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玉兵
國家建筑裝修材料質量安全監(jiān)督檢驗中心(110032)
蒸壓加氣混凝土板就是在加氣混凝土里配置拉筋,制作成板狀的建筑產品。 其繼承了加氣混凝土輕質、保溫、隔熱的特點,適用于各類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外墻、 內隔墻、屋面。 文章通過試驗,得到蒸壓加氣混凝土板的相關材料參數,嘗試建立有限元數值模型,以指導產品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結構性能分析。
蒸壓加氣混凝土板的規(guī)格尺寸為3 000 mm×600 mm×200 mm,加氣混凝土強度為M3.5,密度為500 kg/m3;配筋使用φ5 mm 的冷拔鋼筋。
圖1 配筋示意圖
為了建立數值模型,需要知道材料的相關力學參數: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使用液壓自動伺服試驗機,測得加氣混凝土單軸抗壓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模量、泊松比;鋼筋的材料參數使用資料記載的相關數據。 其中,加氣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是根據實測強度-應變曲線去除初始點回歸得到的直線的斜率。
表1 加氣混凝土的材料參數
表2 鋼筋的材料參數
為了簡化,可以認為加氣混凝土符合各向同性特征。從加載過程的強度-應變曲線可以看出,加氣混凝土具有典型的脆性材料的特征。
使用有限元法分析就是把連續(xù)結構離散化,把連續(xù)的結構體看成由有限單元體組成。
模擬分析軟件選擇ANSYS。 主要使用兩種單元:solid65 和LINK8,分別代表混凝土板中的加氣混凝土和配筋。其中solid65 單元里可以簡化設置配筋率,為了更好地符合實際,設置其為無筋單元(配筋率為0);選擇link 做鋼筋單元。 加載方式采用GB/T 15762—2008《蒸壓加氣混凝土板》附錄C 中規(guī)定的方式。
對于加氣混凝土,拉應力是其失效的原因,所以我們關注第一主應力云圖的情況。 加氣板中間位置是我們最關注的地方,最大位移和最大主應力都出現在這個位置(拉應力和壓應力)。 在只考慮自重的情況下,得到最大位移是1.0 mm,拉應力為0.089 MPa,壓應力為 0.033 MPa。 在圖 2 中,在 5 300 N 荷載下,板中間位移達到3 mm 時,加氣混凝土的最大拉應力為0.16 MPa,此時子步數為34。 從圖3 觀察到,第一道裂縫的產生時間是第35 子步,可以算出其荷載值為4 300 N, 據此可以制訂蒸壓加氣混凝土板的裂縫荷載指標。 對圖2 和圖3 的數據進行比對,可以得知:在初始裂縫出現時,板中間的位移接近3 mm,這有助于制訂撓度控制指標。
圖2 達到破壞荷載時的云圖
圖3 初始裂縫
為了驗證數值模擬結果,通過試驗比較兩者的結果,見表3。
表3 結果比對
可以看出, 模擬結果和實際測試結果很接近,說明模型可用。 由于此模型是建立在加氣混凝土實測抗壓強度4.5 MPa 的基礎上的, 對于設計強度3.5 MPa 的加氣混凝土,我們可以使用抗壓強度3.5 MPa、抗拉強度為抗壓的1/20 的方式去建模,從而得到在3.5 MPa 時加氣混凝土板的產品規(guī)范參數。
利用ANSYS 可以有效模擬蒸壓加氣混凝土板的結構性能,其模擬結果能夠較好地吻合實際,其數值模型可以用來分析加氣板在外荷載作用下的內部應力變化,能夠依據模擬制訂相關產品的性能指標。
在實際試驗過程中,當荷載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加氣混凝土和鋼筋之間會產生滑動,為了研究這種情況下加氣板的結構性能,需要重新考慮建模方式;對于裂縫,現在只能預測初始裂縫發(fā)生的時間和裂縫荷載,暫時無法知道裂縫的寬度,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