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杰
肛門周圍膿腫是肛腸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生多于肛管、肛門、直腸周圍細菌感染有關,如不及時采取處理措施,病人疼痛難忍,感染擴散,可導致壞死性筋膜炎,中毒性休克,敗血癥等非常嚴重的并發(fā)癥。早期手術多采用一期切開排膿治療,但術后復發(fā)率高,肛瘺形成率較高,需二次手術。我單位在2018-2019年度,采用一期根治手術治療肛周膿腫365例,效果非常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一 臨床資料
(一)本組男245例,女120例,年齡2個月~75歲,平均年齡48歲。膿腫感染所在部位皮下膿腫占126例,括約肌間膿腫占145例,直腸粘膜下膿腫占24例,直腸后間隙膿腫占31例,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占21例,馬蹄形膿腫占20例。病程2-10至數(shù)年不等。
(二)肛周膿腫的臨床表現(xiàn)多數(shù)以急性炎癥為主,肛門局部疼痛,腫脹,發(fā)熱,視診可見皮膚隆起,指診觸痛明星,。但膿腫感染的具體位置、深淺、膿腔大小,以及膿腔和肛門周圍括約肌,肛提肌的關系,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也有肛門外觀無異常表現(xiàn),病人以肛門墜脹,便意頻繁來診,這種指診可在肛內觸及腫物,也可診斷,此種病例一般膿腫位置較高,可能為直腸后間隙膿腫或高位肌間膿腫。此種病例最易誤診,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二 治療方法
(一)手術方式
手術在局麻;骶麻;低位腰麻下進行。根據(jù)每位醫(yī)生的習慣,取截石位或左側臥位,肛門周圍及直腸內常規(guī)碘伏消毒,先行肛周肛內觸診,了解感染部位及大致范圍。肛門鏡觀察膿腫位置、大小,肛竇是否存在觸痛、溢膿、凹陷性硬結等情況,確定內口位置。在膿腫波動最明顯處,使用放射狀切口,一層一層層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使用止血鉗鈍性分離膿腔,排出膿液,手指探查膿腔,分離膿腔間隔,以2%雙氧水沖洗膿腔。一定要反復以手指觸診或以探針探查,防止有較小的旁腔遺漏,影響整體手術效果。
單個切口根治術:適用于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括約肌間膿腫,肛管和直腸后間隙膿腫。完成上述步驟后,一只手手指深入肛內做引導,另一手手指持探針尋找內口,探針在外手指在內,兩者結合,動作輕柔多方位探查尋找內口,如果內口已經(jīng)破潰,探針可以輕松穿出,若內口尋找困難,可將紗布卷放入肛內,應用亞甲藍加雙氧水稀釋,從外面注入,染色定位尋找內口,明確內口位置后,可在探針與食指間最高最薄的地方穿出,沿探針切開膿腔至內口,切到齒狀線上0.5~1cm,清除原發(fā)感染灶,切掉病變的肛竇。肛竇及兩側粘膜鉗夾后結扎。如果內口較深,為防止肛門功能受損,可掛緊線處理,逐步緊線,直至勒開。將切口放射狀向外延展,使用刮匙搔刮腐爛組織,修剪切口邊緣,處理切口為口小底大的v形以利引流,肛內塞入太寧栓一枚,及曲馬多一片,傷口凡士林油紗條填塞,加壓包扎,丁字帶固定。
多個切口根治術:比較適合用于坐骨直腸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等范圍較大,膿腔較多較深膿腫。切開引流后,食指深入膿腔探查,探知膿腔范圍,在肛緣根據(jù)膿腔范圍做3~5個放射狀切口,各切口相距2~3cm,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進入膿腔,排出膿液,手指探入膿腔,分離間隙,使切口引流通暢,相鄰切口間掛橡皮筋,加引流條,同上法找到內口并切開或掛線處理。
(二)術后處理
術后囑病人流質飲食三天,據(jù)統(tǒng)計,肛周膿腫的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臨床認為,采用抗革蘭氏陰性菌和厭氧菌的藥物治療效果較好。每日便后用甲硝唑和左氧佛沙星混合液沖洗傷口,沖洗膿腔,生肌玉紅紗條換藥,修剪創(chuàng)面肉芽增生,至傷口痊愈。多切口引流條視情況,每日轉動引流條,待傷口創(chuàng)面新鮮,分泌物明顯減少,視情況7~15天去除引流條,以刮匙搔刮創(chuàng)面,換藥直至愈合。
三 結果
本組均采用一期手術,其中一次切開術256例,低切高掛術109例,365例全部治愈,患者感染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復查超聲顯示膿腔閉合,無感染,括約肌功能良好,排氣排便控便功能正常,療程10~40天。
四 討論
肛門周圍膿腫主要病因是由于肛竇肛腺感染導致,是肛腸科的常見急癥之一。病情急,局部及全身癥狀明星,患者十分痛苦。以前多使用切開排膿引流術治療,術后短期復發(fā)或形成肛瘺多見,多數(shù)病人需再次手術,現(xiàn)在采取肛周膿腫一期根治術,效果滿意。手術關鍵點在于:
術前判斷病情:完善術前檢查,可行肛門腔內超聲,肛周核磁共振檢查,明確內口位置膿腔范圍,術前根據(jù)腫物范圍,及肛門內外觸診情況,有的膿腫內口處觸診硬結明星,結合肛門鏡檢查,判斷膿腫輕重程度,結合輔助檢查肛門指診明確膿腔大致.范圍,確定切口位置及內口大致位置,做的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
正確尋找及處理內口:結合術前檢查,膿腫切開后探查情況,耐心細致尋找內口,切忌粗暴操作,造成假內口,影響治愈率,內口較淺,可一次切開,結扎內口兩側粘膜,如內口較深,需掛線,線不可過緊,過緊會致患者術后疼痛較重。
切口引流通暢:術中切開找到內口后,將切口向外延長,修剪為口大底小v型,術后換藥發(fā)現(xiàn)引流不暢后,及時處理,以免延期傷口愈合。
可能導致手術失敗的原因:
(一)術前診斷不夠明確,術前檢查不夠全面細致,沒有詳細詢問病史,僅僅只關注肛門局部癥狀和專科檢查情況,沒有注意患者是否患有結核、克羅恩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二)術中應注意膿液細菌培養(yǎng)和局部活檢病理檢查,在出現(xiàn)結核,克羅恩病,局部組織特殊變性,癌變等等情況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以免導致復發(fā)
(三)內口探查不準,或多個內口只處理了一個,內口是原發(fā)感染的肛竇,即肛腺開口的位置,要仔細觀察肛竇,是否有硬結、凹陷或伴有肥大的肛乳頭,有時在肛門鏡下觀察,可見膿液從肛竇流出來,切忌急躁或操作粗暴,導致內口沒有處理準確,引起復發(fā);
(四)探查膿腔不細致,有殘腔遺漏,有異物(如雞骨頭、魚刺、等等)存留,會導致傷口反復破潰,久不愈合,手術失敗;
(五)高位肌間膿腫高位間隙的膿腔引流不暢,有壞死組織殘留,也會導致傷口反復破潰,手術失敗;
(六)后期換藥處理不當,導致切口假愈合,也會反復破潰,一定在后期換藥過程中及時處理切口引流問題,需要重新順暢一定及時處理,以免延遲愈合。
總結全文,肛周膿腫一期根治手術,有效減輕了患者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避免了承受二次手術之苦,值得在基層醫(yī)療機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