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8月以來,A股走勢趨向震蕩波動,股債混合型產品站上風口,今年新發(fā)成立的偏債混合型基金已達到1948.04億元,遠超歷年總和的870.8億元;其中,廣發(fā)、易方達和匯添富在8月均成功募集超過60億元的平衡混合型基金以及偏債混合型基金。這類以固收資產為底倉、部分權益資產做收益增強的投資方式,在震蕩市中更加適合穩(wěn)健型投資者。
除去偏股混基外,股債混合型產品的核心訴求是追求獲得高于純固收類產品的絕對收益,通過優(yōu)質的資產和策略提供長期穩(wěn)健的收益來源,所以這類產品實質上是一個大類資產再配置的過程,其更多還是在股票、債券、可轉債等資產中進行切換。
廣發(fā)穩(wěn)健增長自傅友興上任以來就將“穩(wěn)健”放到核心位置,股票倉位快速下降至50%左右。當2017年年中、2019年年中估值處于高位時,基金傾向于逐步減持,行業(yè)配置較為分散,近年主要在醫(yī)藥生物、食品飲料、交通運輸等行業(yè)的細分板塊中進行布局;但當持有的邁瑞醫(yī)療、重慶啤酒等個股估值上漲處于高位區(qū)間時,產品也會選擇減持。
對比看,張清華管理的易方達安盈回報在2019年和今年以來分別獲得了44.54%和34.46%的收益,該基金在資產配置的決策上更加積極,不過其在股票資產上始終維持40%左右的高倉位,資產配置更多是在轉債資產上投入精力,倉位層面根據轉債估值階段性地調整倉位,持倉結構上則是低配金融,高配估值合理、彈性較好的消費電子、機械等行業(yè)轉債。
不過,如果資產配置調整過于“大開大合”,一旦調整出現失誤,可能會對業(yè)績造成較大打擊,例如寶盈祥瑞在2019年4月左右從純債策略轉向小幅加倉權益,這波調整雖然短期獲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隨著市場調整,基金隨后出現超過5%的回撤。隨后產品倉位開始增高,偏周期、金融的布局對組合增厚收益比較有限。
而追求擇時的產品還是少數,大部分股債混合型基金還是維持10%-20%的偏低倉位,基礎資產還是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此時權益增強的部分就決定了組合的業(yè)績彈性,股票的投資風格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收益風格。
整體來看,股債混合基金在股票的配置上主要體現三大風格思路:一是較為注重行業(yè)Beta的回報,在個股選擇上主要是以龍頭個股為主,選股時對于熱門行業(yè)及景氣度未來將有所好轉的行業(yè)會有所傾斜,例如新華增盈回報持倉集中于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主流行業(yè),并根據市場總體的估值水平變化、行業(yè)之間基本面狀況的對比,以及估值與基本面的匹配度調整行業(yè)持倉比例,二季度基金減少了食品飲料和醫(yī)藥行業(yè)的持倉,增加了萬科、招商蛇口等順周期地產股的倉位。
二是把金融、地產及消費等低估、高股息標的作為基本盤,底倉通常會將上述行業(yè)作為重點配置,因為本身的盈利穩(wěn)定性以及分紅預期,非銀金融的中信證券、房地產的保利地產和萬科A、銀行板塊的招商銀行等個股被永盈雙利在內的多只股債混合型基金共同持有,東方紅匯利等產品則會持有諸如中國神華、華魯恒升等周期股。這些行業(yè)盈利穩(wěn)定、低估值、高分紅、波動較低,能夠很好地平抑產品的波動,問題是對應基金往往業(yè)績一般,部分個股的持倉同質化比較嚴重。
三是偏重于TMT等成長風格,個別偏激進的如博時宏觀回報A,基金除了自上而下靈活調整倉位外,對個股也偏向自下而上的研究,布局有望業(yè)績反轉的個股,下半年基金逐漸增加股票倉位的同時布局了昌紅科技、中航機電等機械、軍工股。這類持倉策略擁有一定的收益彈性,但同時也無法避免相對更大的波動。
股債混合產品實際上是承接了部分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尤其在股債震蕩市中更加凸顯其資產配置的功能。但從過往業(yè)績看,頭部基金公司在資產配置層面的優(yōu)勢更大,建議投資者參考產品的分年度業(yè)績表現以及凈值波動進行配置。
數據來源:Wind 資訊,截至20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