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
我15歲時,哥哥在高山中學當了臨時代課教師。他上課的班里有個學生的家長是福清薛港林場的場長,場長在林場里給我找了個職位。這個職位的活兒很輕松,每天只是數大人們挖好的樹坑,就能拿到5角錢。
別看數樹坑這活兒簡單,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數錯。剛開始,我也數錯過,但后來我找到了不出錯的方法。方法很簡單,就是手拿一根樹枝,一個坑一個坑地點數過去,我再也不會因為看不清樹坑或數花了眼而出錯。大人們都夸我聰明。
我在薛港林場的好日子沒過多久,父親找來了,讓我跟他回家一起做生意。
可以說,我最初的經商理念都來自父親,我的很多人生感悟也來自父親。父親常說,男人有沒有本事關鍵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
我記得父親有一次一邊剝花生酌酒,一邊問我將來想做什么。父親的下酒菜多為家里自制的曬花生。福清靠海,土地并不肥沃,卻極適合種植花生。所以在福清,將花生煮熟后放在太陽下曬干,就成了家家戶戶接待客人的茶點,也是大人喝酒時最好的下酒菜。
將來做什么?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有誰會想這樣的問題?我正在想如何回答,父親自顧自地接著說:“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辦多少事。你數一數,有多少個心???”心?和心有關的詞有哪些?我伸出手數著,“用心、真心、愛心、決心、專心、恒心、耐心、憐憫心”,似乎十個指頭用不完?!坝心敲炊嗟男膯??”我問父親?!爱斎挥?。”父親說,“以后你就知道了。”父親喝了一口酒,接著說:“但當你悟到爸爸講的道理時,爸爸或許已經不在人世了。”
后來,我的確知道了。隨著我的事業(yè)發(fā)展,我能數出來的心已經不是一雙手能夠數得盡了。父親的確也不在人世了。有時,喝了點酒,我總后悔,如果我當時沒有偷喝父親的酒,如果我總是認真地傾聽父親說的話,或許父親還在吧?
(余長生摘自人民出版社《心若菩提》一書,劉程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