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一直是學界持續(xù)關注的話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呈現(xiàn)出直 線上升狀態(tài)。其中,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內容實質及傳播途徑研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形成原因及形成過程 研究、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的影響和危害研究、反制和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研究等,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時期對歷史 虛無主義研究的總體態(tài)勢。
關鍵詞:十八大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研究動態(tài)
中圖分類號:D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916(2020)16-0015-03
在學界,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研究一直受到普 遍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警 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促使學界對這一問 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據(jù)中國知網(wǎng)(CNKI),以“歷 史虛無主義”為主題再加以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 在 2013 年至今的時間區(qū)間內進行檢索,共檢索到 1567篇相關文獻,其中期刊文章 1256 篇,碩博解密論文 80 篇,其他論文 231 篇。另外,根據(jù)知網(wǎng)可視化分析結果顯示,2013 年以后,這一研究呈直線上升趨勢并取得豐碩成果。
一、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內容實質和傳播途徑的 研究
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基本內容、本質特點和傳 播途徑等研究,是這一話題的基礎研究。只有把握歷史 虛無主義思潮的實質才能揭露其危害。從已有的研究成 果來看,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基本內容
有學者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剖析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的錯誤之處,認為其在神秘主義實體本體論的哲學基礎 上,以當代西方流行的一些歷史學說為幌子,否定歷史的 客觀性和真實性。[1]?有學者認為,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 運用越來越隱蔽的形式迷惑大眾,有借助娛樂惡搞歷史的,有以“精日”言行顛覆歷史的,有以“紀念”改革開放而隨意歪曲建設成就的。這對消解和控制其負面影響 提出了更高要求。[2]?還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的主 要目的就是要抽離掉中國文明的命脈和根基。實際上,不同的歷史虛無主義的表象背后折射的都是對中國革命的否定,尤其是對中國近代史的虛無。[3]
(二)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本質表現(xiàn)
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的“虛無”表現(xiàn)在從本體論角度歪曲和模糊歷史事實和從認識論角度消除歷史 規(guī)律性。其最本質的目的是否定現(xiàn)實、搞亂人心,以達到 某種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4]?有學者認為,隨著歷史虛 無主義的真面目不斷被揭露,它轉而以隱蔽的“軟性虛 無主義”形式出現(xiàn),但其本質依然是主觀唯心主義,其目 的依然是否定和質疑中國道路。[5] 還有的認為,歷史虛 無主義思潮體現(xiàn)的是個人主義價值取向和抽象人性論, 其與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相呼應和交織,以“還原歷 史真相”為旗號,對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事件以及 政策等進行所謂“重新評價”,從而顛覆人們的主流認知, 是一種極具危害性的社會思潮。[6]
(三)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特點和傳播途徑 有學者分析了信息化時代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特 點,認為碎片化、即時性和雙向性成為其主要特征?,F(xiàn)代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信息的傳播實現(xiàn)了實時傳送,這 使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更易于傳播,導致人們常處于錯誤 的“信息包圍”中,甚至不自覺中成為錯誤言論的傳播 者。[7] 有學者指出,以后現(xiàn)代主義敘事方式進行傳播是 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主要特點,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 構主義常通過復制、拷貝和戲仿的方式消解人們對終極[8]價值和深度意義的追求。還有學者認為,在“后真相”這一特定語境下,歷史虛無主義傳播表現(xiàn)為:利用爭議事件,占據(jù)議題焦點;強化主觀判斷,否定歷史事實;形成群 體情緒,驅動輿論傳播;善于巧立名目,回應主流批判;形[9]成輿論合力,影響政權穩(wěn)定等方式出現(xiàn)。
二、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形成原因及形成過程的 研究
歷史虛無主義自從登陸中國以來,研究者們就不斷形成的原因、過程,以及如何在中國不斷演化發(fā)展 的問題,從目前研究的情況看,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極 其豐富。
(一)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形成原因
有學者認為,蘇東劇變標志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開 始轉入低潮,而蘇聯(lián)當時所推行的機會主義路線最終導 致其社會主義制度轟然倒塌。歷史虛無主義在中國的重 新泛起,也正是同這一國際歷史背景緊密相關的。[10] 有 學者認為,近代以來,歷史虛無主義經(jīng)歷了兩個轉型期, 第一個時期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第二個時期是改革開 放之后,這兩個轉型時期的歷史虛無主義并無明顯的本質 區(qū)別,其都是以全盤西化為主要訴求的。[11] 還有學者認為, 歷史記載、歷史結論與歷史真實往往存在一定“距離”,歷 史虛無主義就是在這一“距離”上大做文章,對歷史和事 實任意猜度和假設,從而誤導輿論爭取受眾。[12]
(二)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形成過程
有學者通過考察黨的文獻梳理歷史虛無主義的發(fā)展 過程,認為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xiàn)了歷史性轉折的 關頭,出現(xiàn)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初級形態(tài),也即是“非毛 化”;到上世紀 80 年代出現(xiàn)了“民族虛無主義”;十三 屆四中全會之后,主要是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思潮泛濫,這 時“歷史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等概念開始出現(xiàn)。[13] 還有學者深入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歷史虛無主義的演進 過程,認為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的歷史虛無主義經(jīng)歷了從 “非毛化”的錯誤思潮到“民族虛無主義”再到“告別 革命”,以至后來,歷史虛無主義以“學術研究”的形式 出現(xiàn)。到 21 世紀,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開始泛 濫?;ヂ?lián)網(wǎng)時期的歷史虛無主義呈現(xiàn)出受眾低齡化、以 惡搞方式消解歷史、抓細枝末節(jié)、混淆正確歷史認知等新 特征。從發(fā)展趨勢上看,改革開放以后歷史虛無主義整 體上體現(xiàn)出隱蔽化、碎片化、日常化和娛樂化等特點。[14] 三、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影響和危害的研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新時期主要通過娛樂方式褻瀆 歷史和改造歷史,進而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所取得 的一切成就。由于其更隱蔽、更日?;奶卣?,成為嚴重 侵蝕大學生思想的危害因素。
(一)對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不良影響
有學者通過調查問卷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式分析了當代大 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情況,結果顯示,由于大 學生自我意識水平低和觀點識別度不高,導致歷史虛無 主義思潮趁虛而入,沖擊大學生的“三觀”,進而動搖其 馬克思主義信仰。[15] 有的認為,歷史虛無主義從各個方 面對大學生進行侵蝕,不僅動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沖擊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質疑。部分大學生甚至陷入自我 否定,找不到人生價值,看不清自己,失去方向和自我。[16] 還有的認為,歷史虛無主義通過偷梁換柱的方式欺騙大學 生,使其思想發(fā)生顛倒、主次不分,造成了嚴重危害。歷史 虛無主義還通過否定我國建國之后的建設實踐歷程和中 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歷程,使大學生懷疑社會主義道路。[17]
(二)對大學生政治觀和歷史觀的不良影響
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不僅歪曲具體事件 起因和歷史過程本質,而且其所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滲 透性,極易使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淡化和動搖, 同時也嚴重影響大學生正確歷史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確 立。[18] 還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用各種錯誤觀點, 通過對歷史的消解和解構,混淆視聽,對大學生具有極大 的迷惑性和危害。其矛頭直接指向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并 對中國近代史任意歪曲、裁剪,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消 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甚至使其丟掉理想和信念。[19]
(三)對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不良影響
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的滲透、蠱惑, 嚴重沖擊了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大學生在大學的 學習階段是形成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關鍵期,但受歷史 虛無主義肆意蔓延的不良影響,嚴重削弱了青年一代樹 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熱情。歷史虛無主義還試圖以 西方的“自由”“民主”迷惑和誘導大學生,進而使其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chǎn)生質疑。[20] 還有學者認為,歷 史虛無主義常常拿歷史英雄人物和具體歷史事件做文 章,極盡歪曲和質疑之能事,使大學生應該具有的積極進 取精神遭到瓦解。此外,歷史虛無主義還運用“部分虛無” 和“部分真實”相互糾纏的手段,混淆真相,使大學生的 思想和意識受到迷惑和誘導,進而直接影響其對主流意 識形態(tài)的認同。[21]
四、關于反制和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研究
歷史虛無主義歪曲和肆意踐踏中國革命歷史,打著 “重塑歷史”旗號,鼓吹告別革命論,對黨和國家形象造 成了極大危害。因此,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制和抵御歷史 虛無主義。對于如何反制和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學界提 出許多有效的路徑和方法。
(一)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有學者認為,根據(jù)立場和動因的不同,歷史虛無主義 可分為認知類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價值類型的歷史虛無 主義、政治類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對于這三種不同類型的 歷史虛無主義要采取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辦法,但其中最 主要的是必須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加強意識形態(tài)領 域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還要注重青年人的三觀教育,[22]其對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合法性認識,而且使一些大學生對從而不斷增強他們抵制錯誤思想的能力。
還有學者認為,要在加強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基礎上,對國家和黨的 歷史進行研究和宣傳,注重近代史教育,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 訓,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人們,澄清被歪曲的歷史,從而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危害。[23]
(二)要堅持唯物史觀立場和觀點
有學者認為,堅持唯物史觀是應對歷史虛無主義侵 蝕的銳利武器。對歷史正確解讀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的立 場上,必須堅持實踐的、辯證的和歷史的觀點,運用黨性 原則和科學精神相統(tǒng)一的方法,處理好各種不同的關系, 以維護正確結論,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謬論和錯誤。 [24] 還有學者認為,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最根本的是用 馬克思主義觀點,以唯物史觀為根本指導,對歷史進行科 學研究,從而得出客觀的結論。另外,還要重視歷史檔案 在抵制和消解歷史虛無主義過程中所發(fā)揮的獨特作用。[25]
(三)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
有學者指出,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在我 國思想界時隱時現(xiàn),嚴重威脅著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 形態(tài),因此必須嚴肅批駁和抵制這一思潮的泛濫成潮。 這就需要更加堅定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 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建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方式方法, 以有效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26] 還有學者認為,對 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是當前嚴肅而持久的政治斗爭,也 是一場嚴肅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在這場斗爭中應在把握意 識形態(tài)領域領導權的基礎上打出“組合拳”,一方面從理 論層面上對其虛偽的丑惡伎倆進行揭露,一方面在現(xiàn)實 層面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對其進行遏制。[27]
結語
總觀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研 究,整體上呈現(xiàn)出更寬領域、更多視角、更多方法的特征, 尤其是近幾年來,學者們更多關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 青年大學生的毒害,以及對如何抵制和消解歷史虛無主 義思潮的方法和路徑的研究。盡管研究的成果在不斷增 多,研究視角和方法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但依然還存在許多可 以深入挖掘的研究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艷艷 . 歷史虛無主義的自我虛無 [J]. 紅旗文稿 ,2018(12). [2] 楊軍 . 歷史虛無主義的三個表現(xiàn) [J]. 人民論壇 ,2019(2).
[3] 謝茂松 . 要持續(xù)反復地深入批判歷史虛無主義 [J]. 人民論 壇 ,2020(3).
[4] 張尚字 , 王新剛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實質透視 [J]. 思想理 論教育導刊 ,2017(5).
[5] 楊泉海 .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與危害 [J]. 馬克思主義 與現(xiàn)實 ,2018(6).
[6] 史宏波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邏輯、現(xiàn)實展現(xiàn)和抵御策略 [J]. 思想理論教育 ,2019(12).
[7] 黃梅 , 侯愛萍 . 新媒體背景下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和應對 [J].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8(1).
[8] 王增智 . 試析中國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源、傳播及克制 [J]. 湖 北社會科學 ,2016(1).
[9] 顧超 .“后真相”語境下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及應對 [J]. 思 想教育研究 ,2019(1).
[10] 梁柱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泛起、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 [J]. 馬 克思主義研究 ,2013(10).
[11] 姜迎春 . 論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成因、表現(xiàn)及其危害 [J].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4(6).
[12] 盧黎歌 , 程馨瑩 . 如何認識和分析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14(6).
[13] 李方祥 .“歷史虛無主義”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特定的政治 概念——基于黨的文獻的歷時考察 [J]. 思想理論教育導 刊 ,2015(1).
[14] 豆勇超 . 改革開放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演進與反 思 .[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 社會科學報 ),2018(6).
[15] 李蘊哲 , 張勇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影響的思想研 究 [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20).
[16] 譚曦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影響及應對 措施 [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18(3).
[17] 李晨曦 , 樊建武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思想危害 及對策研究 [J].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7(16).
[18] 曾寧 , 苑曉杰 . 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蝕及應對 對策 [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6(12).
[19] 廖?;?.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 (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3).
[20] 王蘭卷 . 歷史虛無主義:當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 新挑戰(zhàn) [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7(10).
[21] 賀衡艷 . 大學生中歷史虛無主義社會思潮評析 [J]. 前 沿 ,2015(8).
[22] 張有奎 . 三種類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及其批判 [J]. 馬克思主 義與現(xiàn)實 ,2019(1).
[23] 王愛云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的實踐與經(jīng)驗 [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8(5).
[24] 田居儉 . 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J]. 求是 ,2013(19). [25] 熊文景 . 唯心史觀指導下的歷史虛無主義——兼論檔案是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利器 [J]. 紅旗文稿 ,2018(5).
[26] 劉亞男 , 王躍 . 歷史虛無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本質分析 [J]. 思 想教育研究 ,2018(8).
[27] 龐超 . 意識形態(tài)安全視閾下歷史虛無主義批判的基本路向[J].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18(4).
作者簡介:楊秀果(1978—),女,漢族,河南洛陽人,湖南 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責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