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芳
甲狀腺作為人體內最大內分泌腺,其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人們身體健康。超聲檢查作為一種現代化檢查方式,能夠對甲狀腺大小、血流情況、體積等進行定性定量估測,對良性或惡性甲狀腺瘤進行定性、半定性診斷,因此,甲狀腺超聲檢查通常成為甲狀腺疾病檢測首選。
甲狀腺超聲檢查的目的有:①檢查甲狀腺位置、大小與形態(tài);②分析甲狀腺實質、結節(jié)超聲回聲的質地以及甲狀腺內部的血供狀態(tài);③鑒別為彌漫性病變或者結節(jié)性病變;④對彌漫性病變定期隨訪、評估療效;⑤對結節(jié)性病變定期隨訪;⑥對惡性結節(jié)術后隨訪;⑦對惡性腫瘤患者的頸部淋巴結進行檢測評估。
在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時,患者應仰臥,頸下放置頸枕,使下顎抬起,頭部后仰,頸前區(qū)充分暴露,以便探測儀充分接觸頸部。檢查過程中盡量不要做吞咽動作,以獲取清晰圖像,觀察甲狀腺實質內血流信號。
正常的甲狀腺橫切是馬蹄形或蝶形,有細而強的包膜回聲,境界清楚,邊緣規(guī)則。兩葉基本對稱,中間由峽部相連,一般是中等回聲(略低于肝臟回聲),回聲點細小、均勻、密集。縱切時甲狀腺是錐體形,上極較尖小,下極較平直。甲狀腺前后徑約1~1.5cm,左右徑約2~2.5cm,上下徑約4~5cm,峽部厚≤0.4cm。
當超聲報告上出現下面4種診斷時,要引起重視——
甲狀腺腺瘤:多見于20~40歲女性,占甲狀腺腫瘤的70%~80%。常為單個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光滑,完整。內部大多數呈低回聲,其邊緣大多可見暈環(huán)。體積較大的腺瘤可發(fā)生出血囊性變,其聲像圖特征為:圓形的無回聲暗區(qū)并由較厚的強回聲壁結構,邊界清楚,形態(tài)規(guī)則,后方回聲明顯增強。甲狀腺瘤在比較小的情況下,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隨著腫瘤的逐步增大,可以壓迫腺瘤周圍的一些器官,引發(fā)呼吸、吞咽、進食困難等。部分甲狀腺腺瘤可發(fā)生癌變,癌變率為10%~20%。
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常多發(fā),兩側葉增大,不對稱,結節(jié)邊界不整齊,內部回聲多為低回聲,不均勻,無聲暈。較大的結節(jié)因退行性變或出血及壞死可有囊性變、鈣化等表現。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患者,其中5%~8%可出現毒性癥狀,即Plummer?。挥行┙Y節(jié)性甲狀腺腫,由于上皮細胞過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頭狀腺癌,也可形成甲狀腺癌。所以,盡管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惡性率很低,仍要注意觀察并結合同位素等其他檢查,必要時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以免漏診。
甲狀腺囊腫:表現為無回聲暗區(qū),呈圓形或橢圓形,后方回聲增強,邊界完整,壁光滑。大多數甲狀腺囊腫不疼不癢,沒有任何癥狀,也不需要治療,部分甲狀腺囊腫還會自己吸收、變小甚至消失。研究表明,甲狀腺囊腫的囊中所包含的成分不一樣,癌變風險也相差很大,其包含的液體越多,實性組織越少,癌變風險也越低;如果囊樣結節(jié)中含有的實性組織達到 50%以上,其癌變風險才與同等大小的實性結節(jié)類似。
甲狀腺癌:聲像圖上表現為甲狀腺形態(tài)失常,腫塊輪廓不清,邊界不整齊,呈鋸齒狀,蟹足狀,邊緣不光滑,多數以實性低回聲為主,不規(guī)則,多見合并微小鈣化,出現多數散在的點狀強回聲,可有頸部淋巴結腫大。惡性腫瘤中以粗糙不規(guī)則鈣化和砂粒狀鈣化更為常見。甲狀腺癌是較常見的內分泌惡性腫瘤,約占人體所有惡性腫瘤的1.3%,占癌癥死亡病例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