程及避免人工誤差,有效為患者牙體缺損進行修復[2]。本研究探討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病例來源: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經(jīng)我院收治的前牙缺損患者61例(共患牙81顆),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n=31,共41顆患牙),對照組(n=30,共40顆患牙)。研究組患者男13例,女18例;年齡23~50歲,平均年齡(40.65±9.25)歲;1顆牙缺損23例,2顆牙缺損9例;對照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9.68±10.56)歲;1顆牙缺損 20例,2顆牙缺損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牙缺損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簽署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者牙齦、牙周組織正常,牙齦未出現(xiàn)出血、紅腫、萎縮,口腔衛(wèi)生良好;②齦溝深度不超過2mm,牙列完整,咬合正常;③采用探針檢查牙本質無敏感者;④采用牙X線檢查顯示口腔內無其他修復體,且牙根完整、牙槽骨無吸收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全身系統(tǒng)性疾??;②溝通障礙或精神異常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納入研究前30天內服用抗生素者;⑤對本研究材料過敏者。
2.治療過程: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避免配色醫(yī)師因眼部疲勞所造成的色差,故配色應首先完成。在自然光線下完成配色,并仔細與VITA3D比色板對照,記錄初配色,俯視角度:10°,并傳予義齒加工廠進行制作。用#00和#000型號排齦線(美國皓齒Ultrapak)進行排齦,避免造成牙齦組織、鄰牙損傷,牙體預備:1.5~2.0mm切端,全肩臺,寬度0.8~1.5mm,凹形肩臺的形態(tài),0.5~1.0mm的齦下深度,0.5~1.5mm的齦溝底上,預備體點、線角圓鈍。采用硅橡膠取模,灌入硬石膏至模型中,由義齒加工廠利用CAD/CAM技術制作氧化鋯全瓷冠。試戴基底冠,采用高速渦輪機對基底冠噴水調磨,完成后由技工廠技師拋光,上釉。隔濕,樹脂粘結劑粘接。銀鈀合金烤瓷全冠修復:用排齦線排開牙齦乳頭、齦緣,達到保護牙周組織及鄰牙作用,全肩臺,0.5~1.0mm的齦下深度,0.5~1.5mm的齦溝底上,無倒凹,聚合角2~6°,均勻磨除牙面1.5~2.0mm。根據(jù)患者情況,用硅橡膠取模,石膏灌制牙模型。用傳統(tǒng)熔模、包埋、鑄造的基底冠制作方法,堆瓷燒結后完成銀鈀合金烤瓷全冠。全瓷冠制作完成后檢查形態(tài)、顏色、邊緣密合度、接觸點位置、鄰接松緊度,調整咬合間隙。調牙合至滿意后進行粘結。所有操作均由同2名醫(yī)生、技師完成。隨訪12個月,隨訪率100%。
3.療效評價:對修復前牙12個月后效果進行評定,包括:顏色匹配度、邊緣密合度。顏色匹配度分三級:前牙修復體顏色明暗度、透光度與周圍牙齒保持一致為Ⅰ級;前牙修復體顏色明暗度、透光度與周圍牙齒不完全一致,但屬于正常范圍為Ⅱ級;前牙修復體顏色明暗度、透光度與周圍牙齒不一致,且已超出正常范圍為Ⅲ級。邊緣密合度,采用探針檢查全冠邊緣密合度,并將邊緣密合度分為三等級:優(yōu):60~120μm,良:120μm~180μm,差:≥180μm。
全冠修復前、修復后12個月對所有患者影響牙周組織指標進行評價,將3mm析濾紙裁剪成2mm×10mm后,采用MOST蒸汽高壓滅菌器(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對處理后濾紙條消毒、滅菌,干燥備用。取4條無菌濾紙,放入編號后的EP管內稱重。用隔濕取樣法,患者漱口后,取4條濾紙條,放入受試牙的近中頰(唇)、遠中頰(唇)、近中舌(腭)、遠中舌(腭)的齦溝中,放置60s取出。若濾紙上有血跡或沾染唾液,則24h后重新取樣。取樣后,將同受試牙位點濾紙放入EP管,再次稱重,保存于-80℃冰箱中備用。測定齦溝液含量(gingivalcrevicular fluid,GCF)含量即為取樣前、后EP管重量差。齦溝液腫瘤壞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齦溝液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lL-6)濃度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且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試劑盒購于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配對樣本t檢驗比較組內計量資料,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間計量資料;用卡方(χ2)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研究組患者顏色匹配度Ⅰ級率、邊緣密合度優(yōu)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修復前,兩組患者GCF、TNF-α、IL-6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修復后,兩組患者 TNF-α、
表1 兩組患者修復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影響牙周組織指標比較
IL-6水平均高于修復前(P<0.05),研究組患者修復前、后GCF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修復后GCF水平高于修復前(P<0.05);修復后,研究組患者GCF、TNF-α、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本研究探討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在前牙修復的應用,進一步對影響患者牙周組織的指標進行評價。有研究顯示,牙周炎與牙齦炎患者GCF含量明顯高于牙齦正常者,且其含量與牙炎癥和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3,4]。故,GCF含量是牙周組織的主要指標。有學者對牙周炎患者進行研究表明,TNF-a、IL-6水平的升高,可誘導成骨細胞凋亡,激活破骨細胞,破壞牙周骨結締組織與抑制牙周膜細胞生長,最終使牙周膜修復能力下降[5,6]。有學者指出,在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牙12個月后,患者GCF中的TNF-a和1L-6無顯著差異[7]。本研究結果中,雖采用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修復牙12個月后的患者TNF-a和1L-6水平均高于修復前,但與銀鈀合金烤瓷全冠修復比較,兩者水平影響較小,證實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復對患者牙周組織損傷較小或無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