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中學 李 俊
對于高中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度,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往往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排斥的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構建高中數學的生成性課堂,能夠有效地將教學方式變得靈活生動,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尊重。通過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和質量。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權,教師們的思維方式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式,這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變得越發(fā)沉默、自卑,導致整個數學課堂氛圍十分枯燥、乏味。教師在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時,必須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主動權,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樣才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有效地了解到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并根據這個情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權利,要讓學生有敢于發(fā)表意見的信心以及提出建議的機會,學生有權利對教師提出的錯誤的、片面的觀點進行質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認真地對待數學學習、對待錯誤,從而構建高中數學的生成性課堂。
例如,在學習到關于幾何證明這一類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布置一道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的幾何證明題,讓學生通過以往所學的知識先對這一題目進行解答,當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出來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證明,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鍛煉解題的能力,又能夠輕松地掌握多種解題方案。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如“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1=2,a2+a3=13,求a4+a5+a6。”教師讓學生對這個題目進行搶答,并說出解答的過程,等學生搶答結束后,教師再為學生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了數學難題。
教師在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彈性教學為途徑,通過加強對高中生的彈性教學,有效地推動教師教學的有效生成,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在加強彈性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輔助教學,還需要給予學生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有自我思考和探究的機會。這樣的彈性教學能夠在保證學生學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一些難題、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從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及時有效地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困惑進行解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想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散思維,不斷地進行思考。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可以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結合書本上的公式或定理。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推動學生自主思考并對問題進行解決,同時,學生還能夠掌握歸納總結知識點的方法。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加強彈性教學,推動教師教學的有效生成;給予學生權利,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生成性課堂的構建,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