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年根
現(xiàn)階段,在橋梁工程中,各項技術的不斷引進以及應用充分保障了橋梁施工的質量,其中預制T 梁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降低了T 梁的蜂窩、麻面等多種不利問題的出現(xiàn)率,而且還為后期的橋梁修飾工作節(jié)約了不少的費用。隨著現(xiàn)在道路對橋梁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相關施工人員在開展橋梁工程前就應當做好預制T 梁的施工工作,并在該項工程的處理中優(yōu)化工程技術,強化工程管理力度,以此保障施工順利開展,提高施工質量,為日后大面積推進T 梁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預制T 梁的具體施工工作中,包含對T 梁臺座的制備和鋼絞線的切割工作。首先,在T 梁施工工作上,應當對所用到的混凝土進行充分澆筑,待其完成后在臺座上安裝對應的模板,并進行拉螺桿設置,最后再對臺座預留出相應的反拱。施工設計人員應當深入現(xiàn)場,準確估測現(xiàn)場地基的實際承載能力,并依據(jù)計算結果推算張拉前后的承載力,待數(shù)據(jù)測算準確后對底座部位的混凝土進行澆筑,然后在上層位置鋪設鋼板。另外,現(xiàn)階段的預制T 梁底座和側模漏漿出現(xiàn)的概率相對較高,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會影響T 梁的質量,對此在具體的施工中施工單位往往會采用在臺座的兩側鑲嵌硬度較低的橡膠棒來緩解該問題。預制T 梁在尺寸上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滿足實際的施工搭建需求,因此在實際使用時應當對尺寸相對偏大的T梁用切割機進行切割,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求[1]。
預制T 梁是需要在橋梁搭建之前完成的,這就需要制定好相應的T 粱模板,而橋梁施工所用的模板主要為鋼模板,對此在施工前施工人員應當仔細查看鋼模板的性能,以保障其能夠充分滿足T 梁的施工需求。另外,在預制T 梁施工工作方面,施工人員還應當了解端模與側模之間的撓度,并核實所使用的模板是否存在變形等現(xiàn)象。在對底部外膜施工時,應當保持螺栓與外膜之間的固定效果,并將橡膠條補充在模板的連接縫內。在開展T 梁模板設計工作時,推薦使用組合鋼模板進行施工,這一施工模式主要是對拉螺桿和支架之間進行組合式施工,以此完善T 梁模板,最終達到加固的效果。
在對預制T 梁進行施工時,鋼筋綁扎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開展此項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將腹板綁扎成為骨架,然后再將其焊接牢固;另外,該項施工還需要對腹板骨架結構進行加固,對此可以采用斜支撐的方式完成此項固定工作。當拼接腹板和鋼板鋼筋工作全部完成以后,需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定位筋的選取加以確定,待其確立完畢后,再進行安裝波紋管以及穿鋼絞線工作。
T 梁中所用到的混凝土一般會采用邊攪拌邊運輸?shù)姆绞?,然后將混凝土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將其澆筑在需要的位置上面。對于T 梁中所用到的混凝土,需要進行分層澆筑,如表1 所示,每一層混凝土澆筑工作應待其初凝方可進入下一層。對于模板內的澆筑工作,施工人員應把控好材料的溫度,其實際的溫度如表1 中所示最高不得超過30℃,而其材料所含有的氣量也必須控制在4%以下。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控制入模時的溫度,施工人員會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情況采取每澆筑一段距離檢測一次溫度的方式,以此來實現(xiàn)對溫度的把控[2]。
表1 預制T 梁中混凝土澆筑參數(shù)
預制T 梁的預應力需要同步開展張拉施工,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施工所產生的應力差。張拉力的鋼材軸線和預應力的鋼材軸線應當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待張拉力平穩(wěn)時可以開展錨固施工工作。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等到混凝土的強度達到90%才可以進行上述預應力的施工工作,并迅速開展壓漿操作,同時及時清理T 梁底板的通氣孔。另外,借助雙控互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T 梁張拉效果。
T 梁的拆模工作對于整個施工過程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倘若在此步驟沒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拆模工作中,需要待其所用的混凝土強度達到標準后才可以進行,避免模板表面和棱角的區(qū)域發(fā)生任何損傷。對于具體的拆模工作,則需要對拉螺桿進行放松,避免模板和梁面板棱角之間出現(xiàn)碰撞。另外,在實際的T 梁拆除工作上,施工人員需要嚴格參照各項施工要求進行,并根據(jù)安裝的先后順序逐一拆卸,以此來降低施工對梁體中混凝土的損傷。
在T 梁預制過程中,鋼筋材料是不可缺少的,對此施工單位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施工方案以及實際所采用的施工材料進行設計,并依據(jù)需求選取適當?shù)匿摻铋L度,在滿足施工標準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鋼筋材料,進而為施工企業(yè)減少相應的成本。另外,對于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存儲工作,相關人員要做好登記和記錄,由于T 梁預制工作中所用到的鋼筋型號較多,且其中的差異用肉眼很難察覺,因此需要相關的材料管控人員做好本職工作,避免因鋼筋型號出現(xiàn)混淆而為后期的工作埋下安全隱患;同時,鋼筋的存儲要便于取材,減少中間過多的復雜步驟。在開展鋼筋的綁扎工作時,應當遵循先中間后兩段的原則,按順序進行綁扎,保障綁扎工作中的定位網位置固定而不會隨意發(fā)生改變。
為了能夠充分保障T 梁的質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強化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而這一步驟是否能夠有效開展,取決于模板接縫區(qū)的檢測工作是否達標,此外還需要確保拉螺桿具有足夠的牢固性。在具體的混凝土澆筑工作中,可以借助輸送車將其運輸?shù)街贫ǖ奈恢?,再用龍門吊機等設備完成后續(xù)作業(yè)。對于T 梁所用的混凝土可以選用連續(xù)澆筑的方式,再依據(jù)T 梁的預應力沿縱向、水平方向進行分段和分層處理,按照順序完成澆筑工作。從梁的一段開始施工,待其注入四分之三的位置后,再從梁的另一端繼續(xù)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當梁的兩側混凝土合攏后,就意味著整個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全部完成。
在正式施工開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T 梁中的所有的孔道進行全面清理,這一工作具體的實施可以借助空壓機來完成,待清潔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進行鋼絞線穿束工作。在鋼絞線的處理工作上,需要借助砂輪機進行切割和處理,鋼絞線的間距需要控制在1~1.5m 之間,然后將鋼絞線綁扎成扎絲,并對其逐一編號。這一步的操作主要是為了便于后期的分類和堆放工作,在這一步工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將其彎折,并做好相應的防雨防潮措施。具體的綁扎位置通常在兩端5cm 的位置,這一位置的選取主要是為了避免端部出現(xiàn)松骨現(xiàn)象;另外,具體實施還應當依據(jù)具體的設計圖紙來參考完成,然后對鋼絞線的外觀進行檢查,如端部出現(xiàn)松骨的現(xiàn)象,應立即進行處理,再利用穿束機將鋼絞線引導孔道,重復回撥動作,以此避免出現(xiàn)鋼絞線纏繞的問題。
對預制T 梁的質量控制應當包括對T 梁的張拉、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梁片養(yǎng)護質量的控制。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對孔道以及錨圈的摩阻情況進行測試,并根據(jù)測試結果進行相應調整,使得張拉施工強度和彈性模量充分符合各項設計需求。另外,在保障混凝土質量的工作上,施工人員應當對混凝土進行連續(xù)澆筑且一次性完成,不可對波紋管進行直接振動,要嚴格遵照T 梁中混凝土的澆筑標準進行操作,以此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質量。為了避免結構裂縫的出現(xiàn),工作人員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對T 梁頂板進行收光和拉毛處理,混凝土完全凝結后用白色土工布對T 梁加以覆蓋,并用自動化噴淋養(yǎng)護方式進行至少10 天的養(yǎng)護工作,以此達到混凝土結構表面保持濕潤的目的,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結構裂縫。
現(xiàn)階段,我國對道路橋梁質量和數(shù)量上的需求越來越高,為了保障橋梁建筑的高速發(fā)展,預制T 梁的應用將會成為現(xiàn)階段橋梁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手段。因此,為了保障預制T 梁技術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相關人員應當做好預制T 梁的把控工作,依據(jù)具體的施工需求調整T 梁設計模式,優(yōu)化各項施工技術,從而保障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