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中心醫(yī)院超聲科 (遼寧 鞍山 114001)
內(nèi)容提要: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聲在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SSS)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并經(jīng)減影血管造影(DSA)確診的42例SS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頸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結(jié)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其準確性、盜血分級和狹窄程度的關(guān)系。結(jié)果:42例SSS患者中,超聲診斷出41例為SSS,診斷符合率為97.62%,漏診率為2.38%。超聲診斷中,Ⅰ級盜血10例,DSA診斷輕度狹窄比例為70%。Ⅱ級盜血26例,DSA診斷顯示中-重度狹窄比例為84.6%。Ⅲ級盜血5例,DSA檢查全部為閉塞,占比100%。結(jié)論:多普勒超聲診斷SSS準確率比較高,且能夠反映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隨著盜血等級升高,動脈狹窄診斷準確率也隨之增高。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少見疾病,大多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1]。目前,血管造影是診斷這類疾病的金標準。但是由于診斷費用較高,且屬于有創(chuàng)手術(shù),目前臨床應用范圍較小。多普勒超聲作為一種常用臨床檢查影像學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特點,其診斷準確率比較高,且能夠反應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2]。基于此,本次研究對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SSS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DSA檢查結(jié)果作為金標準,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在SSS診斷中的價值,具體內(nèi)容報道如下。
將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并經(jīng)減影血管造影確診的42例SS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為11:1,在年齡方面,其范圍為51~80歲,平均(64.75±6.36)歲。所有患者或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同時簽訂知情書,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備案。
檢查儀器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chǎn)的C512型彩色超聲診斷儀,將探頭參數(shù)設(shè)置為5.0~10MHz?;颊咝醒雠P位,頭向后仰,頸部充分暴露,使用探頭對其椎動脈、鎖骨下動脈、無名動脈等部位進行探查。觀察有無動脈狹窄患者閉塞情況。對可疑部位進行重點探查。對探查部位的動脈管腔內(nèi)的斑塊的大小、血流充盈程度、方向和頻譜等進行觀察。
計算多普勒超聲的診斷準確率,對DSA診斷動脈狹窄程度與超聲診斷盜血分級比較。
將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后,將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一計算。使用(±s)、t值以及百分率和卡方進行組間對比計算。P<0.05為組間比較存在差異。
超聲診斷出41例為SSS患者,與DSA診斷結(jié)果相比,診斷符合率為97.62%,漏診率為2.38%,見表1。
表1.超聲診斷準確性
超聲診斷中,Ⅰ級盜血10例,DSA診斷中,此10例有7例為輕度狹窄,3例為中-重度狹窄,輕度狹窄比例為70%。Ⅱ級盜血26例中,DSA診斷顯示有3例為輕度狹窄,22例為中-重度狹窄,有1例為閉塞,中-重度狹窄比例為84.6%。Ⅲ級盜血例數(shù)為5例,DSA診斷全部為閉塞,占比100%。隨著盜血等級的升高,對患者動脈狹窄的診斷準確率也隨之增高。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血管病變,這種疾病一般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3]。在高血脂、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患者中的發(fā)生率尤其高。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誘發(fā)SSS的最主要原因[4]?;颊叱霈F(xiàn)動脈硬化時,會導致其各個器官供血不足,嚴重的會引發(fā)患者血管狹窄、閉塞,造成缺血癥狀[5]。對本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其中有38例均為動脈硬化斑塊導致的SSS?;颊叩陌l(fā)病部位一般都在鎖骨下動脈起始段。臨床研究表明,血管畸形和胸廓出口綜合征也是SSS的病因,在本研究中未涉及。
正常情況下,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中,可見血管狹窄處有五彩鑲嵌血流,閉塞處則為彩色血流中斷征象[6]。但是遇到肥胖或者肺氣腫患者時,這一征象難以探及。因此,將椎動脈反向血流、頻譜與基線位置關(guān)系作為診斷SSS的主要依據(jù)[7]。
眾所周知,正常椎動脈和同側(cè)總頸動脈的血流方向是一致的,椎靜脈則與其相反[8]。頻譜多普勒中頻譜在基線之上。在SSS的超聲診斷中,患側(cè)的椎動脈血流方向和椎靜脈血流方向一致,和同側(cè)頸總動脈相反,頻譜出現(xiàn)在了基線下方[9]。本研究中,在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時,均由于發(fā)現(xiàn)椎動脈的血流方向出現(xiàn)異常,后進行追蹤后,發(fā)現(xiàn)同側(cè)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出現(xiàn)了狹窄或者閉塞的現(xiàn)象。通過椎動脈返流表現(xiàn),可以對盜血進行最初的判斷。同時,與雙上肢動脈血流頻譜相比較,可以進行更為準確的判斷。
超聲診斷SSS具有極高的準確性,本研究中共42例SSS患者,超聲診斷出41例,與DSA診斷結(jié)果相比,診斷符合率為97.62%,漏診率為2.38%。且按照DSA診斷結(jié)果來看,超聲診斷僅在輕度動脈狹窄中有1例漏診,在中-重度和閉塞患者中的診斷準確率為100%。所得結(jié)論與研究具有一致性[10]。
在對椎動脈盜血分級和DSA動脈狹窄程度進行對比,結(jié)果顯示,隨著盜血等級升高,對患者動脈狹窄的診斷準確率也隨之增高。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根據(jù)超聲檢查的盜血分級,可以對患者的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進行診斷,且診斷準確率比較高。
在本研究中,有1例出現(xiàn)誤診,患者經(jīng)DSA檢查證實為SSS,但是超聲檢查中沒有顯示。在檢查中,患者椎動脈血流未顯示反向圖譜。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可能是由于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史,其頸部雙側(cè)動脈都出現(xiàn)嚴重的狹窄。腦部長期缺血,顱內(nèi)至四肢的盜血停滯,導致健側(cè)椎動脈流速增高導致。
綜上所述,DSA作為SSS診斷的金標準,其診斷價值不言而喻。但是由于這種診斷手術(shù)花費高,且屬于有創(chuàng)手術(shù),目前其臨床應用范圍還比較小。多普勒超聲作為一種臨床檢查非常有效的影像學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特點,其診斷準確率比較高,且能夠反應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近些年來受到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可作為初步診斷和篩查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