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壯
摘 要 在現(xiàn)代社會當中,人們已經正式進入了云計算、大數據的時代,對于網絡用戶來說,其信息已經完全暴露在網絡中。因此,為了保證個人信息安全,人們應當使用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來對個人信息進行安全管理,從而發(fā)揮計算機的優(yōu)勢,避免信息泄露,威脅到網絡用戶的個人利益。
關鍵詞 大數據環(huán)境;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1大數據環(huán)境下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需解決的問題
(1)信息處理的大數據應用層次低。當前多數計算機數據信息的處理,通常較少利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且受限于Windows客戶機獨立化的運營方式,使得不同用戶主機內的數據資源,難以形成有效的網絡互通、數據共享。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表格數據核算、文件拷貝等處理方式,不但無法勝任海量化的數據信息獲取、處理分析與存儲需求,而且不能做到多臺計算機的互聯(lián)互通,以及跨區(qū)域的數據傳輸、統(tǒng)計計算,在數據信息挖掘、處理與利用的高效性方面,難以達到企事業(yè)單位規(guī)定的數據運行、管理需求[1]。
(2)數據信息處理與服務的能力有限。由于網絡計算機中存在著海量的數據資源,這些數據信息的某一部分為冗余或無效信息,因而在開展數據采集、傳輸、分類排列與處理時,要先進行數據內容的預處理,去除那些冗余或無效的數據,并對數據集格式做出轉化操作,才能滿足不同社會企業(yè)主體的數據使用需求。但即使如此,部分數據信息仍然不能在計算機軟件服務功能的實現(xiàn)中,起到相應的數據共享、服務支持作用。所以對數據信息的二次加工,成為計算機海量數據資源處理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數據挖掘、處理結果是否精確的主要影響因素,因而亟須引入大數據信息技術進行管理。
2大數據下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1)拓展信息收集渠道。自網絡技術應用以來,世界范圍內社會發(fā)展速度明顯加快,原因在于信息的交流速度獲得了極大提升。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們普遍有一個疑惑,關羽遭受曹孫圍攻時,為何劉備和諸葛亮未能予以支援。從荊州到益州,古代最快的飛馬傳信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而關羽從出師到敗亡的全部時間不到40天,正因如此,消息傳到成都時,一切都已結束。而在現(xiàn)代,通過無線網絡即時通信即可完成信息的傳遞。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任何企業(yè)若想生存、發(fā)展,必須激活全部信息收集渠道,從企業(yè)運營、客戶心理、市場行情以及競爭對手的發(fā)展情況等方面盡可能多地獲取相關信息。之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制定出針對性極強的營銷或應對方案,只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搏殺出生存之路。目前實體店經營日趨艱難,馬云、劉強東等互聯(lián)網金融巨頭正是看準了經銷鏈中很多環(huán)節(jié)可以省略這一要素,促使了電商的繁榮。消費者足不出戶可以買到所有產品與服務,經營者減少了實體店的房租、水電以及大量沒有實際價值卻不得不雇傭的人力成本,從而更加注重品牌和服務。在此情況下,大數據和電商一拍即合,根據消費者的搜索記錄即可極為準確地分析出后續(xù)消費方向,從而進行大量產品推送,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而挖掘出潛藏更深的商業(yè)價值[2]。
(2)挖掘技術。挖掘技術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技術,在挖掘技術中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征是十分明顯的,并且在當前時代下挖掘技術還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了相互的融合。在挖掘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對人類的思維以及人類的行為進行模擬,高效的對數據進行實時的處理以及操作,這樣可以從龐大的數據庫中找到精準性的信息,從而對企業(yè)當前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信息參考作用。在挖掘技術中主要包含了預處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以及評估數據等主要步驟,相關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利用挖掘技術來挑選出精準性的數據,刪除一些無效和零數據,之后再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再下發(fā)到各個部門中進行日常的工作。
(3)認證技術。信息安全如果只依靠簡單的加密技術是無法全方位的保障信息的安全,因此,認證技術也成為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技術。在計算機操作中,認證技術要對數字摘要、數字簽名、數字信封、數字證書等信息加以認證,從而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當發(fā)現(xiàn)對方身份有誤或存在問題時,將阻止對方的訪問,以此防止信息被修改、偽造、破壞等。例如,數字摘要技術就利用單向哈希函數來實現(xiàn)信息文件轉換,之后獲取一定長度的摘要數據,之后將其添加進對應的文件中,然后將信息發(fā)送給接收者,對方會在利用約定好的函數進行換算,以此算出對方的摘要數據,從而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在我國,當前社會中最常見的數字證書技術主要為PKI執(zhí)行機構CA頒發(fā)的用戶數字身份證,網絡用戶通過這個“身份證”保證個人的信息安全[3]。
(4)構建功能多樣化的數據庫。數據庫原本是互聯(lián)網上專門存儲相關信息的數據存儲系統(tǒng),在大數據時代,小到企業(yè)大到國家,必須構建強度極高的核心數據庫并將之作為重點戰(zhàn)略。然而數據信息多種多樣,如何將數據庫從單一的存儲空間升級為多功能的靈活存取、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當代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需要考慮的重點。隨著時代的不斷前行,數據信息的逐漸增多會給數據庫帶來更大的存儲壓力,技術人員必須設計出更加科學的程序框架,對計算機的性能進行平衡的同時做到將各類數據信息根據價值的不同進行分類,在此過程中,企業(yè)的權限制度必須配備完善,從品級上一一對應。如企業(yè)的核心技術只有項目部負責的總工程師和企業(yè)老板才有權利查看,其他董事會成員均沒有開啟權限,普通技術人員只能通過數據庫探查與項目有關的特定信息,其他一切均無權過問。
3結束語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水平也在不斷成熟,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被廣泛地運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再加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作用更為突出。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科學的運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對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進行有效的保障,應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來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侯效斌.基于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探討[J].現(xiàn)代信息科技,2019(3):89-90.
[2] 彭文惠.基于大數據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 2019(4):130-131.
[3] 王梓旸.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基礎以技術探討[J].科技風,2018 (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