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秀, 劉作群
(1.瀏陽市瀏陽湖國有林場,湖南 瀏陽 410300;2.寧鄉(xiāng)市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湖南 寧鄉(xiāng) 410600)
香樟 Cinnamomumcamphora( Linn) 為樟科樟屬常綠高大喬木樹種,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qū)[1]。其樹形優(yōu)美,木材為上等家具材[2]。香樟作為湖南省的優(yōu)良鄉(xiāng)土樹種,近年來在國家木材戰(zhàn)略儲備項目中廣泛應(yīng)用。由于香樟分枝較多,主干不明顯,若作為用材林樹種培育就必須在其幼齡林期進行修枝。修枝技術(shù)被大量應(yīng)用在杉木[3-6]、濕地松[7]、紅松[8-9]、福建柏[10]、楊樹[11]、白樺[12]、云杉[13]、桉樹[14]等用材林樹種培育上。目前關(guān)于香樟修枝技術(shù)的研究鮮見報道,因此,開展香樟修枝試驗對培育香樟用材林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區(qū)位于湖南省瀏陽市永和鎮(zhèn)瀏陽湖國有林場天巖寨分場。其地理位置為113°49′04″E,28°14′59″N。該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氣候區(qū),多年平均氣溫17.5℃,1月平均氣溫5.4℃,7月平均氣溫28.7℃;年降雨量為1650~1700mm,年光照時間1545~1820h,年平均霜期270d。試驗地為東南坡,坡度15~20°,海拔315~330m;土壤為第四紀(jì)紅壤,深達80cm;pH值6.3~6.8,林下草本灌木層主要為鐵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和五節(jié)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 Warb.ex Schum.et Laut.。
試驗林為香樟人工林,2012年3月造林,初植密度為1 111株· hm-2。
于2016年3月進行修枝,采用平切法修枝。設(shè)計3種修枝強度:其修枝高分別為樹高的1/4(T1)、1/3(T2)、1/2(T3),即從根頸處往上分別修枝到樹高的1/4、1/3、1/2處,同時設(shè)置1個不修枝的對照處理(CK),共設(shè)置4種處理。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每個處理50株,3次重復(fù)。
2020年3月調(diào)查每個處理林木的胸徑、樹高。
單株立木材積計算公式:
V=0.000 050 479 055D1.908 505 4H0.999 765 07[15]
式中:D為胸徑,H為樹高。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0整理,用SPSS17.0進行方差分析。
香樟生長量調(diào)查結(jié)果見表1。
表1 修枝前后各處理香樟生長量Tab.1 Growth control of Cinnamomum camphora by dif-frent treatment修枝處理修枝前修枝后平均胸徑/cm平均樹高/m平均材積/m3平均胸徑/cm平均樹高/m平均材積/m3CK3.413.420.001 848.496.000.019T13.453.440.001 889.396.300.025T23.433.420.001 858.115.690.017T33.413.400.001 837.164.970.012
從表1可知:在修枝前,4個處理的香樟平均胸徑、平均樹高和平均材積均無明顯差異,修枝后各處理的平均胸徑、平均樹高及平均材積的差異較明顯,其大小排序均為T1>CK>T2>T3。修枝對香樟的胸徑和樹高生長有影響,不同的修枝強度對香樟的生長影響不一致,修枝強度為修枝到樹高的1/4(T1)時,其樹高、胸徑、材積生長量均為最大,效果最好;修枝后T1處理的胸徑生長量是對照的110%,樹高生長量是對照的105%,材積生長量是T3處理的200.8%,為CK的131.6%;T2和T3處理的修枝強度對香樟的胸徑、樹高、材積生長均有負(fù)面影響,其生長量均小于CK和T1處理的。
由表2可知,胸徑、樹高、材積的sig值分別為0.004、0.000、0.005,均小于0.01,說明不同強度的修枝處理間香樟的胸徑、樹高和材積生長量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表2 修枝處理后胸徑、樹高和材積生長量方差分析Tab.2 Variance analysis of DBH , height and volum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by different treatments變異來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顯著性胸徑38.538312.8464.9050.004樹高14.73134.9207.3740.000材積0.00130.0004.8240.005
進一步多重比較結(jié)果見表3。表3 LSD法多重比較結(jié)果表明:從平均胸徑來看,T1與CK差異不顯著,但與T2、T3有顯著差異;T2與CK、T3均無顯著差異,T3與CK有顯著差異。就平均樹高而言,T1與CK差異不顯著,但與T2、T3有顯著差異;T2與CK無顯著差異,但與T3有顯著差異;T3與CK有顯著差異。材積生長的規(guī)律同胸徑生長。
表3 修枝處理后樹高、胸徑、材積的多重比較Tab.3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height, DBH and volum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after pruning處理平均胸徑/cm平均樹高/cm平均材積/m3T19.39±0.47 a6.30±0.28 a0.024±0.004 aCK8.49±0.41 ab6.00±0.22 ab0.019±0.002 abT28.11±0.44 bc5.69±0.17 b0.017±0.002 bcT37.16±0.34 c4.97±0.16 c0.012±0.001 c
不同強度的修枝處理對香樟幼齡林的胸徑、樹高和材積生長均有影響,當(dāng)修枝高為樹高的1/4時,即從根頸處往上修枝到樹高的1/4(T1)時,對香樟幼齡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當(dāng)修枝高為樹高的1/3(T2)和1/2(T3)時,其胸徑、樹高和材積的生長量均小于對照(CK,不修枝)的。這可能是修枝強度過大,林木沒有足夠多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影響了其生長。這一結(jié)論與油松的修枝結(jié)果[1]相一致。T1處理雖然生長量超過了CK,但是兩者間的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因此,該種修枝方法是否為香樟幼齡林最合理的修枝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