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卉
(鄧州市中心醫(yī)院 麻醉科,河南 南陽 474150)
臨床上手術是治療胃癌的首選方法,可有效清除癌組織,但對患者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麻醉過程中患者不會感受到疼痛等強烈不適感,手術結束清醒后患者會感受到劇烈的疼痛感,極易出現(xiàn)心血管意外等不良現(xiàn)象[1-3]。瑞芬太尼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麻醉藥物,麻醉效果較好,但僅采用一種麻醉藥物對胃癌根治術患者進行麻醉作用持續(xù)時間較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5]。本研究對胃癌根治術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復合瑞芬太尼進行麻醉,觀察分析患者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情況。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鄧州市中心醫(yī)院接受胃癌根治術的116例患者,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單一用藥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每組58例。單一用藥組:男33例,女25例;年齡27~63歲,平均(50.56±4.61)歲;賁門癌10例,胃竇癌15例,胃竇癌20例,胃體癌13例。聯(lián)合組:男32例,女性26例;年齡28~64歲,平均(50.98±4.85)歲;賁門癌9例,胃竇癌16例,胃竇癌23例,胃體癌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胃癌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經(jīng)病理及胃鏡檢查確診為胃癌;(2)無精神疾病史。排除標準:(1)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害;(2)其他惡性腫瘤。
1.3 麻醉方法對單一用藥組采用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進行麻醉。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71)0.05 mg·kg-1,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06)初始用量為2 mg·L-1,每隔2 min遞增0.5 mg·L-1,阿曲庫銨(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57)0.9 mg·kg-1,瑞芬太尼5 μg·L-1,待患者出現(xiàn)肌松后,給予機械通氣。麻醉維持:丙泊酚用量減少至2 mg·L-1,瑞芬太尼減少至4 μg·L-1,給予阿曲庫銨50~80 μg·kg-1·h-1,維持肌松狀態(tài)。聯(lián)合用藥組在單一用藥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麻醉,麻醉誘導與單一用藥組一致,鎮(zhèn)痛泵入舒芬太尼0.3 mL·kg-1。麻醉維持過程,將瑞芬太尼劑量減至3 μg·L-1,舒芬太尼經(jīng)鎮(zhèn)痛泵入0.1 mL·kg-1·h-1,維持肌松狀態(tài)。
1.4 觀察指標(1)血流動力學:采用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系統(tǒng)測量患者麻醉前與手術完畢后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2)應激反應:分別于麻醉前和手術完畢后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腎上腺素(epinephrine,E)水平。(3)疼痛評估:分別于術后6、12、24 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由護理人員在一張空白紙上畫出11等份,分別標記0~10分,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劇烈且無法忍受的疼痛,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4)不良反應:記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
2.1 血流動力學兩組麻醉前HR和MA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手術完畢,兩組HR和MAP均較麻醉前升高,且聯(lián)合用藥組HR和MAP均低于較單一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2.2 應激反應麻醉前,兩組NE、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手術完畢兩組NE、E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聯(lián)合用藥組NE、E水平均低于單一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2.3 疼痛程度兩組術后12、24 h VAS評分均較術后6 h逐漸降低,且聯(lián)合用藥組各時間點VAS評分均低于單一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各時間點VAS評分比較分)
2.4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手術是臨床治療胃癌的常用方法,能快速改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去除癌變組織,但手術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強的應激反應,同時也會對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患者術后會出現(xiàn)強烈的不適感,難以忍受,從而出現(xiàn)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及躁動不安等行為,對切口造成二次損害,不利于術后恢復及預后[6-7]。
瑞芬太尼主要適用于臨床全麻誘導和全麻中維持鎮(zhèn)痛,是一種合成的強阿片類藥物,能夠有效抑制患者出現(xiàn)插管反應,減少全麻藥用量,減弱對心血管的影響,術后患者蘇醒時間較短,恢復快,但瑞芬太尼會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大劑量用藥時無法保證患者自主呼吸,且瑞芬太尼的鎮(zhèn)痛作用持續(xù)時間較短,患者蘇醒期躁動及應激反應程度將明顯升高,增加出現(xiàn)不良結局的風險[8]。舒芬太尼的主要作用是強鎮(zhèn)痛,該藥物主要作用部位為μ阿片受體,其親脂性為芬太尼的兩倍,同時該藥物通過血-腦屏障的過程更簡單,與血漿蛋白的結合能力明顯高于芬太尼,能夠發(fā)揮更強的鎮(zhèn)痛效果,從而保持患者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減輕手術應激狀態(tài),且該藥物代謝后經(jīng)尿液排出,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等特點[9]。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組HR、MAP、NE及E水平均低于單一用藥組,表明舒芬太尼復合瑞芬太尼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血流動力學改善效果較好,可減輕應激反應,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各時間點聯(lián)合用藥組VAS評分均低于單一用藥組,提示將舒芬太尼復合瑞芬太尼用于胃癌根治術中,能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利于術后恢復。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提示將舒芬太尼復合瑞芬太尼用于胃癌根治術中并不會影響安全性。
綜上所述,將瑞芬太尼用于胃癌根治術中,不僅利于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還能明顯減輕術中應激反應,術后鎮(zhèn)痛效果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