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青
禁區(qū)“A Zone”。以色列人不得進入這個區(qū)域,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嚴格的持槍安檢,奢華的奧斯曼風格五星大酒店,稍顯破舊的柏油馬路和一排排黃色計程車,以及過分熱情招攬客人的本地導(dǎo)游,這是我對伯利恒的第一印象。
與約旦河西岸的很多城市一樣,這里的夏天炎熱干燥,游客卻絡(luò)繹不絕。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虔誠的目的—這里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圣城。如果你不熟悉《圣經(jīng)》故事也沒關(guān)系,因為它還有另一個身份—巴勒斯坦的文化中心。
賈西爾宮洲際酒店,是伯利恒最奢華的建筑。我們乘坐的從耶路撒冷開來的旅游大巴,就停在這座大酒店門前。如果說耶路撒冷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客氣和井然有序,那么這里就是熱絡(luò)和混亂。
幾個當?shù)匕屠账固谷伺e著牌子,上面是他們的土地在逐年減少的地圖。
搶到我們生意的是本地司機穆罕默德,他用來打招呼的各種語言十分靈光。
千年古城伯利恒,至今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四通八達的交通,更沒有繁華的購物中心。車開不久,就能抵達市中心的耶穌圣誕教堂(Church of Nativity)和奧馬爾清真寺(Mosque of Omar)。一條不到5米寬的街將二者隔開。
和充斥著游客的圣誕教堂相比,清真寺門前有些冷清,緊鄰著的一條販賣紀念品的小街也是門可羅雀。幾個當?shù)匕屠账固谷伺e著牌子,上面是他們的土地在逐年減少的地圖。那一塊塊逐漸變小的綠色區(qū)域,在這個城市乳白色的背景下特別顯眼。
司機停好車,我們穿過街道來到對面的圣誕教堂。教堂前的廣場上有來來往往的游客,也有踱步的駐軍。據(jù)說,古代的伯利恒是以色列的中心,這個曾經(jīng)的小村莊因為耶穌的降生而聞名于世。而這座位于城市中央的紀念耶穌誕生的教堂,是以色列繼耶路撒冷圣墓教堂之后最重要的教堂。
巴以隔離墻。大約七八米高,全長約有700公里,墻頂還布有鐵絲網(wǎng)和瞭望臺
耶穌圣誕教堂
根據(jù)《圣經(jīng)》記載,在耶穌誕生的百年前,以色列先知彌迦預(yù)言將會有一位彌賽亞(基督教中的救世主)在伯利恒誕生。當時的羅馬皇帝希律十分忌憚,下令殺死境內(nèi)所有兩歲以下的男童。幸而耶穌的養(yǎng)父約瑟在夢中得到警示,帶著全家逃往埃及才得以躲過這次屠殺。
《圣經(jīng)》里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這座歷經(jīng)千年的古教堂也一樣有著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這座耶穌誕生的教堂建成于333年,是由當時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修建。其后王朝更迭,教堂也在一次次起義和戰(zhàn)爭中被破壞和重建。
如今教堂的入口被改建成一個1米多高的門洞,所有人都必須彎腰進入以示謙卑。通過窄道進入教堂,會看見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兩排直立的圓柱和各式各樣金碧輝煌的壁畫和雕飾。
耶穌的祭壇位于教堂的地下室,只需隨著人流就會來到這里。一個帶有14個尖角的銀色星星裝飾著這個地洞,旁邊用拉丁文刻著:這里是圣母瑪利亞誕生耶穌的地方。
出了圣誕教堂,我們在白晃晃的廣場對面找到了穆罕默德。他在奧馬爾清真寺前向我們揮手,于是我們再次穿越街道,他問我們要不要進清真寺去看看。
這對女性是個難得的機會。于是,我們裹上了所有的衣服,跟在他后面。比起對面更具觀賞性的圣誕教堂,這座清真寺看起來實用性更強。很明顯禮拜剛剛結(jié)束不久,還有人在角落休息。穆罕默德跟人打招呼,那人看見我們有點意外和局促。因為害怕冒犯了別人,我們匆匆忙忙從里面出來。
整個伯利恒不大,也談不上什么城市建設(shè)。離開市中心之后的下一站是巴以隔離墻,這座高墻是2000年年初以色列當局為了避免當時巴以沖突繼續(xù)升級而建造的,目測大概有七八米高,全長約有700公里,墻頂還布有鐵絲網(wǎng)和瞭望臺。
這座墻之所以成為景點,是因為英國的匿名涂鴉藝術(shù)家班克斯在這里持續(xù)創(chuàng)作了很多諷刺戰(zhàn)爭和隔離墻的涂鴉。其中有經(jīng)典的“被瞄準的和平鴿”“擲鮮花的藝術(shù)家本人”“手持氣球飛過高墻的小女孩”“被砸開的心形缺口”,以及各種“能夠越過高墻的階梯”。
2017年,班克斯更是在這里開了一間圍墻酒店,酒店就在這座涂鴉墻旁邊。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家和游客,慕名來這間酒店打卡。
離開涂鴉墻,穆罕默德跟我們更加熟絡(luò)了一些。他在路上開始和我們提到他的妻子和家人,還有在網(wǎng)上結(jié)識的朋友。一路上,我們都小心避免會有主觀上的情緒或言語上的冒失沖撞了他,他卻好像因為我們來自外部的中立身份而打開了話匣子。
“我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去耶路撒冷了,你們知道那里是我們的首都,但是我在黑名單上,他們不會讓我過去的?!彼贿呴_車,一邊轉(zhuǎn)頭過來解釋其處境。
天氣很熱,但是車里沒有空調(diào)。這時行車經(jīng)過一排排白色的小別墅,旁邊是正在開花的三角梅。別墅很氣派,和城里的建筑不一樣,這就是伯利恒的富人區(qū)了。
“再往前開,你們就能看見那個禁區(qū)的標志了?!?/p>
“什么標志?”
他指了指路邊的紅色標牌。它指示通往巴勒斯坦控制區(qū),也就是所謂的“A Zone”。以色列人不得進入這個區(qū)域,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這里是完全屬于我們的地方,但現(xiàn)在越來越小了,就像那個綠色的地圖?!?h3>沖突和融合
比起聞名世界的耶路撒冷,其南郊伯利恒的不安定因素可能更多。
現(xiàn)如今,約旦河的西岸被劃分為三個區(qū)域。A區(qū)屬于巴勒斯坦的完全管轄區(qū),路口會有醒目的紅色標識;B區(qū)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管政務(wù)和軍事;C區(qū)則為以色列的全權(quán)管轄區(qū)域。
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后,頻發(fā)的阿以戰(zhàn)爭使伯利恒的人口構(gòu)成不斷變化。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在戰(zhàn)爭期間逃往由阿拉伯國家托管的伯利恒。與此同時,基督教徒的數(shù)量卻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70%以上,減少到了不足30%。
長期的沖突,使這里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身心俱疲。具有移民能力的家庭,因為惡劣的經(jīng)濟和以色列對該地區(qū)的長期制裁而舉家遷移;留下來繼續(xù)生活的人,也不得不在各種不協(xié)調(diào)中尋找能夠共存的途徑。
因為沒有自己的貨幣,巴勒斯坦目前使用的依然是以色列貨幣謝克爾(NIS)。對比之后會發(fā)現(xiàn),伯利恒的物價比耶路撒冷便宜1/3還多。
作為旅游城市的伯利恒,幾乎很大一部分的導(dǎo)游都是本地的巴勒斯坦人。
曾經(jīng)有調(diào)查機構(gòu)對當?shù)氐幕浇掏竭M行過民調(diào),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擁有本地的巴勒斯坦人朋友,他們也認可巴勒斯坦當局對本地的基督教遺產(chǎn)和文化的保護和尊重。
每年的圣誕節(jié),作為這座城市最盛大的節(jié)日,馬槽廣場上都會立起一棵超過16米的巨型圣誕樹,而圣誕節(jié)的彩燈會出現(xiàn)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巴勒斯坦的領(lǐng)導(dǎo)人和伯利恒市長,也會在圣誕夜前夕出席午夜彌撒,和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信徒一起,拉開慶祝活動的序幕。
這為期一個月的慶祝活動,是當?shù)厣碳掖黉N的最好時機。在這里銷售各類宗教用品的商販中,不乏巴勒斯坦人的身影。他們販售著本地特色手工藝品和干果香料。
離開伯利恒的路上,我們遇到更為嚴格的檢查。這段離耶路撒冷僅有10公里的路程,我們卻因此走了40分鐘。
編輯郵箱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