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柿林
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直觀地反映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相關(guān)的理論知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開展“以讀促寫”活動
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往往能夠逐漸地提升一個人的寫作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開展“以讀促寫”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和模仿,掌握相關(guān)的寫作技巧,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最為直觀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在長期的藝術(shù)熏陶中,他們自然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以讀促寫”的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并要求他們仿寫下面這段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關(guān)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段話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和通感的修辭手法,十分考驗學生的語言功底,并且非常適合開展寫作訓練。有的學生寫道:“層層疊疊的群山之間,俯瞰的是層層的云朵。云朵離地不遠,像蓬蓬的仙女的裙……”開展這樣的仿寫訓練,教師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為他們?nèi)蘸蟮膶懽髯鳒蕚洹?/p>
二、開展“審題立意”活動
常見的作文題目有兩類:一類是命題作文,一類是材料作文。學生如果只會寫文章,不會審題、審材料,又怎么能寫出高分作文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立意的能力。例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晏子是齊國的國相。一次外出,他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看,見她的丈夫頭頂著巨大的車傘,鞭打著四匹馬,十分得意。車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離去。丈夫問她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齊國的國相,揚名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慮深沉,面無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給人做車夫,卻趾高氣揚,覺得很滿足,我因此要求離去?!睆哪且院?,她的丈夫一改故態(tài)。晏子感到奇怪,就問他為什么,車夫便照實回答了。后來,晏子便舉薦他做了大夫。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拿到這則材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則材料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我看到了三個人物,分別是晏子、晏子的車夫、車夫的妻子?!焙茱@然,學生在說出答案的時候并沒有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所以,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同學們,你們眼中的這三個人分別是什么樣的形象呢?”學生答道:“晏子雖然身材矮小,但是為人謙遜,他不以身居高位而感到驕傲,并且懂得識才,唯德是舉,不論尊卑。車夫驕傲自滿,目中無人,但是知錯能改,是個有前途的人。車夫的妻子十分聰慧,眼光犀利,一針見血,知道‘識人貴在由表及里’的道理。”教師提醒學生:“是的,立意要求準確、新穎且深刻。那么,你們會從哪些角度來立意呢?”有的學生站在晏子的角度看問題的,認為可以抓住“氣度”“謙遜”來立意;有的學生站在車夫的角度看問題的,認為可以抓住“聞過則改”“擺正位置”來立意;還有的學生站在車夫的妻子的角度看問題,認為可以抓住“忠言逆耳”“用心觀察事物”來立意。
三、開展“文章評改”活動
學生不參與文章的評改,就無法真正明白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知道該如何改進,又怎么能寫出好文章呢?所以,教師需要認真指導,組織他們開展“文章評改”活動。
在評價文章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中心思想是否鮮明突出。
②文章體裁是否恰當?shù)皿w。
③條理是否清楚,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詳略是否得當。
④語言是否準確簡潔、通順優(yōu)美。
⑤感情是否真摯,立意是否深刻、新穎。
⑥命題作文的內(nèi)容和題目是否相符,是否切題。
⑦字詞、標點、行款、格式等是否符合規(guī)范。
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篇范文,用紅色的標記圈出要修改的句子,給學生作示范。
總之,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