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友
(四川會理鉛鋅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會理 615105)
云南某銅礦現(xiàn)場生產(chǎn)采用高堿工藝,浮選加入大量石灰,整個浮選過程在高堿度環(huán)境中進行,一方面高堿尾礦水對環(huán)境有污染,另一方面現(xiàn)場添加石灰漿,容易堵塞管路。為了降低浮選過程中的石灰用量,針對該銅礦進行了低堿工藝條件下的選礦試驗研究。
對礦石進行礦物組成分析和多元素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礦石中各礦物的相對含量如表2,銅元素的化學物相分析見表3。
分析表明:礦石中銅含量為0.44%,主要以硫化銅形式存在,分布率約為70.91%,氧化銅的分布率約為18.87%,孔雀石、藍銅礦等自由氧化銅的分布率為10.22%。硫化銅礦物主要為黃銅礦,其次為藍輝銅礦、輝銅礦等次生礦物;結合氧化銅在化學物相分析中主要是指與氧化鐵礦物(褐鐵礦、赤鐵礦、磁鐵礦、鋅鐵尖晶石等)及石英等脈石礦物緊密結合的銅,結合氧化銅一般被認為是常規(guī)選礦方法難以回收的含銅物質(zhì)[1-3]。
表1 礦石的主要化學成分/%
表2 礦石主要礦物組成及其相對含量 /%
表3 礦石中銅的化學物相分析結果 /%
通過顯微鏡下鑒定,礦石中可見金屬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褐鐵礦等,少量或微量的銅藍、藍輝銅礦、輝銅礦、藍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絹云母、綠泥石等。其中絹云母、綠泥石硬度較低,呈細小鱗片狀,磨礦過程中可能過粉碎,造成泥化現(xiàn)象嚴重。
黃鐵礦與銅礦物交代包裹現(xiàn)象較為普遍,部分黃銅礦呈微細粒分布于黃鐵礦粒間,這些被包裹的銅礦物粒徑多在0.02mm以下,將隨黃鐵礦一起損失于尾礦中。
針對原礦的礦石性質(zhì),確定相應藥劑制度:(1)在磨機內(nèi)加入少量硫化鈉[3-5],用于活化氧化銅礦物,同時可以降低磨礦過程中產(chǎn)生的次生銅離子對黃鐵礦的活化作用;(2)使用組合抑制劑替代單一的石灰,加強對黃鐵礦的抑制作用,降低石灰用量。
首先采用一段粗選流程進行了磨礦細度試驗研究,試驗條件為:石灰加入磨機中,用量為1500g/t,Z-200+MIBC用量為60+20g/t,結果如圖1所示。
結果表明,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銅粗精礦的回收率有所提高,故在后續(xù)的實驗中選擇磨礦細度為-200目65%。
參照現(xiàn)場生產(chǎn)時的藥劑制度及浮選條件,進行高堿工藝與低堿工藝對比試驗。高堿工藝試驗條件為:石灰加入磨機中,用量為1500g/t,Z-200+MIBC用量為60+20g/t;低堿工藝試驗條件為:石灰加入磨機中,用量為500g/t,同時添加硫化鈉,用量為150g/t,Z-200+MIBC用量為60+20g/t,試驗結果見圖2。
如圖2所示,在低堿工藝條件下,通過添加硫化鈉活化部分半氧化的銅礦物,銅回收率提高4.5%,使用硫化鈉可以達到提高銅回收率的目的,同時硫化鈉對黃鐵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銅精礦中銅品位。與高堿工藝相比,低堿工藝在選礦指標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
礦石中含有少量的孔雀石、藍銅礦等氧化銅礦物,需要回收部分氧化銅才能提高銅的選礦回收率。因而確定磨礦過程中添加硫化鈉,一方面,硫化鈉具有活化氧化銅礦物的作用,在添加了硫化鈉以后,銅礦物上浮速度增加,回收率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在磨機內(nèi)添加硫化鈉,可以減少磨礦中產(chǎn)生的次生銅離子對黃鐵礦的活化作用[5],從而起到抑制黃鐵礦的效果,同時也能降低石灰用量。進行了硫化鈉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實驗結果分析可得:隨著硫化鈉的用量增加,銅回收率與主品位都有提高,當硫化鈉用量在150g/t時,實驗指標取得了最好效果,所以選擇硫化鈉用量為150g/t。
石灰用量試驗結果見圖4。觀察試驗現(xiàn)象,從泡沫現(xiàn)象上判斷,在pH≤7時,泡沫狀況差,泡沫層不穩(wěn)定。添加一定量的石灰會使浮選泡沫層更穩(wěn)定,石灰用量為500g/t以上,pH值大于7.5時,浮選泡沫層穩(wěn)定。圖4試驗結果表明,選擇石灰用量確定為500g/t較為合適。
在確定低堿工藝與硫化鈉添加方式后,開展銅的捕收劑種類試驗,試驗結果見圖5。由圖5可以看出,在選用乙黃藥、丁黃藥、乙硫氮、Z-200作為捕收劑進行實驗中,Z-200的效果明顯好于其他藥劑,銅回收率最高,因此確定Z-200作為銅的捕收劑。
進行Z-200捕收劑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6。
從實驗指標可以得出,在Z-200的用量選用50g/t時,實驗效果最佳,故確定Z-200的用量選用為50g/t。
在進行了藥劑種類和藥劑用量實驗之后,采用一粗兩掃三精的閉路流程進行試驗,試驗流程如圖7所示,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全流程閉路試驗結果 /%
從閉路實驗結果可以獲得銅精礦含銅17.24%,銅回收率83.16%的選礦實驗指標。
(1)礦石中銅品位為0.44%,主要以硫化銅的形式存在,分布率約為70.91%,結合氧化銅分布率約為18.87%,孔雀石、藍銅礦等氧化銅在氧化礦石中分布率為10.22%。
(2)采用石灰+硫化鈉組合抑制劑替代單一的石灰,降低磨礦過程中產(chǎn)生的次生銅離子對黃鐵礦的活化作用,加強對黃鐵礦的抑制作用,降低石灰用量,硫化鈉也起到活化氧化銅礦物的作用,提高銅回收率。
(3)低堿工藝相對高堿工藝使銅回收率提高4.5%,低堿工藝的石灰總用量為1000g/t,相對于現(xiàn)場3kg/t的石灰用量,降低三分之二。
(4)低堿工藝條件下,閉路試驗可得到銅精礦含銅17.24%,銅回收率83.16%的選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