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燕梅
任務型寫作是江蘇省高考英語近五年的新題型,它要求考生閱讀所給情景(包括圖表、圖畫、提綱、信函、短文等),完成兩項任務:第一,使用約30個詞概括要點;第二,使用約120個詞寫一篇符合要求的短文。這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考試時的閱讀量,另一方面對教師的寫作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本文結合高考真題,對該類寫作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理清寫作要求,搭好框架
寫文章如建房子,在施工之前,工程師需要對即將建造的房子有全面的規(guī)劃和了解。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生在寫作前應閱讀文本的內容和寫作的要求,思考文章的主題和段落分布,應采用的人稱和時態(tài)等問題。
現(xiàn)以2019年江蘇英語高考作文為例,從解題策略出發(fā),提綱挈領式地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根據(jù)作文要求:1.用約30詞概括所給對話信息的主要內容;2.在上述場合,你是否傾向于穿中國傳統(tǒng)服裝?請說明理由(不少于兩點)。
分析:作文主題是中國傳統(tǒng)服裝的選擇,采用一般現(xiàn)在時,分為三段:第一段,30個單詞的信息概括;第二段,就“是否穿中國傳統(tǒng)服裝”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列出2-3個理由來陳述;第三段,總結概括。
該步驟站在宏觀角度,對類似寫作的段落功能劃分有更明確的認識,能有效避免在寫作中段落不清的情況出現(xiàn)。
二、區(qū)域劃分。添磚加瓦
一套房子,無論大小,都由不同功能的多個房間構成。每個房間相互獨立,而它們之間又彼此相連在一個屋檐下各司其職。同理,在寫作方面,鑒于段落的不同功能,我們依次探討每一段的注意點。根據(jù)第一步,我們已經(jīng)將文章分為三段,每一段的作用已經(jīng)明確。
在第一段的概括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概括不全面或羅列細節(jié)信息等問題。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做以下三步:1.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找出或圈出文章中的關鍵字。在對話中,圈出一些關鍵信息:Liiiang和Suhua,ex-change students from the UK,the welcome ceremony,the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和the school uniform。2.選用合適的連詞,連詞成段。將這些信息串起來就是,Li iiang和Suhua討論在歡迎英國交換生的儀式上,他們該穿什么衣服,二者觀點不一。Li iiang同意一些人提出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理由是能更好地展示中國文化。Suhua選擇校服,理由是其更能展示學校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3.刪掉細節(jié),調節(jié)詞數(shù)。顯然,將上面的文字翻譯成相應的英文會超過詞數(shù)上限,此處可以果斷將兩個人的理由刪去,留在第二段中作為支撐自己看法的論點備用。因此,言簡意賅的第一段便成型:Li iiang and Suhua are discuss-ing what to wear when receiving the British exchange stu-dents。Li recommen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 whileSuthinksthe schooluniform aremore suitable。(31詞)
在第二段自己的看法及理由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段落內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不清,缺少支撐論據(jù)及例子與觀點含糊不清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不妨從這幾方面著手。
1.理清結構
教師在指導寫作這一段落時,首先需要從該段落的結構人手,概括起來為Topic sentence-Supportingsen-tencel-·Extended sentencel-·Supporting sentence2--Extend-·ed sentence2(-Supporting sentence3-Extended sentence3)??偡纸Y構是最適合英語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教師需要重視主題句(Topic sentence]的作用,引導學生第一句就開門見山,亮出自己的觀點。支持還是反對穿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做法,二者選其一,而不是總想著面面俱到,列出好與不好兩個方面,這樣容易表達不清以致離題。
2.構思內容
結構理清,看法明確后,學生需要構思出2-3個論點來支撐自己的看法。但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打開思路,列出論點著實是一件難事。文章看似兩三個論點,但來回顛倒,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方面,或者,大部分學生的論點都是千篇一律,老生常談。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尋找到一些獨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教師可以從學生解題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從二個方面展開:第一,回歸該寫作材料。文章中支持穿傳統(tǒng)服飾的人認為n i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Chineseculture better known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n’s the Chi-nese culture thatthe British friends are coming for。反對穿傳統(tǒng)服飾的人認為Wedon’thaveto dressthatway。That’s not our daily style。Besides,it’s not very convenient。It’salso a better display ofour school culture,由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支持方認為,英國交換生來中國,期待見證中國傳統(tǒng)元素,而傳統(tǒng)服飾正是對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最好的展示。反對方認為,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不是學生的日常風格,不能展示出學校文化,而且不是很方便。第二,回歸生活。支持方可以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人手,于學生而言,雖已養(yǎng)成平日在學校穿校服的習慣,但時間長了后,學生也需要適時打破原有慣例,偶爾體驗一下不一樣的學校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情感的健康發(fā)展,豐富其校園生活。反對方可以從學生穿衣服的感受人手,傳統(tǒng)服飾畢竟與今日社會的審美觀有一些不同,會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其設計不適合學生在學校中運動奔跑,不能展示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如此,教師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有利于學生想出論點。另外,學生也可以在論點后附上自己的親身例子,使論點更具有說服力。
3.連句成篇
在結構和內容都已經(jīng)到位的基礎上,為加強該段句與句之間的連貫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連接詞,如表示“首先、其次、最后”的短語或詞匯:to beginwith/first Ofall/first and foremost/in addition/moreover/furthermore/besides/last but not least/eventually|ultimate-lv;表示“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短語:oⅡthe one hand/onthe otherhand/foronething/for anotherthing。如此,文章段落不僅更具凝聚力,而且脈絡清新,一目了然,有利于閱卷老師在短時間內捕捉到重要信息。
第三段總結概括。這是第二段的小結,但學生容易把其變成第二段的重復。為避免表述重復,此處學生需要具備用多種方式表達同一意思的能力。這可以從句子結構,短語詞塊和單詞等人手。因此,在文章基本成型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潤色。
三、重視軟裝,潤色升級
完成以上兩個步驟,房子已經(jīng)初步竣工,但是,這離“宜家舒適,賞心悅目”這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房子需要進行軟裝,墻紙、油漆、家具等均發(fā)揮重要裝飾作用。
在結構和內容都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學生的作文都基本具有正確的結構,但為何作文分數(shù)卻可以相差十幾分之多?原因在于,好的作文帶給人的舒適感,正如宜家的房子帶給住戶的愉悅感,而一篇語法錯誤較多,詞匯表達不當,句式重復冗長的作文則會給人以處處碰壁,一言難盡的無奈感。
因此,作文在成型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初稿進行有針對性地升級,具體步驟是:本人自改,同伴互改,教師批改。每一個步驟各有側重,目的明確,學生按部就班,穩(wěn)扎穩(wěn)打,均會有收獲。在“本人自改”中,學生需要檢查每一句話的語法結構,確保消滅基礎錯誤。其次,圍繞一些句子的表達,要求學生三思,嘗試發(fā)現(xiàn)更為恰當?shù)谋硎?,例如:用短語表達替換掉單詞表述,如giverise to替換cause;用地道的英語句型結構替換掉中式表達,如There are some reasons behind the phenomenon替換I have some reasons to do this thing。再次,鼓勵學生加人適當?shù)男稳菰~或副詞,讓文章的語言能夠更加豐富。在“同伴互改”中,同伴在相互認真閱讀作文的基礎上,一方面可以交流語言表述不明確的地方,探討更為合適的表達,另一方面可以對內容相關性和論點合理性提出質疑,使文章更具說服力。在“教師批改”中,教師從整體卷面出發(fā),點評文章升級的前兩個部分的內容,肯定亮點,指出問題,尤其是在學生不能解決的地方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或者是列出示范性的修改過程。經(jīng)過這三個步驟,學生的作文會經(jīng)歷三次蛻變。
寫作是學生英語能力的最好體現(xiàn)和證明。于教師而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持久戰(zhàn),但也是一項收獲最為喜人的工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