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供稿
世間萬物,每分每秒都在變化:潮起潮落、月圓月缺、風吹麥浪、春華秋實……景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地域等外部條件的影響下,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我們驚嘆于自然景物的變化,但當我們提起筆描繪這些變化中的畫面時,筆下的文字卻常常少了一份靈動。怎么辦?本期作文大變身,張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四“分”妙法:分階、分幀、分身、分心。用心琢磨并運用,一定可以有所收獲!
原文
日落即景
浙江省杭州市妙語天然專修學校五年級 樂語萱/文
初評:
習作條理清晰地描繪了日落的景象,按時間的推移、夕陽位置的變動,寫出了夕陽及其他相關(guān)景物的變化。全文不乏一些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可讀后總感覺描寫還沒充分展開——夕陽的形、色、光、影等方面的細微變化,相關(guān)景物在夕陽照耀下相應的變化,觀看落日過程中作者微妙的內(nèi)心變化,這些內(nèi)容寫得比較粗略。讀者還沒看明白,還沒感受到落日的美,全文就以“日落,真美”結(jié)束了,讓人意猶未盡。
修改文
日落即景
浙江省杭州市妙語天然專修學校五年級 樂語萱/文
技法點撥:
描繪景物,怎樣才能寫出層次、寫出變化呢?不妨用四“分”法,讓筆下的景物呈現(xiàn)出動畫一般的美感。
1.分階。景物的變化是連續(xù)的,但也有階段性,在行文上與段落安排呼應。如夏日暴雨,可以按順序分為“雨前、雨中、雨后”;文中寫日落,按空間位置分“低空中、高樓邊、枝丫間、房頂、遠方”。
2.分幀。如果把日落過程比作動畫,它其實是由無數(shù)幀靜止的畫面連起來的。描寫時可以定格典型的動畫幀,具體生動地加以描繪,如高樓邊緣蛋黃一般的夕陽、躺在枝丫間的夕陽,等等。
3.分身。很多畫面都是由主體和背景組成的,主體景物固然要多費筆墨,作為陪襯的景物也不可忽略。寫景時,還要記得分身出去,關(guān)注與主體相關(guān)的景物的變化。
4.分心。觀察和描繪景物變化時,不要“全神貫注”地與景物完全融為一體,而是要時不時地分出心來在繪景中穿插表達自己的聯(lián)想、感慨、贊嘆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