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雅
近義詞辨析題,是高考語言運用題的一大命題熱點,主要考查考生對相近詞語或成語的詞義的理解、辨析以及運用能力。不少同學(xué)在做近義詞辨析題時,由于不辨使用范圍、不分詞義輕重、不明感情色彩等問題在解題時失分。對此,筆者總結(jié)了解答近義詞辨析題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同學(xué)們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方法一:明辨使用范圍
對于某些近義詞語或成語,若細細品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在使用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詞語或成語的使用范圍比較大,有的使用范圍則比較小,有的只涉及某一部分,有的則概括了整體。因此,同學(xué)們在做近義詞辨析題時,要注意明辨詞語的使用范圍,從而找到正確答案。
例題:①從五時期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到改革改放的今天,產(chǎn)生了燦若星辰的文藝大師,留下了
的文藝精品,不僅為世界文明也為中華民族分別貢獻了華彩篇章和豐厚滋養(yǎng)。
②明天早晨八點鐘在五樓會議室召開全體職工年總結(jié)會,其中 請假的人員務(wù)必屆時參加。
A。汗牛充棟 囊括 B。浩如煙海 包括
C。浩如煙海 囊括 D。汗牛充棟 包括
解析:①“汗牛充棟”和“浩如煙?!眱蓚€成語均可以用來形容事物多。但是,“汗牛充棟”指牛在運輸書籍時累得出汗,書堆滿了整個屋子,形容藏書之多,使用范圍更小;“浩如煙?!眲t可以用來形容文獻、資料、書籍、詩詞等數(shù)量多,使用范圍更廣。此處形容文藝精品多,應(yīng)用“浩如煙?!?。②“囊括”和“包括”均有“包含”之意,不同的是前者指全部包羅在內(nèi),適用范圍大,而后者僅指其中一部分,適用范圍小。句子中請假的人員為一部分人,并不包含全部,所以用“包括”,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
方法二:把握感情色彩
從感情色彩上劃分,詞語可分為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三類。其中,褒義詞多帶有肯定、喜愛、贊揚、褒獎等感情,如勤勞、能干、博學(xué)多才、浩然正氣等都是褒義詞;貶義詞多帶有否定、厭惡、貶斥、憎恨等感情,如蓄意、奸詐、好吃懶做、幸災(zāi)樂禍等;而中性詞則不帶有褒貶感情,如決斷、保護、大事、無聲無息等。在做近義詞辨析題時,同學(xué)們要注意把握詞語的感情色彩,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避免出現(xiàn)褒貶誤用的問題。
例題: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 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他性格內(nèi)向,平時沉默寡言,但一到辯論場上就變得__,滔滔不絕,說得對手心服口服。
A。竄改侃侃而談 B。篡改振振有詞
c。竄改振振有詞 D。篡改侃侃而談
解析:①“篡改”和“竄改”都有“改動”之意。不同的是,“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對歷史、理論、著作、學(xué)說、政策等進行改動,以掩蓋事實真相,獲取政權(quán)統(tǒng)治、集團利益等,為貶義詞;“竄改”則指改動文字、詞語、文件、古籍、賬目等,目的性不強,為中性詞。按照這里的語境,應(yīng)該使用為貶義,故應(yīng)填“篡改”。②“侃侃而談”和“振振有詞”均含有“說話多”之意。但是,“侃侃而談”指說話人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理由充足、口若懸河,帶有肯定、贊許的感情,為褒義詞;“振振有詞”則形容說話人理直氣壯,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含有否定、批評之意,為貶義詞。按照這里的語境,應(yīng)該選褒義詞,所以橫線處應(yīng)填上“侃侃而談”,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
方法三:識別詞義輕重
有些近義詞語盡管意義相近,其詞義的輕重程度也有所不同,用法也有所差異。如“信口開河”與“信口雌黃”兩個成語均含有“隨口亂說”之意。前者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語義較輕;后者則指妄加評論,故意歪曲、誣蔑和捏造事實,語義更重。再如,“損壞”“毀壞”“破壞”三個詞語均有“弄壞”之意,但“毀壞”比“損壞”的程度要深,而“破壞”又比“毀壞”的程度要重。所以,同學(xué)們在做近義詞辨析題時,要認真分析,避免出現(xiàn)“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的問題。
例題:①魯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槍般的雜文至今仍顯露著__的思想鋒芒。
②要把那些__黨紀國法,敢于頂風(fēng)作案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交司法部門處理,尤其不能以紀律處分代替法律制裁。
A。犀利 違反 B。鋒利違反
C。犀利 違犯 D。鋒利 違犯
解析:①“鋒利”與“犀利”均含有“尖銳”之意。但前者的語義明顯要重于后者,所以結(jié)合語境,①處應(yīng)填“犀利”。②“違反”和“違犯”均有“違規(guī)”之意。“違反”指不遵守制度、規(guī)律等,程度較輕;“違犯”指違背和觸犯國家法律法規(guī),程度較重。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
總之,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同學(xué)們要多積累、多辨析近義詞,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準確選用詞語,從而輕松解題。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時楊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