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媛媛
摘要:法國是世界上的甜點大國,享有舉世無雙的地位。一說到法國甜點,它的美譽可謂是享譽全球。法國人對甜點的熱忱與執(zhí)著,也促使法國甜點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法國甜點猶如法國香水、咖啡、奢侈品一樣,儼然成為一種法國文化的標簽。
關鍵詞:法國甜點;法國文化;宗教
提到法國,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法國的美食,一提到法國的美食,我們可能會想到法國大餐、香檳美酒、法式咖啡,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還是不能繞開法國甜點。法國的甜點具有突出的特點,能從側面反映出法國文化,也是法國歷史的一面銅鏡。
在全世界為數眾多的甜點和蛋糕中,法國的甜點數量品種最多,全世界分布范圍最廣。2017年法國的甜點商鋪達到35000多家,創(chuàng)下超過23億歐元的營業(yè)額。足以看到法國人對甜點的喜愛程度。甜點在法語中的詞匯是 “patisserie”,一般是放在飯后,作為主餐之后助興的附加物,也可以作為兩餐之間的下午茶搭配咖啡、茶等飲品。通常法國甜點是精心修飾的,有絢麗的色彩包裝,復雜的造型,極其考究和精致,體現出“奢華”、“城市感”等價值。此外,還有一個優(yōu)點,即使平民百姓無法享受到王候貴族的豪華官邸、華美服飾,但是即便是最豪華的奢華甜點,普通人都可以品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甜點既是奢侈品,也是一種平民食物。
1.法國甜點的歷史
在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為了感謝農神,食用多種加入蜂蜜和果實的點心。古希臘的結婚儀式要交換點心,古羅馬的新婚夫婦也要舉行點心奉獻儀式。中世紀初期的法國,當時盛行基督教,在很多修道院里,修道士們聚集在一起食用一種叫“祝福餅”的點心。教皇和主教之間也互相贈送“祝福餅”。修女們擅長做一種叫“祭餅”的點心,用來做彌撒食用。這就是最早法國甜點的先驅。后來祝福餅和祭餅由專門的小販制作,販賣于大街小巷,成為普通居民中流行的點心,不再是宗教活動的專門標配。在此基礎上,人們還做出了其他品種的烤餅、布丁、薄餅和水果塔等。在天主教盛行的法國,人們對美食產生興趣,認為對美食的追求是基督教文明的優(yōu)良風氣和良好興趣。所以法國甜點的在法國蓬勃發(fā)展。
隨著十字軍東征,把香料和砂糖以及橙子、杏、檸檬等水果帶回了法國,對法國的甜點發(fā)展可以說是帶來了質的提升。法國人學會了制作果醬和奶油,從意大利傳入了可可和冰淇淋,奶油和砂糖的普遍使用,使得法國甜點出現了糖水煮水果、餅干、巧克力甜點等,甚至在拿破侖時代的宮廷里,人們隨身攜帶加入麝香的巧克力成為一種優(yōu)雅。18世紀,人們改變了對食物追求的口味,開始喜歡清香的氣味和甜美的味道。甜點和蛋糕逐漸在宮廷盛行起來。人們常常用精美絕倫的容器盛裝各種蛋糕、曲奇、冰淇淋、慕斯等等。甜點和餐具的奢華使卑微的平民望而卻步。
法國大革命以后,貴族開始沒落,普通市民富裕起來,貴族的廚師離開宅邸,在巴黎開設餐廳。巴黎的餐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一時期涌現出很多甜點店,為如今的法國甜點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不得不說的糖
法國甜點讓人覺得身心愉悅,除了造型精致、口感細膩之外,糖份的存在讓人分泌的多巴胺,產生幸福的感覺。糖作為甜點的重要配料之一,也為法國甜點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世紀,歐洲組織的十字軍東征,把很多與飲食有關的東西帶回了歐洲,包括糖和香辛料等。當時由于糖的數量極為有限,只供特權階級使用。15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砂糖消費激增,人們的含糖食譜顯著增加,比如糖漬水果、水果塔等。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始,歐洲各國先后在自己的殖民地尋找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并從非洲拐賣黑奴從事蔗糖種植。法國也在其殖民地安的列斯群島大量得種植甘蔗,到1730年,法國的砂糖產量在歐洲占據優(yōu)勢,使得法國甜點的蓬勃發(fā)展毫無后顧之憂。
3.法國甜點體現了法國的文化
法國甜點的發(fā)展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法國的歷史,而歷史也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法國歷史的不同階段,統(tǒng)治階級和人民大眾對甜品的認知態(tài)度、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都或多或少反應出當時法國社會的歷史背景和人文環(huán)境。
法國甜點作為世界甜點屆的標桿,被世人都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甜點。法國甜點作為一種不算正餐的食物,看似可有可無,可是一旦缺失又會覺得不滿足,恰恰能使人們產生對美好的生活的共鳴,剛好與法國人追求浪漫的特質相吻合。
法國人還喜歡精心裝飾甜點,使其帶有建筑和藝術的特點。法國甜點的精致和考究,正如法國文化一樣,成為一種符號名片,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聞名世界的法國甜點學校“雷諾特”甜點學校廣泛招收全世界的學員來學習正宗法國甜點的制作方法,感受法國甜點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池上俊一 著,馬慶春 譯 ,法國甜點里的歷史 [M] 山東:南海出版公司,2018.
[2]霍文華,張鎂袆,中西甜品文化的沖突與融合[J],船舶職業(yè)教育,2018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