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
他知道,這最后一課要提前講了。
他忍住幾乎使他暈厥過去的劇痛,艱難地移近床邊的窗口,看著遠處的村莊。從自己的老師為救自己而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這一生就屬于黃土高原上這個偏遠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壟上,娃們在為他燒香和燒紙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擔和想從校舍取椽子去修村頭老君廟的幾個人拼命,被人打斷了兩根肋骨。送到鎮(zhèn)醫(yī)院,竟又發(fā)現(xiàn)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沒有去管,實在沒錢管。從鎮(zhèn)醫(yī)院出來,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買了書。
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xù)了兩萬年的星際戰(zhàn)爭已接近尾聲。
碳基聯(lián)邦艦隊將完成碳硅戰(zhàn)爭中最后一項使命:摧毀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條五百光年寬的隔離帶,免除硅基帝國對銀河系中心區(qū)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脅。隔離帶中只有形成3C級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會被保護。
夜深了,燭光中,娃們圍在老師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藥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著了。他掙扎著想在黑板上寫字,但頭突然偏向一邊,一個娃趕緊把盆接到他嘴邊,他吐出了一口黑紅的血,然后虛弱地靠在枕頭上喘息著。
娃們中有了低低的抽泣聲。
他讓他們記住牛頓第一定律,記住牛頓第三定律,最后才讓他們去記最難懂的牛頓第二定律。娃們哭著記住了,他們知道,記不下來老師是不會放心的。
“發(fā)射奇點炸彈!”
一團團似乎能吞沒整個宇宙的強光又閃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離帶在快速推進。直到他們遇到太陽系的3號行星。
3號行星檢測,檢測30個隨機點。這所山村小學,正好位于檢測波束圓形覆蓋區(qū)的圓心上。
“1號隨機點檢測。開始3C級文明測試?!?/p>
1號測試未通過,2號測試未通過……10號測試未通過。
11號測試未通過!
12號測試未通過!
“3C文明測試試題13號: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的運行狀態(tài)如何?”
數字宇宙廣漠的藍色空間中突然響起了娃們清脆的聲音:“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3C文明測試試題13號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14號:請敘述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間力的關系。”
娃們說:“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測試試題14號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15號:對于一個物體,請說明它的質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娃們齊聲說:“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3C文明測試試題15號通過,文明測試通過!確定目標恒星500921473的3號行星上存在3C級文明?!?/p>
“奇點炸彈轉向!脫離目標!”太陽系,推送奇點炸彈的力場束彎曲了,奇點炸彈撞斷了一條日珥,掠過太陽,亮度很快暗了下來,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們什么也沒覺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燭光下,他們圍著老師的遺體,不知哭了多長時間。
最后,娃們決定掩埋自己的老師。他們拿了鋤頭、鐵鍬,在學校旁邊的山地上開始挖墓坑,燦爛的群星在整個宇宙中靜靜地看著他們。
“天啊!這顆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級,而是5B級!”參議員驚呼起來。
“他們已經開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學推進方式進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們所在行星的衛(wèi)星?!?/p>
“這個行星上生命體記憶遺傳的等級是多少?”
“他們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們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在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制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
“這種方式信息傳輸速率是多大?”
“大約每秒1至10比特?!?/p>
“上尉!”艦隊統(tǒng)帥大怒,“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chuàng)造出5B級文明,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
“但,閣下,確實如此?!?/p>
“在這種狀態(tài)下,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p>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p>
“教——師?”
娃們造好那座新墳時,東方已經放亮了。娃們在那個小小的墳頭上立了一塊石板,上面用粉筆寫著“李老師之墓”。
(節(jié)選自《鄉(xiāng)村教師》,有刪改)
【閱讀訓練】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小說開篇包含了豐富的信息,讓我們大概了解到李老師的基本情況,包括身體狀況、工作狀況、經濟狀況和他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
B.文本采用雙線結構,一條是老師上課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條是碳基艦隊在建立隔離帶時找尋并保留3C級以上文明。雙線互為呼應,并行不亂。
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場景轉換和故事內容,給小說染上了奇幻的色彩,也確實給讀者帶來了閱讀科幻小說獨有的體驗。
D.文本中李老師這個鄉(xiāng)村教師卑微不幸,作為一個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小說的悲劇主題,引發(fā)我們對其深深的同情。
2.文中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
3.一篇優(yōu)秀的科幻小說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蘊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