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憲忠 楊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奔t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積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定的文化類型,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發(fā)揮紅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既是提振民族精神的手段,更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必要路徑,對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磐石這方熱土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偉大斗爭中涌現(xiàn)出了很多先鋒戰(zhàn)士,李紅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戰(zhàn)場上,李紅光和他的戰(zhàn)友們英勇拼殺、屢建奇功,演繹出“鋤奸打走狗”“夜襲二閻王”“智取涼水河”“奇襲羅山嶺”等一個個英雄故事,譜寫出一曲曲英雄贊歌。
多年來,呼蘭中心學校依托磐石本土紅色資源,積極開展紅色育人活動,通過營造紅色育人環(huán)境、探索紅色育人規(guī)律、積淀紅色育人經(jīng)驗,不斷打牢紅色教育基礎,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文化環(huán)境育人、以紅色文化課程育人、以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特色之路。
一、打造紅色環(huán)境,實現(xiàn)環(huán)境育人
文化對于人的價值觀的塑造,往往不是“疾風驟雨”,而是“潤物細無聲”,逐漸將文化內(nèi)含的精神力量轉(zhuǎn)化為個體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學校積極打造紅色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時刻置身于紅色文化氛圍中,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
1.拓寬紅色宣傳渠道
櫥窗、宣傳欄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紅色教育宣傳的重要陣地。圍繞紅色教育這一主題,學校把在各種活動中評選出來的師生優(yōu)秀作品定期展出,比如手抄報、書畫作品、攝影作品、優(yōu)秀作文等。學校將墻壁布置成紅色畫廊,定期展出季紅光同志的革命事跡、照片及相應的故事等,讓學生隨處都能看到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自覺以英雄為榜樣,向英雄看齊。學校還號召每個班級建立紅色圖書角,一方面由學校為班級配備基本的紅色類圖書,另一方面由班主任發(fā)動學生主動捐紅色類圖書。紅色圖書角的設立為班級紅色文化的樹立提供了有效手段。
2.開辟紅色活動陣地
為更好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和德育主任為首的紅色教育領導小組,專門研究紅色教育陣地建設、活動組織等問題。在開辟校園紅色活動陣地方面,學校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先后建成了廣播站、錄播室、活動展板區(qū)、紅色大舞臺等活動陣地;二是成立了各種紅色活動小組,比如解說組、宣傳組、故事組、采訪組等,經(jīng)常性開展活動;三是開辟了網(wǎng)上紅色專欄,紅色活動小組成員把活動開展的相關新聞和信息及時采寫、發(fā)布出來,供全校師生了解和學習。
3.營造紅色文化氛圍
為了發(fā)揮文化育人的功效,學校圍繞紅色主題,積極開展紅色教育活動,旨在營造濃郁的校園紅色文化氛圍。比如,學校開展了“紅色活動月”系列活動,教師利用晨會和午間帶領學生學唱紅色歌曲,班主任利用班會課講述革命故事,學校組織全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在此基礎上,學校還組織“紅歌班班唱”“紅色小歌手”“紅色故事演講”等比賽,充分發(fā)揮文藝活動鼓舞學生、教育學生的作用。
二、開設紅色課程,實現(xiàn)課程育人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校以紅色文化為基點,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為核心,積極開發(fā)紅色校本教材,并將紅色文化基因融入各科教學當中,努力打造紅色課程育人的局面。
1.發(fā)揮紅色教材主渠道作用
學校堅持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重點加強學生品德培養(yǎng),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基。學校把紅色文化教育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以李紅光烈士的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選用《鐵血忠魂》一書作為校本教材,在時間安排上,保證每周一課時;在教學質(zhì)量保障方面,學校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意在加強教學管理,比如撰寫教學反思、組織教學研討會、舉行教學設計比賽、編制優(yōu)秀教案集等;在課堂教學方面,學校堅持把活動融人其中,引導教師結合教材內(nèi)容開展主題活動,比如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我為烈士添光彩”“清明時節(jié)憶先烈”等活動。
2.深入挖掘?qū)W科寓德點
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學科教材中都蘊含著大量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方面的內(nèi)容,學校鼓勵和引導各科教師精心挖掘本學科的寓德點,積極把蘊含著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方面的內(nèi)容有目的、有意識地滲透給學生。同時,學校還注重將紅色文化的學科挖掘與課外實踐緊密結合。在各種節(jié)日、重大厲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紀念日到來時,學校以活動為·載體,吸引學生廣泛參與,比如學校在清明節(jié)開展“弘揚紅光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七一”開展“兒童心向黨”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在建隊日開展“光榮入隊,做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主題活動。
3.加強紅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生的道德榜樣,學生的品德發(fā)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引。培養(yǎng)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對于立德樹人這項事業(yè)尤為重要。學校積極開展紅色教師培訓活動,聘請黨校專家為教師講紅色故事,組織教師學習磐石紅色歷史文化,觀看李紅光歷史紀錄片,開展《鐵血忠魂》校本教材說課、講課、研課活動;依托磐石紅色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黨員教師和模范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教師實地參觀烈士陵園、李紅光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使教師進一步熟悉革命歷史,深人理解紅色文化,不忘初心、牢固信仰,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感悟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增強德育效果。
三、開展實踐活動,實現(xiàn)實踐育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紅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要說在嘴上、記在心里,更要通過體驗和踐行,將愛國情感有效落實在行動中。
1.開展“紅色小小故事家”擂臺賽,讓學生說英雄、愛英雄
講故事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班級定期舉行“紅色小小故事家”選拔賽,學校定期組織“紅色小小故事家”擂臺賽,選出小擂主,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通過搜集、整理、交流紅色故事,逐漸感受和領悟到革命英雄的愛國精神、民族精神和奉獻精神,受到強烈的精神洗禮Q此舉對弘揚李紅光精神以及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開展“紅色小小作家”明星賽,讓學生寫英雄、念英雄
每年,在“清明祭英烈”活動結束之后,學校都會開展“紅色小小作家”明星賽活動。學校組織全體學生觀看愛國電影或者聽革命英雄故事,并要求學生撰寫讀后感、觀后感,挑選出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公開表彰,并在學校宣傳欄里展示。學校注重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在各班學生中廣泛征集紅色勵志格言,經(jīng)師生篩選后,統(tǒng)一制作成班級標牌,懸掛在各班教室門口??傊?,不斷優(yōu)化的校園紅色文化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品格發(fā)展。
3.開展“紅色小小美術家“展覽賽,讓學生畫英雄、憶英雄
學校以藝術坊為陣地,每年舉辦以“民族精神代代傳”為主題的“紅色小小美術家”展覽賽。展覽賽以英雄故事為內(nèi)容,以全校學生為征集對象,經(jīng)過評選后,學校將優(yōu)秀作品在活動展板上展出,組織全校師生參觀、欣賞。在觀賞過程中,學校會安排學生現(xiàn)場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圖,每一幅浸透著崇敬英雄情懷的作品背后都蘊含著一則驚心動魄的感人故事,從而讓全體師生的思想再一次得到升華。
實踐證明:開展紅色文化育人活動,能夠使學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驗到愛國主義的精神內(nèi)涵。將紅色文化教育嵌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既是繼承傳統(tǒng)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有機統(tǒng)一,也是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蘇憲忠,吉林省磐石市呼蘭中心學校校長;楊帆,吉林省磐石市呼蘭中心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責任編輯|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