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香
急性左心衰竭發(fā)病快,病死率較高,患者易引發(fā)呼吸困難,甚至是呼吸衰竭。ICU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易出現(xiàn)呼吸機相關肺炎,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1]。為了更好的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預后,選擇一種科學護理方式至關重要。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使用雙盲法將我院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72例分為2組,接診時間在2019.1-2019.12,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6例/組,分別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綜合護理管理模式。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65歲~86歲,中位年齡(76.59±6.51)歲。觀察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65歲~88歲,中位年齡(76.84±6.39)歲。2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資料比較,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管理模式,①體位護理,適當抬高床頭,控制在30度至45度之間,做好壓瘡預防護理,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皮膚情況[2]。②呼吸道護理,控制氣囊壓力在25mmHg~30mmHg之中,保護呼吸道粘膜,降低誤吸幾率,幫助患者清潔鼻腔中分泌物,定時放松氣囊。③心理護理,與患者多做交流,耐心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疾病的恢復注意事項,鼓勵患者提升治療信心和配合度[3]。④鎮(zhèn)靜護理,評估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在鎮(zhèn)靜治療中需要密切監(jiān)測其身體各項指標,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的:(1)臨床肺部感染評分(簡稱CPIS評分)、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簡稱APACHE II評分)、血氧飽和度(SPO2)、氧合指數(shù)。(2)機械通氣時間、發(fā)熱時間和感染緩解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CPIS評分、APACHE II評分、SPO2、氧合指數(shù)、機械通氣時間、發(fā)熱時間和感染緩解時間,組間對比差異性采用t檢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jù)
觀察組的CPIS評分、APACHE II評分小于對照組,觀察組的SPO2、氧合指數(shù)大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的感染相關指標變化 觀察組的機械通氣時間、發(fā)熱時間和感染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疾病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質量和生命安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控制感染是保證患者預后的關鍵,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的發(fā)生率在12%以上,其死亡率高于20%,說明該疾病的危險性較大,臨床上需要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的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4]。綜合護理管理模式立足于患者的實際情況,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護理模式。綜合護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呼吸道風險,加強無菌病房護理和無菌起到護理,不僅可以改善舒適度,提升患者治療信心,還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根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提示,觀察組的CPIS評分、APACHE II評分小于對照組,觀察組的SPO2、氧合指數(shù)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發(fā)熱時間和感染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機相關肺炎使用綜合護理管理模式效果準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明,彭岸雄,羅月荷, 等.循證護理干預用于呼吸機治療患者相關性肺炎預防中的作用[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20,9(3):406-407.
朱苑霞,蔡艷,鄭燕華.探討臨床開展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價值[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20,9(3):297-298.
于秀勤,時春焱,李勇, 等.重癥監(jiān)護室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研究進展[J].家庭醫(yī)藥·就醫(yī)選藥,2020,(5):237.
魏慧.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預防效果[J].臨床研究,2020,28(5):180-181.
李丹陽.集束化護理干預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質量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0,28(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