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成勇 王丹容
摘要:進入新時代,當全國上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民營經濟發(fā)展,當溫州全面創(chuàng)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qū),新聞媒體該如何為“兩個健康”凝聚正能量?如何為“兩個健康”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本文結合近兩年《溫州日報》“兩個健康”報道實踐,分析“兩個健康”媒體助力的實踐現狀,探索媒體助力的實施路徑、支撐體系和經驗啟示,為下一步“兩個健康”輿論引導工作提供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溫州日報》;“兩個健康”報道;民營經濟發(fā)展;媒體助力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7-0152-02
一、引言
作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媒體必須通過內容信息的生產與傳播,來把握時代發(fā)展脈動,助力民營經濟發(fā)展。這是媒體的基本責任。
置身于新時代,如何為民營經濟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撐、凝聚正能量,成為媒體發(fā)展的一道必答題。
溫州是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fā)祥地,是新時代全國首個“兩個健康”先行區(qū)創(chuàng)建地。扎根這片民營經濟發(fā)展的沃土,《溫州日報》聚焦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并自覺把這一議題置身于媒體融合發(fā)展背景下來考量,架構內容生產體系、強化傳播渠道建設,以全媒體聯動,集團式作戰(zhàn)、立體化呈現之勢,構筑輿論傳播高地,唱響民營經濟發(fā)展好聲音。實踐證明,在我國民營經濟發(fā)展道路上,無論社會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變,媒體助推民營經濟發(fā)展的使命擔當不能變,職責使命亦不能變。
二、媒體助力民營經濟發(fā)展的探索實踐
(一)找準議題融合的最大公約數
改革開放初期,當個體私營經濟率先在溫州萌芽時,溫州站在“姓資姓社”爭論的風口浪尖。彼時,作為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溫州日報》很好地發(fā)揮了媒體這一功能,放手追蹤報道源自民間的新鮮事物、新鮮現象,使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為當時處于艱難環(huán)境中的民營經濟發(fā)展起到了輿論引導作用[1]。進入新時代,當民營經濟發(fā)展再度成為舉國焦點,媒介議程、政策議程、公眾議程三者之間的互動,較之改革開放初期,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時代之變、環(huán)境之變、媒介之變推動著《溫州日報》從早期的議題追蹤者轉型為議題融合者。
2018年10月17日,溫州啟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qū)創(chuàng)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健康”重要論述在基層的探索和試點。盤點這兩年《溫州日報》的相關報道,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媒介、政府和公眾共同設置了議程,這其中作為新聞媒體的《溫州日報》則成為議題融合的黏合劑和主陣地。
思想大解放,往往是議題融合的生動體現。在民營經濟發(fā)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媒體都是思想大解放的重要推動者。在“兩個健康”報道中,《溫州日報》同樣發(fā)揮了這一重要作用,在政府與公眾之間找到了“公約數”,打通了官方民間兩個輿論場,撬動議題有力融合?!稖刂萑請蟆氛J識到了民營經濟是溫州發(fā)展的本色和底氣所在,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于民營經濟發(fā)展何去何從都十分關注。因此,當黨委政府向全社會發(fā)出“兩個健康”先行區(qū)創(chuàng)建的動員令之后,《溫州日報》迅速接過動員的“接力棒”,第一時間聚焦主題大討論活動,引導全社會通過大討論突破思維禁錮,以思想大解放引領民營經濟新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溫州日報》“求索”版面全方位發(fā)動組織民營企業(yè)家、經濟學家、高校學者等參與主題大討論,實現報網互動。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題大討論中,黨報將政府的權威性、黨報的引導性與公眾的開放性三者統一結合并相互參照,并通過媒體傳播平臺形成統一議程,將此放在輿論引導“C位”,發(fā)揮媒體優(yōu)勢,整合政府和社會力量進行重點聚焦,從而有效引領了主流輿論,發(fā)揮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士氣的作用。
剖析“兩個健康”先行區(qū)創(chuàng)建中的媒體平臺作用,我們看到,隨著媒體融合發(fā)展,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現在媒體所提供的話語平臺更加多樣,微信、APP、網站、微博等都具有公共話語平臺的性質??梢哉f,媒體為大眾的話語表達、社會共識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平臺。而在當前的新聞語境下,傳播渠道和傳播平臺呈現多元化,價值取向和社會利益趨于多樣化,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更添多層次。面對這一全新的輿論態(tài)勢,媒體要繼續(xù)主導公共議題,擔當好議題融合者的角色,唯有在政府、媒體、公眾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引入社會廣泛參與,引導多元觀點交鋒、交融,才能真正推動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在媒體與公眾的互動中落地[2]。這既是傳統媒體的政治屬性、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也是維系自身影響力、增強輿論引導力的客觀需要。
(二)追求價值引領的最高共識度
媒體的一大使命是“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在民營經濟報道中,我們要樹立什么樣的主流價值?如何提升主流價值的影響力?這是《溫州日報》記者編輯思考最多的,也是一以貫之用實踐去解答的報道命題。
在具體的內容生產中,《溫州日報》以廣大民營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家為主角,講述了許多民營企業(yè)的故事,生動地傳播了溫州“兩個健康”正能量,并通過這些故事與廣大受眾建立情感聯系,產生思想共鳴。這種思想共鳴要成為一種社會主流價值,就需要媒體在當好信息傳播者的同時更要當好價值引領者,把“兩個健康”背后的企業(yè)家精神、溫州人精神傳遞給廣大受眾,把“兩個健康”背后的新時代發(fā)展定力和發(fā)展作為傳遞給世界。
在“兩個健康”媒體助力的全新實踐中,《溫州日報》以活動來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稖刂萑請蟆穯印爸戮葱聲r代·先行力量”大型尋訪活動,深入尋訪一批溫州改革開放40年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yè)家,并經各方推薦、篩選審查、專家評議、部門把關、組織審定等環(huán)節(jié),在世界溫州人大會主旨大會上為15名溫州改革開放40年重大影響力企業(yè)家頒授榮譽。這一活動通過媒體尋訪的形式,對具有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能夠充分調動用戶興趣的歷史大事和榜樣人物進行融合傳播,并在活動與報道的互動中放大影響力,在全社會弘揚企業(yè)家精神,樹立主流價值觀。與此同時,《溫州日報》歷時1個月精心制作的108秒短視頻《我們共同譜寫一個傳奇》,將這些企業(yè)家的故事從版面上、網絡上向線下展覽延伸,形成活動與報道交互、線上與線下互動的傳播態(tài)勢,打造了立體傳播空間,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會共識。
媒體引領大眾,說到底是社會價值的引領。這就需要媒體調動可以調動的各種社會資源。在這一過程中,媒體可以通過培育更多的品牌活動,使自己的傳播產品成為形成社會共識的“支點”,也必須繼續(xù)生產硬核的傳播內容和構建多層次的傳播渠道,以見人見事、入情入理的內容傳播撥動人心弦、激動人心靈、振奮人心勁,實現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的有機融合。
(三)把握服務改革的最佳切入點
縱觀我國民營經濟發(fā)展之路,媒體始終是一股強大的助力。這種助力,簡而言之,就是以輿論之力推動了民營經濟的改革發(fā)展。因此,《溫州日報》在“兩個健康”報道中,首要考慮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致力于服務改革。
在社會管理、社會協調的鏈條中,媒體始終扮演著守望者的角色。守望著民企的發(fā)展環(huán)境,《溫州日報》推出《七問營商環(huán)境》系列報道,沒有就事論事,而是立足于營商環(huán)境這一事關發(fā)展大局和群眾利益的關鍵性問題,剝繭抽絲地追問、層層推進地深問,讓受眾在提問中達成共識。更為關鍵的是,“七問”不是泛泛地流于表面之問,而是實實在在以問促答,給人對策、給人啟迪??梢哉f,在多元化社會中,媒體的報道要出彩,必須以問題思維、以效果導向,置身于時代、放眼于全局來思考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只有發(fā)揮對社會發(fā)展的“守望”功能、“瞭望”功能,媒體才可能以其特有的敏銳性,實時監(jiān)測社會發(fā)展航向,實時服務改革發(fā)展。
于“兩個健康”在溫州的落地而言,媒體無論是在議題設置上還是功能發(fā)揮上,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引導全社會共同解答“新時代的溫州可以為改革開放交出什么樣的新答卷”這一命題。從實踐看,《溫州日報》把握住“改革開放40周年”和“兩個健康”先行區(qū)啟動創(chuàng)建這兩個時間節(jié)點,通過設置精妙的社會議題,提出一些啟示和引人思考的話題。例如,世界溫州人大會召開之際,《溫州日報》通過對15位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yè)家、十大標志性事件與十大突破性事件的尋訪,在全社會樹起典型的力量,營造濃厚的氛圍。這次聲勢浩大的尋訪活動,通過黨委政府的褒揚銘記、通過媒體的回顧展望、通過全社會的喝彩致敬,匯聚起新時代溫州發(fā)展的強大正能量。媒體在設置議題中完成“致敬”的使命,完成“服務”的功能。
服務改革,就是要求媒體要強化新時代的輿論擔當,以輿論“新融合”唱響新時代,將報道的故事性融于時代性,將議題的地方性融于全局性,將傳播的互動性融于導向性,讓報道更具有現實意義、指導意義和時代價值?!稖刂萑請蟆吠瞥龅摹吨戮葱聲r代·從“新”看溫州》,通過回訪溫州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全國第一”,將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有機結合,聚焦當下溫州民營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啟迪未來之路。放眼新時代,媒體更需要站在更高的瞭望臺上,沉下心去鉤沉歷史、啟迪當下、思考未來,這是對革故鼎新的改革開放最誠摯的敬意,更是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最佳守望。
三、結語
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的殷殷期許。置身于新時代,站在更高的瞭望臺上,新聞工作者要堅持初心不變,以革故鼎新的精神致力于內容生產的創(chuàng)新、致力于傳播渠道的拓新,讓內容更具有傳播力、親和力、吸引力。這應當成為媒體繼續(xù)助力民營經濟發(fā)展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發(fā)賜,馬玉瑛.溫州改革開放三十年中的媒體助力[J].中國記者,2008(6):76-77.
[2] 張志安,曾勵.媒體如何助力改革開放——中國報業(yè)四十年回顧[J].傳媒,2018(24):36-39.
作者簡介:尤成勇(1981—),男,浙江溫州人,本科,主任記者,研究方向:經濟新聞,金融新聞。
王丹容(1982—),女,浙江溫州人,本科(雙學士),主任記者,研究方向: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