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乳腺癌發(fā)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排名第一,且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患癌癥后往往對患者的身體、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癌癥的治療,特別是手術及化療后產生的疼痛、疲勞,惡心,嘔吐、焦慮、抑郁、恐懼等副作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盡管醫(yī)生想方設法為病人尋求最佳的手術方式和藥物治療方案,家屬朋友千方百計為患者提供各種治療秘方,卻忽略了心理問題往往才是壓垮癌癥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專家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的發(fā)生不光是理化因素所致,心理因素也與腫瘤發(fā)生密切相關。心理及社會因素不僅在腫瘤發(fā)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腫瘤治療及康復等不同時期也有著積極的影響。癌癥患者一般在確診時會感到震驚或否認,接著是持續(xù)存在的恐懼,懊惱,抱怨,焦慮,抑郁等等,部分患者可能會接受,甚至重新看待人生。因此,關注身體之外的心理問題,及早識別,及早干預,才能讓癌癥患者達到全面康復的目標。
我們要如何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治療呢?首先,醫(yī)護人員要對癌癥患者給予心理支持要貫穿始終,從診斷到治療再到康復。診斷初期,對患者產生的震驚,恐懼,焦慮等心理,要盡可能通過患者易懂的語言和肢體語言給予患者鼓勵與安慰;護士應給予患者及時的健康宣教,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指導患者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來減輕心理癥狀,如聽音樂,寫字,作畫,深呼吸,慢跑,冥想瑜伽等等,這些可以幫助患者修心養(yǎng)性,全身放松,促進心態(tài)轉變,更好應對腫瘤的治療。
在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醫(yī)生應該講解治療的目的和意義,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副反應和解決方案,解除患者對治療的誤解,焦慮和恐懼;及時安慰患者,通過放松訓練來緩解心理壓力。放松訓練直接目的是讓肌肉放松,實際效果是改善整個機體的活動水平,達到心理上的松弛狀態(tài)。比如,我們可以選一個安靜的房間,調低光線,平躺或半臥于床上,閉上眼,播放大自然的白噪音或者舒緩的音樂,讓患者去聯(lián)想美麗的畫面,通過調節(jié)呼吸的幅度和節(jié)奏,讓患者由緊張趨向松弛,從而達到全身放松和平靜的狀態(tài),進而讓心靈放松,遠離“心魔”。
在康復階段,應當遵循醫(yī)生的出院指導,做好康復計劃和隨訪計劃,醫(yī)患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聯(lián)系,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康復的信心。此時,作為家屬有了更重要的責任,應當學會多溝通,多傾聽,多交流,引導患者與病魔抗爭的積極向上的情緒,鼓勵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作為愛人、父母、子女、親屬,在跟患者日常交流的過程中,多聊一些積極向上且正能量的事情,保持他們對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的信心。當他們情緒暴躁的時候,給予充分的耐心,學會忍讓與包容,讓他們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多出去走走,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借助大自然的美景轉換他們的心情,平和他們的心態(tài)。也可以讓關系親密的朋友,同事與他們多接觸,談談心,聊聊天,也可以讓他們參加病友會,跟其他病友一起對抗癌癥,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和鼓勵,甚至可以做志愿者或者義工,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激發(fā)他們生存的信念和勇氣。
最后,特別推薦冥想瑜伽給乳腺癌的病友們,它可以減輕疲勞及炎癥;減輕緊張和焦慮;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等,讓癌癥患者可以聆聽內心的呼喚,遠離“心魔”的痛苦。
再送給每一位乳腺癌患者一個心靈處方:積極面對,醫(yī)患共同對抗,順其自然,學會與癌共舞,活在當下,重獲全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