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最難的部分,因為寫作反映學生的語文水平,對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學生邏輯清晰,具備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構思能力等,而這也是讓大多數學生頭疼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傳授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其寫作水平。
一、關注生活實際,積累素材
語文來源于生活,特別是對于寫作而言,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是最好的素材。小學生寫作難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素材太少,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才會犯“記流水賬”的錯誤。此外,這也與小學生認知能力差、經歷少有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聯系生活實際,多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將其運用到寫作中。
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比如:(1)自然。大自然豐富多彩,能同時觸發(fā)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大自然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要認真感悟自然的美。如寫春雨的細膩時,可以寫雨絲帶給人的感覺和雨中的風景等,要學會觀察、記錄自己的感受。(2)學校、家庭生活。學校和家是學生呆得時間最長的兩個地方,學生、師生、家人之間會發(fā)生許多故事,如升旗儀式、校運動會、課堂上有趣的事、家人之間溫馨的互動等,都值得寫。(3)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也是增長閱歷、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我們在逛街、逛超市、參加活動時,會接觸很多人,形形色色,各有特點,如市場上高聲吆喝的小販、超市里精挑細選的家庭主婦、勤勞工作的清潔工……社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可以成為作文素材。
二、摘抄好詞好句,豐富詞匯
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與詞語積累量的多少密切相關。積累詞語的過程也是逐漸提高寫作水平、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而摘抄好詞好句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掌握寫作技巧,積累好詞好句,再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斷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摘抄好詞好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是教師布置摘抄任務,讓學生一周提交一次摘抄作業(yè),可以摘抄課內外書籍、優(yōu)秀作文里的語句,培養(yǎng)學生摘抄的習慣。要讓學生意識到摘抄不僅僅是作業(yè),不能為了完成作業(yè)而應付,要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帶著興趣去探索和積累,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其次是上好閱讀課,教師與學生一起欣賞佳作,賞析文章中好的詞句用法和寫作技巧,比如,“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仿佛燃起大火”,短短的幾句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自然獨有的壯麗景象,用詞精妙,值得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互評作文,學習彼此好的地方,指出不足,并探討修改方法。教師統一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積累。最后,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如優(yōu)秀作文展示、摘抄分享會、知識講座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間,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進步中獲得成就感。
三、堅持寫日記,樹立信心
堅持寫日記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寫日記既能積累生活素材,又能鍛煉表達能力。要讓學生注意,寫日記不是記流水賬,不是將一天做了什么都寫下來,而是選擇一兩件有意義的事重點描述,寫出自己的感悟和看法,鍛煉表達能力。這樣長期堅持,寫作水平就會有質的飛躍。
除了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外,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素材。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出題目——“開心的一天”,讓學生翻閱日記,找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回憶那天發(fā)生了什么,然后寫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因為什么事開心?為什么開心?你對此有哪些感悟?通過這件事你學到了什么?這些問題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構思,從而避免出現“流水賬”的情況。讓學生利用這種思考模式寫其他題目,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再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從素材、語言表達,再到整體結構、感悟思考,要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傳授學生寫作技巧,監(jiān)督他們寫日記,幫助其樹立寫作自信。此外,教師還應不斷創(chuàng)新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