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賢 義夢臣
摘? 要:《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布朗特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獨具特色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主人公簡·愛因其獨有的雙重性格吸引了很多讀者。一方面,她美麗善良、堅強而不向命運低頭,另一方面她又缺乏自信,時時感到自卑,并且在追求愛情的時候也總是拘泥于陳舊而保守的傳統(tǒng)婚姻觀。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雙重性格,才使得簡·愛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讓整部小說更加貼近生活,具有真實性。
關(guān)鍵詞:簡·愛;性格;雙重性
作者簡介:張青賢(1997.1-),女,漢族,河南南陽人,本科,南陽職業(yè)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6--02
引言:
通過《簡·愛》這部小說,夏洛蒂·勃朗特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看似普通卻又自帶光環(huán)的獨特的女性形象。小說中的主人公簡·愛雖出身卑微,但卻純潔善良。即便是面對層層窮困和不幸也不屈不撓。她那追求自由和堅持真理的獨特性使其在西方文學史上成了先進女性的代表人物。但當我們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審視她時,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閃亮的性格特點背后有著無法消失的性格陰影。簡·愛貌似勇敢的外表下,總是潛伏著一個自卑和脆弱的靈魂。而這種自卑是她自己十分厭惡但又無法逃脫的。所以從正反兩方面分析簡·愛的性格對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小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簡·愛》簡介
出版于1847年的《簡·愛》是英國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一部長篇小說,同時這部小說也帶有一定的自傳色彩。故事貫穿了主人公簡·愛的整個成長過程,著重描寫了主人公與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追求自由,勇敢善良的女性形象。
簡·愛父母早亡,很小便寄養(yǎng)在舅舅家,但隨后舅舅也去世了。沒有了舅父的庇佑,舅母和表哥都開始虐待她。不屈服于表哥的毆打,簡·愛被關(guān)進了紅房子還因此生了很大一場病。舅母的不待見,最終使得簡·愛被送進了羅沃德孤兒院。孤兒院的生活也并不好過,很多在這里的孤兒都病死了,院長更是個表里不一的小人。簡·愛在孤兒院接連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還好后續(xù)孤兒院條件有了改善,簡·愛也有機會接受了幾年教育。長大后的簡·愛實在是厭倦了孤兒院里的生活,便登廣告謀求新的工作。最終桑恩費爾德莊園的女管家聘她做家庭教師,而她學生的監(jiān)護人正是這個莊園的主人——羅契斯特。隨后兩人相愛,羅契斯特向其求婚,簡·愛欣然答應(yīng)。但羅契斯特前妻的出現(xiàn)阻礙了他們的愛情,簡選擇離開了羅契斯特。在后面的日子里簡·愛吃了很多苦頭,被牧師圣·約翰同時也是她的表兄收留。在拒絕了表兄的求婚后,簡決定回到羅契斯特身邊。而此時的桑恩費爾德莊園已成廢墟,羅契斯特也被放火墜樓的前妻燒傷致殘。但簡·愛找到了羅切斯特并和他結(jié)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二、《簡·愛》創(chuàng)作背景
(1)英國女性思想意識的醒悟
19世紀之初,英國女性在政治上仍然屬于弱勢群體,她們沒有選舉權(quán)。此時英國的經(jīng)濟雖然發(fā)展很快,但女性在就業(yè)時依然受到歧視和排擠。同一時期英國發(fā)生了史上著名的憲章運動,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潮深深影響了當時作為文藝學者的勃朗特。她塑造的簡·愛勇敢反抗社會的不公和追求自由的性格都也是同時代英國女性思想覺悟的映射。
(2)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風格有所變化
《簡·愛》發(fā)表的時間是1847年,當時正是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期的英國不僅政治、經(jīng)濟、科技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思想和文學審美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文藝作品一改之前描寫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緊貼當時社會背景下廣大人民的生活?!逗啞邸愤@部作品不僅貼近生活,同時故事中所描寫的簡·愛的形象特征也符合同時代人們追求社會真面目和思想自由的審美風格。
三、簡·愛的正面性格
(1)簡·愛追求自由平等的性格
維多利亞時代正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工業(yè)革命的快速發(fā)展也加劇了當時英國的階級分化。簡·愛和羅切斯特兩人分別來自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一個是下層窮苦教師,一個是上流人士。在階層懸殊如此之大情況下簡·愛卻敢于去愛。這是很多同時期的人想都不敢想的。而簡·愛之所以能夠摒棄階級觀念或者說無視可能遭受到的嘲諷去向羅切斯特示愛,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獨特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性格。對于簡·愛來講,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不應(yīng)該以階級來區(qū)分貴賤,而且每個人都有自由地追求愛情的權(quán)利。所以當羅切斯特為了試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貴族小姐時,她有說過這么兩句話“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zāi)梗降鹊卣驹谏系勖媲??!盵1]正是由于簡·愛追求精神上自由平等的性格使得她不做作,坦率又真誠,也使得上流社會的羅切斯特深深地愛上她。
(2)簡·愛勇敢反抗的性格
簡·愛很小便成了孤女,舅舅去世后更是沒有一個親人可以依靠,寄居在舅媽家里的小簡·愛受盡了欺負。但是在面對表哥和舅母的虐待時,她卻毫不畏懼。當表哥約翰毆打她的時候,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這男孩真是又惡毒又殘酷,你像個殺人犯,像個虐待奴隸的人,你像羅馬皇帝?!盵2]她還敢于指責冷酷護短的舅媽:“你以為你是好人,可是你壞,你狠心?!盵2]當簡·愛被送進孤兒院后,面對孤兒院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簡·愛卻沒有妥協(xié),最終靠自己擺脫了孤兒院的束縛,找到了一份工作并邂逅了自己所愛之人。而隨后當簡·愛和羅切斯特結(jié)婚計劃被粉碎時,羅切斯特提議到法國去過同居生活,盡管這個提議也不錯,但對于簡·愛來說這是一種妥協(xié),而她不愿妥協(xié)。所以簡·愛拒絕羅切斯特的提議并勇敢地選擇了離開。
四、簡·愛的負面性格
(1)簡·愛自卑的性格
雖然總體上簡·愛給讀者留下的是積極方面的印象,但簡·愛的負面性格我們也不可忽略。細細分析,其實簡·愛從小到大都是伴隨著強烈的自卑感的。首先簡·愛對自己的外貌很不自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要擁有美麗的外貌,尤其是女性,因為漂亮就是資本,簡·愛也不例外。簡·愛外貌上的自卑在她小時候就表現(xiàn)出來了。當她被舅媽虐待時,她是這樣想的“我知道,如果我是個開朗乖巧,無憂無慮,美麗頑皮的孩子,哪怕同樣寄人籬下,無伴無友,里德夫人也會對我更滿意些,能容忍下我,她的兒女會對我有些伙伴之情,更真誠友善些,傭人們也就不會那樣動不動就把我當作育兒室里的替罪羊了”[2]而這種自卑感也隨著她年齡的增長遞增著。在孤兒院里,各種侮辱,懲罰和惡意的誹謗讓簡·愛的自卑情緒越來越重,以至于她覺得所有人都看不起她。若不是有潭波爾小姐的幫助,簡可能永遠被這個小小的孤兒院所束縛著。隨后當她愛上羅切斯特并向他表白時,字里行間仍然透露出她的自卑,她說“你以為就因為我窮、地位低下、相貌平平而且身材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一顆心嗎?你想錯了!如果上帝賜給我一點美和許多財富,我會讓你同樣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盵2]從這些話中,我們能明顯的看出來簡·愛的自卑。這時的自卑不僅包括外貌方面的,還有對自己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自卑。也就是說簡認為自己這些方面的不足是導致羅切斯特不能和她在一起的原因。小說最后簡·愛在找到羅切斯特并發(fā)現(xiàn)他殘疾且不富有時,她心里是喜悅的,因為這個時候簡·愛覺得他們兩個挺般配,沒有理由不能在一起,這也是她為什么能鼓起勇氣來重新面對羅切斯特。
(2)簡·愛屈服于傳統(tǒng)的婚姻形式的性格
當我們讀到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結(jié)過婚且妻子還在的時候選擇離開,很多人是對簡·愛持支持和贊美的態(tài)度的。因為她不愿做情婦,既尊重了羅切斯特的妻子也尊重了羅切斯特的婚姻。這是一種自尊自愛,品德高尚的行為。但是當我們真正從羅切斯特的妻子和羅切斯特的婚姻來分析簡·愛的離開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簡·愛的離開并沒有起到什么高尚的作用。原本羅切斯特和自己荒淫無度已經(jīng)發(fā)瘋的妻子之間就沒有愛情,當羅切斯特終于遇到可以信任和依賴的簡·愛時,簡·愛卻離開了他。當雙方表達了愛并準備生活在一起時,就應(yīng)該負有互相支持和理解的責任,但簡·愛卻因為拘泥于傳統(tǒng)的婚姻形式放棄了羅切斯特。這種感情上的自私最終使得羅切斯特被自己瘋了的妻子燒殘,妻子也墜樓身亡。簡·愛的離開是以羅切斯特破碎的心和再次進入痛苦的深淵為代價的,而如果一開始簡·愛答應(yīng)了羅切斯特一起去法國過同居生活的話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可是為什么簡·愛沒有答應(yīng)呢,這歸根到底是因為她不能面對所謂的只是名義上存在的“合法”婚姻,她的思想已被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婚姻形式所套牢了。
五、結(jié)語
夏洛蒂·勃朗特通過《簡·愛》塑造了一個不幸但又勇敢堅強的新一代女性形象。體現(xiàn)了同時代女性勇敢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同時也揭露了同時代女性在傳統(tǒng)思想和新時代思想之間偶爾的徘徊。是一部值得我們?nèi)W習的優(yōu)秀作品。
參考文獻:
[1]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M]. 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
[2]夏洛蒂·布朗特. 簡·愛[M]. 祝慶英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郭永玉. 人格心理學導論[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
[4]林丹.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與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之比較[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9):99-102.
[5]劉麗. 追求平等、幸福、自由的女性典范——談《簡·愛》中的典型人物簡愛[J]. 遼寧高職學報(1999):89-91.
[6]宋燕. 簡·愛: 自強與自愛[J]. 當代電視(199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