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9月我升入了高二。老師、家長都說,從現(xiàn)在起,要緊張起來,因為高考就在眼前。我覺得他們太夸張,還有幾百天呢,哪里就在眼前了?所以內(nèi)心依然沒有緊迫感。對此,他們很不滿意。
請問,高二真有必要這么緊張嗎?
耿亮
答:如果把高中看作越野長跑,那么高二就是長跑的中段。與起點比,它少了期待;與終點比,它少了掌聲。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更是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拼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yōu)勢,不可小覷。
高二學生普遍存在兩種認識:一是學校的方方面面已經(jīng)熟悉,離高考還遠,不妨放松一下;一是經(jīng)過了高一,清楚了自己的實力和不足,然后研究怎么彌補不足。
這兩種認識,有天壤之別。
考入北大清華的學子,多有“埋頭、素服、三緘口”的習慣。高考競爭無疑是激烈的,它要求每個競爭者全力以赴,而不起眼的壞習慣則會像漏斗,把你應(yīng)該取得的成績都慢慢漏下去。因此,進入高二后,一定要反思認識上的謬誤、習慣上的不足,而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查遺補漏。從這次考試到下次考試,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習慣上的不足或者錯誤。
正所謂“習慣決定命運”,高二的你一定要有所覺悟:
1.力戒浮躁。試卷書寫潦草、會而不對,作業(yè)敷衍了事,思考淺嘗輒止,學習丟三落四……這都是因為沒有沉下心來。做學問,既要能坐下去,又要能鉆進去。周圍環(huán)境嘈雜、物品擺放雜亂,必然導致心態(tài)浮躁,更可怕的是有些同學還以種種理由放縱自己并怡然自得,這最終會害了自己。畢竟考場要自己上,沒人代替得了你。
2.享受磨難。據(jù)報道,中國中學生長城考察隊與日本中學生長城考察隊曾在暑期不期而遇,雙方各打一面大旗,中方旗上寫“艱苦磨煉”,日方旗上寫“享受磨難”。
“磨煉”與“磨難”差別不大,“艱苦”與“享受”差別巨大——前者積極進取,后者消極保守。而人的本性是享受安逸,如果能把磨難看成享受,無疑是提升了境界。
那么,怎么做到享受磨難呢?關(guān)鍵有兩點:一有信念,二有自控力。
當你逼迫自己吃苦時,會覺得苦;當你把吃苦當成習慣,只會感到強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燒,激勵你去拼搏、登攀。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甜檸檬理論:雖說檸檬很酸,但當你非吃不可時,便會覺得它也有一些甜。就是說,當你必須接受它時,就會想著它的好。
高二是長跑的中段,此時認準方向,甘于寂寞,默默加油,砥礪前行,應(yīng)該是所有高二學生的共同追求。想高考不留遺憾,就必須有憂患意識,力戒浮躁、拖拉、得過且過等與高考不合拍的不良習慣,而這些最好在高三到來之前完成。
希望你能重視高二,把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打造得積極向上,這樣明年奪取高考勝利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拯救孩子拖延癥的技巧
問:孩子剛上學,做作業(yè)拖拉。我每天在他耳邊嚷嚷也不行。請問,怎樣才能讓孩子擺脫拖延癥?
黃茜
答:如果孩子寫作業(yè)時,你一直在旁邊喋喋不休,孩子就會把“拖延”作為武器與你軟對抗。反過來,如果一開始,你就把寫作業(yè)的事交給孩子,他慢慢就能學會自己掌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