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老舍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天

        2020-09-30 14:47:00
        中外文摘 2020年18期
        關鍵詞:太平湖城墻老舍

        □ 李 輝

        1966 年8 月24 日,一定是老舍一生中最漫長的一天。在這天,老舍選擇投湖自盡。

        太平湖,老北京,何處尋

        又一次來到老舍殉難的太平湖。

        我佇立在北京新街口外大街西側的護城河旁,凝望對岸的“太平湖”。許多次路過這里,但從來沒有像這樣靜靜地佇立凝視過。

        我凝望著對岸,品味著喧鬧中的清靜。當然,我更會遙想起當年發(fā)生在對岸的那個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

        說是太平湖,其實作為“湖”它早已不存在,甚至這個地名在這里也已消失。大概在20 世紀70年代修建地鐵時,這個不大的湖被填平,上面修建了大片的廠房,成了地鐵車輛的停車場。

        “文革”后,老舍的親人們曾再次走進“太平湖”,緩步于縱橫交錯的鐵軌之間,追想著當年悲劇發(fā)生時的情景。他們根據當年的記憶,找尋老舍殉難的地點。然而,一切都已改變,只能找到大概的方位,而具體地點則是無法確定了。

        哪怕出現(xiàn)在面前的太平湖早已面目全非,哪怕歲月的流逝早已改變一切,我也相信,那個老舍鐘愛的太平湖,那個成為老舍生命終點的太平湖,還是會以當年的模樣深深地留在他們的心中。

        我們這代人只能從老北京的回憶中感受太平湖。

        在老北京的記憶里,和京城別的著名的湖水景觀相比,太平湖自有它的迷人之處。它頗有野趣,荷花在水面迎風搖曳,水邊長滿蘆葦,時而有野鴨或者叫不上名字的水鳥從葦叢中飛起,把靜坐在柳樹下的垂釣者嚇一大跳。

        湖東岸與新街口外大街馬路之間,有一片空地,湖邊種了許多花草樹木。矮矮的松墻成為一條界線,界線以西便成為太平湖公園。臨街的松墻有一個缺口,或者稱為公園的入口,但不收門票,人們可以隨時進去散步、閑坐、垂釣。

        因為它在大馬路邊上,南來北往的行人走累了,也愛到里邊去歇歇腳、聊聊天,坐在沿湖的木條椅子上望望西山。所以專程到這里來逛公園的不多,順便歇歇腳的不少。湖的南岸是護城河,河水一年四季都是那樣慢悠悠地從西往東流淌,靜靜的,沒有一點聲響。湖西岸交通不便,沒有多少住家,滿目荒蕪,但更顯其幽靜。

        這便是老舍當年鐘愛的太平湖。當他最后一次來到這里后就再也沒有離開它。他永遠與這個湖相隨,不管它存在著還是已然消失。

        老舍在太平湖結束自己的生命,太平湖因老舍而久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我不知道,假如沒有老舍的悲劇發(fā)生,人們是否還會想到這個業(yè)已消失的太平湖。

        消失的不僅僅是太平湖,還有曾經巍峨壯觀的城墻。

        對于老舍,北京城墻可能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北京城西北角德勝門一帶的城墻,維系著他的一生。這一塊小小的天地,是他人生的起點,也是他人生的終點。他對北京的全部情感,他的藝術想象力,因這一小塊天地而得以形成。不難想象,沒有城墻襯托的太平湖,會帶給老舍多少失望與惆悵。

        在老舍最后一次默默地坐在太平湖邊的時候,德勝門一帶的城墻還沒有拆除。從湖邊朝南看去,可以看見城墻高高地聳立著,護城河依偎著它,更顯其平靜與溫順。老舍熟悉城墻內外的一切。城墻那邊是他筆下一個個人物活動的天地:祥子拉車穿行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四合院,還有那大大小小的茶館……

        不管旅居到世界的什么地方,真正在老舍心中占據首要位置的從來都是北京,他的所有創(chuàng)作中,最為成功的自然也是以老北京為背景的作品。

        早在20 世紀40 年代他便這樣描述過他與北京難舍難分的依戀:“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

        可是,沒有了城墻,沒有了原有的人情世故,老舍還會一如既往地留戀北京嗎?

        這一帶的城墻先后被拆除是在20 世紀70 年代修建地鐵和二環(huán)路的時候。老舍沒有親眼看到城墻的拆除,這樣,他的最后一次凝望,便具備特殊的歷史告別意味。也許可以這么說,當他頭一天遭到眾多紅衛(wèi)兵的毒打之后,當他把最后一瞥目光落在城墻上之后,他所熟悉的、所眷念的那個可愛的北京就不復存在了。

        太平湖、城墻,其實都不妨看作一種象征,它們的消失,意味著老舍所熟悉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北京完全成為過去。

        老舍怎么成了沖擊對象

        老舍絕對不可能預料到自己居然會成為一場革命的沖擊對象,并承受從未經歷過的屈辱與痛苦。

        他被公認為新時代的“創(chuàng)作標兵”,他的筆為一個嶄新的時代而揮舞。一個如此出色地活躍在文壇的作家,應該說最有可能避免悲劇的降臨。

        老舍從美國歸來不久,就率先成功創(chuàng)作出反映北京新變化、歌頌新時代的話劇《龍須溝》,因而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響應羅瑞卿的號召,配合肅反根據真人真事創(chuàng)作了諷刺喜劇《西望長安》;他在“大躍進”的鼓舞下,創(chuàng)作出《全家?!泛汀杜陠T》……還有諸多的急就章。短文也好,快板也好,詩歌也好,都是他手中隨時可以派上用場的工具。

        他積極地配合著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或者會議、活動。在不少報刊編輯看來,他是有求必應的好作者。還沒有別的作家能夠像他那樣活躍,像他那樣熱情持久。

        有的作家還記得,好多年里,每當五一、十一在天安門前舉行慶祝游行時,總有兩三個人作為領隊,興奮地走在文藝界的萬人方陣前列。他們中間一直有老舍。在那些日子里,他無疑是一個典范、一面旗幟,他標志著一個舊時代的文人,能夠成功地行進在新時代的大軍之中。

        從不愿意修改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的老舍,后來親自動手修改起了《駱駝祥子》。

        1955 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駱駝祥子》,將舊版中的第二十三章后半部分與第二十四章刪去了。在這一章半里,老舍集中寫了祥子的墮落,刪去了這一章半,實際上改變了祥子的結局。

        而且,他當年說結尾過于匆忙,本應再多寫幾段。但這次修改,不僅改變了自己所說的從不愿意修改作品的習慣,而且不是增加篇幅使其更加完整,反而是將最后一章半刪除。

        純粹文學創(chuàng)作意義上的那個自由自在的老舍改變了,總是將生活中的人與事放在首位的老舍也改變了。

        老舍真誠地愿意走在時代的前列。

        不過,老北京才是老舍真正的文學之根,創(chuàng)作之魂。

        是根,是魂,它才可以像一條從沒有枯竭的泉水,默默地在老舍的心底流動著,為他激發(fā)靈感,為他輸送著語言的鮮活和形象的生動,使他在一日日的急就和應酬的情形下,仍然沒有失去文學的活力。這便是老舍的可愛和可貴之處。

        或者說,是他生存狀態(tài)的另一面,最終決定了他在逐漸改變自己的時候,仍然能夠寫出《茶館》和《正紅旗下》這樣一些堪稱《駱駝祥子》后又一個藝術高峰的作品。

        可以想見,當老舍腦子里活躍著自童年起就熟悉的老北京的形形色色人物時,他便真正進入了自由自在得心應手的藝術境界。仿佛一切都早已活在他的心中,聲音、味道、畫面,都無須苦苦搜尋,便涌到了筆端。

        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的《茶館》才能成為世紀的風俗畫與藝術瑰寶。其實,即便在創(chuàng)作《龍須溝》這樣一些劇作時,對老北京人與事的描寫,依然是作品中最為閃光的地方。

        20 世紀50 年代的老舍(右)與胡風

        訪問日本期間的老舍,此次他與水上勉見面

        老舍(左三)與家人在一起

        文學從來就是這樣,只有自己真正熟悉的東西,只有自己放進了全部情感的東西,你才能出色地描繪出來。外在的東西也許一時熱鬧非凡,甚至能夠贏得遠比應該得到的多得多的喝彩和榮耀,但如果沒有深深的根,沒有魂,它最終只能是過眼煙云,甚至僅僅因為曾經曇花一現(xiàn)才引起人們的注意,才不時被人提及。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似乎矛盾的兩面,居然能夠并存于老舍一個人身上。許多他的同時代作家,譬如茅盾、巴金、曹禺、沈從文等人,如果表示出與舊我告別,就盡可能地將以往的影子全然抹去,然后,以嶄新的姿態(tài)開始走進新的陌生的生活,并盡量去適應它、反映它。老舍有些出人意料,他既能毫不遜色地配合政策,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做一名創(chuàng)作標兵,又能不時沉浸在過去生活的影子中,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從中挖掘出藝術瑰寶。

        善良,正直,常在心中

        幾年前,在寫一本關于沈從文和丁玲的書時,我讀到丁玲對老舍的一段回憶。一個文人的正直和善良,從此開始令我景仰,令我難以忘懷。

        1960 年第三次作家代表大會召開時,丁玲已經身處逆境,在北大荒接受勞動改造。不過,仍是中國作協(xié)理事的她,還是榮幸地被邀請到京與會。雖然離開文壇僅僅幾年,可對丁玲來說,卻仿佛有隔世之感。昔日的榮耀已經不在。

        她出現(xiàn)在會場上,多么希望和久別的同行們握手、擁抱。然而,她被冷落在一旁,人們似乎并沒有注意到她的出現(xiàn)。她有些失望和沮喪。正在這時,老舍走到她的面前,與她握手,問上一句:“怎么樣?還好吧?”

        只是簡單一句寒暄,卻令丁玲終生難忘。她得到一種被理解、被關心的滿足。因為她深知,這在當時稱得上一個難能可貴的舉動。這需要正直、善良和寬厚,也需要一種勇氣。

        人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表白,在世態(tài)炎涼的時候,一個類似于老舍這種與眾不同的舉動,便能將人的善良凸現(xiàn)出來。正因為如此,對他我總是懷著欽佩和敬意。

        一次我到廣州看望作家黃秋耘先生,主要是和他談周揚。談話中,他也以充滿敬意的口吻談到了老舍。就在1960 年召開第三次作家代表大會之前,黃秋耘幫老舍起草一份報告。一天,老舍去逛隆福寺的舊書攤,很高興地拿著一幅畫回來。

        黃秋耘記得這是一個老畫家送給吳祖光的一幅潑墨山水畫。當時吳祖光已經到北大荒勞動改造。老舍說:“這可是祖光心愛之物啊!他下去以后,家里恐怕有點繩床瓦灶的景況了。不然,不會把人家送的畫拿出來變賣。將來要是祖光能活著回來,我把這畫還他,該多好!”

        黃秋耘的印象中,當時老舍的眼眶微微發(fā)紅,但他又突然止住話頭,沉默了。黃秋耘看出了他的顧慮,就說:“請您放心,在您家里看到的、聽到的,我都不會對人透一星半點兒?!庇谑?,老舍才恢復了平日的幽默:“對,對!這不足為外人道也!”時間久遠,許多事情黃秋耘已經不再想起,但老舍的這一俠義之舉牢牢地印在他的記憶中。

        黃秋耘回憶的這件事,后來從吳祖光先生那里得到了證實。老舍購買回來的這幅畫,是齊白石老人送給他和新鳳霞的。一次吳祖光從北大荒回到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偶然遇到老舍,老舍便熱情地將他帶到家里,把畫還給他,并說要不是經濟條件有限,他本應將他們所有散失的字畫都買回來。可以想見備受冷落的吳祖光當時的心情。對于他,這當然是終生難忘的一幕。

        在知道老舍這樣一些事情之后,我開始明白,老舍為何在同時代文人中間具有感召力,令人們永遠懷念他。他雖不是叱咤風云的英雄,但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老北京人的細致、周到、善良和正直,卻能給予朋友以溫暖和信賴,而這,在風云變幻的歲月里則是最為珍貴的。

        這便是老舍。一方面,他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沒有落后過,以他的身份,總是免不了積極表態(tài),甚至發(fā)表符合要求的批判文章,即便被批判者可能是他曾經深知的友人,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可是,表面上的批判,并不代表他的內心。于是,另一方面,在不同場合他又表現(xiàn)出他的與眾不同。他依然保持一種友善,在可能的情況下,他還會伸出援助的手。

        老舍還是老舍,沒有失去本色,沒有割斷傳統(tǒng)的根。

        孔廟里的紅色風暴

        1966 年8 月23 日在北京文廟的遭遇,應該說是老舍一生中感覺最突然最不可思議最難以承受的。他的性格,他的處世哲學,乃至他的信念,突然間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與摧毀。

        在一群紅衛(wèi)兵的押解下,他和二十多位作家藝術家,被拉到國子監(jiān)街文廟大院里,他們在大成門前的空地上,時而下跪,時而圍著燃燒的戲裝和書堆跳“牛鬼蛇神舞”。

        他的確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面。頭一天他接到開會通知便從醫(yī)院回到家中。他本來可以托詞留在醫(yī)院,但正在風起云涌的運動,使他無法安穩(wěn)地留在病房里。多年的慣性驅動下,他不能忘卻作為北京市文聯(lián)領導人的責任,歷次運動中從來沒有落后過的他,這一次同樣不能被認為消極、淡漠。他回到家中,穿得整整齊齊,拿上準備好的發(fā)言稿,如同以往去主持會議一樣走出家門。

        老舍是一位對新時代懷著滿腔熱忱的作家,一位總是愿意將自己融入現(xiàn)實生活的人。多年的忠誠,多年的熱情,已經使他能夠在一次次出現(xiàn)的新情況下保持自我的安穩(wěn)和平衡。也許仍有獨立的見解,也許仍然于內心深處保持著對生活的復雜感受,但這些,并不會影響到他與上面的政策和號召保持一致,因為他相信領袖超過相信自己。

        然而,北京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老舍所熟悉的一些地方在狂風暴雨中喘息。

        掛了七十多年的“全聚德”招牌,被砸得稀爛,換上由紅衛(wèi)兵寫好的“北京烤鴨店”的木牌,而掛在店里的山水字畫全部被撕毀:“榮寶齋”的牌匾被“門市部”之類的字樣蓋住,“砸碎‘榮寶齋’”的大字報張貼在原來展覽藝術珍品的櫥窗上;百年老字號瑞蚨祥綢布店內所有的字畫、契約、宮燈、畫屏,都被毀壞……

        對于老舍,北京城墻也許顯得更為重要

        此刻的北京,當然不再是老舍所熱愛的那個北京。同樣,此刻的北京,也不再可能接納老舍。

        但是,住在醫(yī)院里的老舍似乎對這些沒有預感,或者說,他沒有做好準備來面對即將降臨于自己身上的沖擊。當他那天走到會場時,他才發(fā)現(xiàn)人們的眼神已經與以往大大不同。當他被掛上了黑牌時,當紅衛(wèi)兵將他和同行們押解到文廟時,當他看到火焰無情地吞噬書籍時,當他受到呵斥和毒打時,他才開始明白,今天真的與過去大不一樣了。

        何曾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何曾受過這樣的侮辱。

        老舍可以忍受許多別人難以接受的東西,可以真誠地改變自己早年的某些秉性,但人格的侮辱,對于將名聲和面子視為生命的這個老北京來說,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承受的。于是,當下午被接回市文聯(lián)后又受到紅衛(wèi)兵的鞭打時,他憤然將掛在頸上的黑牌子扔到地上。

        一直愿意跟上時代的老舍,最終仍然沒有跟上一個特殊的年代。

        他被掛上了批斗的黑牌,受到人格的侮辱。難道歲歲年年所做的一切不能證明自己的進步和清白?難道過去獲得的榮譽、榮耀轉眼間就是夢中泡影?當他在紅衛(wèi)兵面前扔掉掛在脖子上的那塊黑牌時,他也就把一個個疑問、質問擲到了地上,讓它們發(fā)出無聲然而卻又能在天地間久久不會消失的回響。

        最后一天如此漫長

        1966 年8 月24 日,一定是老舍一生中最漫長的一天。

        頭一天他的憤然反擊受到更為嚴厲的對待。人們以“現(xiàn)行反革命”的罪名將他送到附近的派出所,尾隨而來的紅衛(wèi)兵,又輪番地毒打他到深夜,直到凌晨,才允許家屬把他接回家。

        他是以何種心情度過那個夜晚的我們已無法知道。我們知道的僅僅是,他讓家里的人都走了,甚至妻子也被他說服到單位去參加運動。他不愿意家人因為自己而遭受新的打擊。在走出家門時,他手里拿著一副手杖,還有一卷親自抄寫的毛澤東那首著名的詞《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崩仙釣槭裁催x中帶這首詞,在身處那樣一種處境時,他會以何種心緒來品味詞的意境,如今永遠是個謎了。

        就這樣,帶著昨天留下的累累傷痕,帶著昨天承受的人格侮辱和巨大壓力,老舍走出了家門。最后一次出門,再也沒有回來。

        太平湖公園的看門人注意到這樣一個老人的來臨。他回憶說這個老人在公園里坐了一整天,由上午到晚上,整整一天,幾乎沒有動過。他估計,悲劇發(fā)生在午夜。

        可以相信,當萬念俱灰毅然投入湖中之前,老舍的內心,顯然會是前所未有的波濤洶涌。我們已不可能描述老舍當時的全部心情。但我寧愿相信,他有許許多多的內疚和懊悔。他會后悔失去了過多的自我;他會后悔在歷次運動中,寫下過那么多批判同行的文章;他會后悔沒有更多地關心陷入逆境的朋友;他會后悔沒有寫出更多的如同《茶館》一樣的作品。這樣的推測并非我的一廂情愿,而是符合老舍正直、善良的性格本身的邏輯發(fā)展。

        他最終走出了生的困境。他看不到前景,無法預測未來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情形下,也許死對于他才是最好的、唯一的選擇。老舍,曾經給予過人們多少安慰和溫暖,可在他最需要安慰和溫暖的時候,卻無從獲得。

        濃重的夜色里,沒有人發(fā)現(xiàn)老舍做出最后選擇。

        兒子舒乙第二天看到的是已經告別人間的老舍。他描述說:父親頭朝西,腳朝東,仰天而躺,頭挨著青草和小土路。他沒有穿制服外衣,腳上是一雙千層底的布鞋,沒有什么泥土,他的肚子里沒有水,經過一整天的日曬,衣服鞋襪早已干了。

        老舍把屈辱、困惑、自責、痛苦留給了自己,也把一個悲劇留給了歷史,留給了不斷關注它解說它的后人。

        我在幾年前,采訪北京的一個日本作家代表團。在一個場合,見到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最初知道他的名字,是在讀巴金那篇《懷念老舍》的文章時。從巴老的文章里我得知在老舍去世之后,水上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發(fā)表文章表示懷念的人。

        得知老舍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水上勉在1967 年寫下了散文《蟋蟀罐》(又譯《蟋蟀葫蘆》)。他記述老舍訪問日本時到他家做客,交談中他對老舍說,他在一個朋友那里看過一只木制的罐子,說是從中國的舊貨攤買回來的,是養(yǎng)蟋蟀用的。

        老舍當即答應他,假如他到中國去,可以帶他到舊貨商店去找。令他難忘的是,老舍還答應陪他參觀六祖慧能大師的東禪寺。他把老舍的許諾看作一個美妙的夢。但這一切,只能成為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夢了。而老舍留給他的深刻印象,因這美夢的破滅,顯得尤為珍貴。

        老舍晚年最后的留影之一

        “文革”結束后的老舍追悼會上鄧小平、李先念敬獻的花圈

        水上勉那次送給我一本他的近作。這是一本長篇小說,我不懂日文,但我喜歡它的裝幀,所以,一段時間里,它總是擺放在書架的醒目位置上。為寫這篇文章,我重新找到了早已翻譯成中文的《蟋蟀罐》,又一次為一位日本作家對老舍的深情懷念而感動。

        這只是一篇很短的散文,可是字里行間流溢著溫情、傷感。盡管他與老舍只有一次見面,可他比“文革”中的中國人更能認識到老舍的價值,他為中國失去一個老舍而惋惜。

        “最近,風聞老舍先生已經去世,這簡直不能相信,難道我再也見不到老舍先生了嗎?”

        讀這樣的字句,我仿佛聽到了遙遠的地方傳來的一個焦慮而急促的聲音。聲音顯得有些蒼涼,這種蒼涼,一直到今天依然沒有散去。

        猜你喜歡
        太平湖城墻老舍
        北平的秋
        碧波蕩漾太平湖
        江淮法治(2022年16期)2022-09-17 04:24:44
        周恩來與老舍肝膽相照的友誼
        華人時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4
        虹橋碧波太平湖
        江淮法治(2020年4期)2020-06-05 12:52:56
        《太平湖》與賴少其晚年藝術嬗變探析
        藝術品鑒(2019年6期)2019-09-02 01:37:14
        老舍的求婚
        北廣人物(2018年10期)2018-03-20 07:16:02
        女真人修筑的城墻
        殘破的城墻
        650歲的南京城墻申遺進行中
        華人時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04
        老舍給季羨林“付賬”
        華人時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2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jjzz日本护士| 国产啪啪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无人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人妻丝袜无码国产一区|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re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国产精品久久99久久久|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极品 在线 视频 大陆 国产|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视频不卡| 国产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3p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亚洲视频网站大全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小说|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区一区二区三免费观看视频|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 小13箩利洗澡无码免费视频| 久亚洲精品不子伦一区|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特黄a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国产97色在线 | 国产|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