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武 陳 來
溫嶺市中醫(yī)院 浙江 溫嶺 317500
近年來,老年性便秘發(fā)生率在老齡化進程加速的作用下日益增加。便秘會促進老年人腦血管意外、心絞痛等嚴重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對于老年人的健康來說,保持大便通暢具有較為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我們采用針灸推拿治療老年性便秘31例,獲效良好,茲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老年性便秘患者62例,依據(jù)治療方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1例。治療組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61~80歲,平均71.3±11.5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3±0.7年。對照組中男20例,女11例;年齡61~80歲,平均71.1±11.2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1±0.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 對照組:患者口服酚酞(果導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1201),2片/次,每天3次。同時口服麻仁潤腸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國藥準字Z11020139),1丸/次,每天2次。
2.2 治療組:患者采取針灸推拿進行治療。①針灸主穴選?。浩⒂?、足三里、關元、天樞、三陰交、太溪、大腸俞等。腰痛配委中;腹脹配大橫;口苦、口干,配太沖、陽陵泉、膽俞。常規(guī)消毒治療部位,用毫針直刺,長度、直徑分別為35~50mm、0.32~0.38mm,運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20min,留針期間定時行針,每5min行1次。每天1次,上午進行。②推拿主穴選?。褐须洹⒋缶?、三陰交、大腸俞、天樞、足三里、三焦俞等。運用點法、摩法、撥法、揉法,讓患者取俯臥位,醫(yī)者在患者旁邊站立,用雙手掌對患者腰背部進行推拿10余次,方向為從上到下,沿著兩側膀胱經(jīng),然后對患者腰背部骶脊肌進行撥揉幾次,之后對脾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進行點法。讓患者取仰臥位,醫(yī)者在患者旁邊站立,用雙手掌在患者腹部進行摩法1min左右,中心為臍,在患者下腹部揉100圈,方向為逆時針,手法首先從輕到重,然后從重到輕。最后對中脘、氣海、歸來、三陰交、天樞、大巨、足三里進行點法。每天1次。
兩組均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3.1 療效評定標準:臨床緩解:治療后2d患者排便1次,具有通暢的排便、潤滑的便質,短期內(nèi)沒有復發(fā);好轉:治療后3d患者排便,但缺乏過程的通暢及潤滑的便質;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減輕或加重。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3.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治療組0例,對照組腹隱痛2例,腹瀉5例。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
中醫(yī)學認為,老年性便秘主要從虛而論,脾虛水津失運,陰血津虧不能潤養(yǎng)大腸,氣虛大腸傳導乏力,導致便秘發(fā)生,故治宜滋腎潤腸、益氣健脾[1]。針灸足三里、三陰交、脾俞等穴,能鼓舞中氣,健旺中焦,促氣血生化,潤養(yǎng)大腸;太溪可益腎納氣,滋補元陰,增液行舟;天樞能升降氣機;大腸俞功效通降腸腑;關元功效為培補下焦元氣,能溫下焦、理氣滯、通便。諸穴相合,達到調(diào)補氣血、滋陰生津的功效,逐漸恢復諸虛,最終達通便之效。運用手法,對天樞、氣海、歸來、脾俞、三焦俞、中脘、大巨、足三里、腎俞、大腸俞等穴進行點按能夠補益脾胃、益氣生血;刺激膀胱經(jīng)能夠增強臟腑生理功能,調(diào)整臟腑氣血運行;沿著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方向對腹部進行按摩能夠促進腸蠕動、有利于排泄大便,發(fā)揮推陳納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