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甲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等5種苯酚類化合物廣泛應用于纖維、助劑、染料等[1-3]。研究表明,苯酚、甲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雙酚A具有致畸、致突變特性,可通過皮膚、呼吸道等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肝臟、腎臟等造成損害[4],雙酚A還被報道為環(huán)境激素,可干擾多種生物的內分泌功能[5]。2018版Oeko-Tex Standard 100標準[6]將紡織產品中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列為限用物質。目前,未見對紡織品中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的同時檢測方法的報道。本文通過優(yōu)化,探討建立同時檢測紡織品中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等5種苯酚化合物的超聲萃取-衍生化-氣質聯(lián)用分析方法。
雙酚A、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酚:標準物質,純度均≥99%。甲醇、正己烷:均為色譜純。無水碳酸鉀:分析純。無水硫酸鈉:分析純,650℃灼燒4h。乙酸酐:分析純。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安捷倫公司。超聲發(fā)生器,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2.3.1 樣品前處理
樣品剪成約5 mm×5 mm,混合均勻。稱取1.0 g(精確至0.01 g),置于100mL具塞錐形瓶中。
加入30mL甲醇,室溫超聲萃取20min。過濾提取液收集于梨形瓶中,殘渣再加入20mL甲醇超聲提取10min,合并濾液。40℃低真空旋轉蒸發(fā)濃縮至近干。加入5mL 0.1mol/L K2CO3溶液,充分溶解殘余物,轉移至15mL離心管中。
加入1mL乙酸酐,振搖2min,準確加入5.0mL正己烷,振搖2min,以4000 r/min離心3min。移除下層水相。加入10mL 20g/L硫酸鈉溶液,振搖1min,以4000 r/min離心3min,取上層正己烷相,經有機膜過濾,供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器分析。
2.3.2 標準工作溶液處理
以0.1mol/L K2CO3溶液為溶劑,配制濃度為0.05mg/L、0.1mg/L、0.2mg/L、0.5mg/L、1.0mg/L、2.0mg/L、4.0mg/L的系列標準工作液。分別準確移取1mL標準工作溶液于15mL離心管中,以0.1 mol/L K2CO3溶液稀釋至5 mL,按2.3.1衍生化步驟,供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器分析。
2.3.3 分析條件
(1)色譜條件:色譜柱D B-3 5(30m×0.25mm×0.25μm)石英毛細管柱;GC色譜進樣口溫度280℃;不分流進樣;柱流量為1.2 mL/min;溶劑延遲時間5 min;程序升溫條件為:初始溫度50℃,以10℃/min升溫至145℃,再以50℃/min升溫至300℃(保持5min)。
(2)質譜條件:數(shù)據(jù)采集方式為選擇離子掃描(SIM),特征離子見表1;檢測器電離方式:電子轟擊源(EI);傳輸線溫度280℃;離子源溫度230℃;離子源電子能量70eV。
表1 苯酚化合物特征離子
苯酚類化合物經乙酸酐衍生化后生成的苯酚乙酸酯類化合物,因此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經衍生化后分別生成苯酚乙酸酯、鄰甲苯酚乙酸酯、間甲苯酚乙酸酯、對甲苯酚乙酸酯和雙酚A二乙酸酯,這些物質一般多采用弱極性或中極性的毛細管色譜柱進行分析。探索采用弱極性的DB-5MS、中極性DB-17MS和DB-35MS等3種色譜柱對目標物進行分離,考察不同極性和類型色譜柱對目標物分離效果的影響,分離色譜圖見圖1~圖3。
圖1 DB-5MS色譜柱的分離效果色譜圖
圖2 DB-17MS色譜柱的分離效果GC-MS色譜圖
圖3 DB-35MS色譜柱的分離效果GC-MS色譜圖
由圖1~圖3可見,使用DB-5 MS和DB-17 MS色譜柱時,間甲酚乙酯和對甲酚乙酯分離效果不夠理想;采用DB-35MS色譜柱時,實現(xiàn)5種目標物基線分離,且峰型良好。因此,選擇DB-35MS為色譜柱。
試驗考察了進樣口溫度對分析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進樣口溫度對峰面積響應值的影響
結果表明,當進樣口溫度在180℃~220 ℃,苯酚和3種甲酚衍生物的峰面積響應值均隨著進樣口溫度的升高而增加,220 ℃之后,其響應值均趨于穩(wěn)定;雙酚A衍生物沸點較高,進樣口溫度在180℃~280℃范圍內,其響應值隨著進樣口溫度的升高而增加,280℃~300℃之間,響應值基本沒有變化。因此,選擇進樣口溫度定為280℃。
試驗考察兩種提取方法對試樣的酚類物質進行提取,考察了其對目標物提取率的影響。提取方法分別為:
方法1:往制備好的樣品中加入30mL甲醇,室溫下超聲萃取20min,提取液經過濾,收集濾液于圓形燒瓶中。殘渣再用20mL甲醇超聲萃取10min,合并濾液。濾液經40℃旋轉蒸發(fā)濃縮至近干。加入5 mL、0.1mol/L碳酸鉀溶液,充分溶解殘余物后,轉移至15mL離心管;
方法2:往制備好的樣品中加入80 mL、0.1mol/L碳酸鉀溶液,室溫下超聲萃取20min,提取液經過濾,收集濾液于圓形燒瓶中。殘渣再用30 mL、0.1mol/L碳酸鉀溶液超聲萃取5min,合并濾液。
兩種提取方法對目標物的提取率見表2。可見方法1對5種苯酚化合物的提取率均高于90%,優(yōu)于方法2。因此,選擇提取方法為方法1甲醇超聲提取。
表2 提取方法對目標物提取率的影響
試驗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劑用量對目標物提取率的影響。將試樣分別按表3中的3種程序進行提取,第一次提取20 min,第二次提取10 min,提取液均按2.3.3衍生,檢測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程序3提取效果最差,程序1和程序2的提取效果相近。因此,考慮盡量減少提取溶劑的用量,試驗采用程序2對試樣進行提取。
對標準工作混合溶液衍生化后進行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分析,得到擬合方程及其相關系數(shù),分別以3倍和10倍信噪比計算得到5種苯酚化合物的檢出限和定量限。結果顯示,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在0.05mg/L~1.0mg/L范圍內線性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97、0.9998、0.9993和0.9997,檢出限和定量限分別為0.02mg/kg和0.05mg/kg;雙酚A在0.2mg/L~4.0mg/L范圍內線性相關系數(shù)為0.9991,檢出限和定量限分別為0.06mg/kg和0.20mg/kg。表明該方法具有較寬的線性范圍、良好的線性關系以及檢測靈敏度。
向空白織物中添加3個含量水平的混合標準溶液,按優(yōu)化的試驗方法條件進行加標回收試驗,每個濃度的回收率做7個平行,并計算方法的精密度。結果如表4所示,平均回收率為90.2%~103.4%,且相對標準偏差為2.6%~6.1%,小于10%,滿足日常檢測的要求。
本文通過對提取方法和色譜條件的優(yōu)化,建立了超聲萃取-衍生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分析紡織品中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等5種苯酚化合物的方法。紡織品樣品經甲醇超聲萃取,萃取經乙酸酐衍生化后,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選擇離子掃描(SIM)檢測。在優(yōu)化的方法條件下,紡織品中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在0.05mg/L~1.0mg/L范圍內,雙酚A在0.2mg/L~4.0mg/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線性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0.999,檢出限為0.02mg/L~0.06 mg/kg,定量限為0.05mg/L~0.20 mg/kg,回收率為90.2%~103.4%,相對標準偏差為2.6%~6.1%。方法穩(wěn)定準確可靠,適用于紡織品中該苯酚、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和雙酚A的常規(guī)分析。
表3 提取溶劑的用量對目標物提取率的影響
表4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結果(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