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情感話題中,這樣的女生會被經常提及:她們的異性朋友比同性朋友多。有人覺得男性朋友多是因為性格豪爽,有的人則認為這其中存在著某種利用關系。
回顧已有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異性戀人群中的異性友誼往往較難維持,因而這種友誼也很珍貴。舉例來說,假如友誼中的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感受到對方的性吸引——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那么由于性張力不可避免,維持這段柏拉圖式友誼的過程就會變得很棘手。
但是,擁有異性朋友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和滿足,他們也可以從中獲得另一種看世界的視角,而這種視角是同性朋友無法提供的。那么女性之間的友誼,就只剩下一些人大肆渲染的塑料姐妹花了嗎?當然不是。女性之間的友誼或多或少是有點矛盾的。
在同性朋友經受壓力時,女性會非常支持對方——這種行為被心理學家稱之為“照料—結盟”。這意味著女性會通過締結友誼的方式回應對方的需求,并在彼此遭遇困難時相互安慰。與男性相比,女性間的友誼更加坦率,也更有支持力。然而,女性朋友之間也確實充滿了競爭——尤其是涉及交往時。有研究表明,兩兩分撥的女性朋友中,當其中一方更有吸引力時,另一方便會感受到更強的競爭感。同時,相比于男性,女性對彼此的期待也更多。女性對朋友有更高的標準,這會增大發(fā)生沖突的可能。
此外,女性更愿意向朋友傾訴她們的負面情緒。這種和朋友分享負面情緒并深陷其中的過程被稱作“共同反芻”。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導致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受到情緒困擾、罹患情緒障礙(比如抑郁癥)的原因之一。她們不僅僅自己經受著負面情緒,還總是和彼此分享,痛苦因此被加劇。這種結論看起來與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懂得支持與安慰人的觀點相矛盾了,但事實上,兩種觀點都是對的: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討論和反復考慮負面情緒,同時也展示出程度更深的關心與支持。然而,“共同反芻”的行為并不健康,沉思、琢磨那些負面情緒其實是不正常的應對手段。
鑒于女性比男性更可能發(fā)生“共同反芻”,多交一些男性朋友理論上可以平衡一下局面,也許對女性的心理健康有益。然而,事實卻并不是這樣。有些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朋友是同性還是異性,女性表現(xiàn)出的“共同反芻”的數(shù)量其實都差不多。而男性朋友則更愿意去和女性朋友傾訴負面情緒。引用一句研究作者的話:“女性在各種友誼中都傾向于‘共同反芻,然而男性只有在自己的知己是女性時才會這樣?!?/p>
但說到底,友誼就是友誼,和性別有什么關系呢?
(據(jù)“果殼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