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清
(平度市大澤山鎮(zhèn)衛(wèi)生院 山東 青島 266713)
老年糖尿病的發(fā)生比較常見,是終身代謝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需要及時給予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治療[1]。本研究分析格列美脲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老年糖尿病的治療作用,如下。
我院100 例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其中,A 組年齡61 ~80 歲,平均68.21±2.67 歲。男女分別34 例和16 例。老年糖尿病病程2 ~16 年,平均(12.56±0.68)年。B 組年齡61 ~82 歲,平均68.26±2.13 歲。男女分別32 例和18 例。老年糖尿病病程2 ~16 年,平均(12.52±0.51)年。A 組、B 組資料有可比性。
A 組采取二甲雙胍治療,每次500mg 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174087,名稱鹽酸二甲雙胍片),每天三次,治療3 個月。
B 組則采取格列美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在A 組的基礎(chǔ)上給予格列美脲。格列美脲每次1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563),每天1 次,治療3 個月。
比較兩組血糖控制效果;血糖達標的各項時間;治療前后患者PBG、FBG、糖化血紅蛋白;低血糖、腹脹、腹瀉發(fā)生率。
顯效:PBG、FBG、糖化血紅蛋白恢復正常,糖化血紅蛋白達標;有效:PBG、FBG、糖化血紅蛋白等改善50%以上,糖化血紅蛋白有所降低;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 組療效100%比A 組82%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前A 組、B 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B 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7.01±0.32、6.23±0.11、6.01±0.12 低 于A 組9.35±0.21、7.45±0.24、8.07±0.1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比較(±s)
兩組比較,治療前*P >0.05,治療后#P <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期 PBG (mmol/L) FBG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比(%)B 組 50 治療前 13.21±1.26 8.56±1.11 9.61±0.51治療后 7.01±0.32 6.23±0.11 6.01±0.12 t 6.856 7.878 8.213 P 0.000 0.000 0.000 A 組 50 治療前 13.24±1.11 8.51±1.21 9.54±0.48治療后 9.35±0.21 7.45±0.24 8.07±0.12 t 5.145 5.821 7.821 P 0.000 0.000 0.000兩組治前比 t 0.634 0.177 0.923 P 0.313 0.856 0.134兩組治后比 t 4.821 5.155 6.223 P 0.000 0.000 0.000
A 組血糖各項指標達標時間6.14±1.02d、7.21±2.21d、12.24±3.21d 長于B 組4.24±0.01d、5.01±1.12d、10.13±2.21d,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糖達標的各項時間比較(±s,d)
表3 兩組血糖達標的各項時間比較(±s,d)
組別 例數(shù) PBG 達標時間FBG 達標的時間糖化血紅蛋白降低至正常時間B 組 50 4.24±0.01 5.01±1.12 10.13±2.21 A 組 50 6.14±1.02 7.21±2.21 12.24±3.21 8.934 7.845 7.889 0.000 0.000 0.000 t P
B 組和A 組低血糖、腹脹、腹瀉發(fā)生率相同,P>0.05,兩組均有1 例低血糖、1 例腹脹、1 例腹瀉。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例)
老年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殘疾率高,其是終身慢性代謝的一種疾病,其發(fā)生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因素之間關(guān)系密切。二甲雙胍是一種常用降糖藥物,可降低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肝臟對葡萄糖的輸出和運轉(zhuǎn),有效降低血糖和空腹胰島素,且可減少肝糖原異生,促進肌細胞無氧酵解而提高肌細胞外周細胞對葡萄糖利用率[3]。格列美脲是口服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可降糖,安全性高,將其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可更好減輕胰島素抵抗和改善胰島功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4-5]。
本研究顯示,B 組療效比A 組高,P<0.05。治療前A 組、B 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相近,P>0.05;治療后B 組PBG、FBG、糖化血紅蛋白降低的水平更大,P<0.05。B 組血糖達標的各項時間短于A 組血糖達標的各項時間,P<0.05。B 組和A 組低血糖、腹脹、腹瀉發(fā)生率相似,P>0.05。結(jié)論:格列美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糖尿病效果確切,對血糖控制作用確切,且未增加不良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