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興周
坐標圖象題是中考化學??碱}型,常出現(xiàn)在選擇題中。解決此類問題要注意圖象的起點、拐點、終點、曲線的變化趨勢等,讓我們和壯壯同學跟著宓老師一起識破坐標圖象題的“陷阱”吧!
壯壯的錯題1
壯壯:宓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C,可是我選了B,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發(fā)生變化,那為什么錳元素的質量分數會發(fā)生變化呢?
【題1】(2019·湖北·宜昌)對一定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宓老師:雖然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發(fā)生變化,但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有氧氣生成,剩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錳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變大至不再有氧氣生成。
宓老師: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分別求出10 g的Mg、Fe、Zn三種金屬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硫酸的質量為40.8 g、17.5 g、15.1 g。當酸的質量小于等于15.1 g時,酸耗盡,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即A正確;當酸的質量大于15.1 g且小于等于17.5 g時,鎂和鐵產生氫氣的質量相等,鋅產生氫氣最少,即C正確;當酸的質量大于17.5 g時,鎂產生的氫氣最多,鐵次之,鋅最少,即B正確。所以本題選D。
【檢測2】(2019·山東·濟寧)相同質量的Mg、Fe、Zn三種金屬,分別與足量的、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應,生成氫氣與消耗稀H2SO4的質量關系見圖2,分析圖象所得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答案:A
壯壯的錯題3
壯壯:宓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C,可是我選了B。為什么圖象中有一段pH值等于7的過程呢?
【題3】(2019·四川·攀枝花)已知,常溫下氯化鈣、氯化鈉的水溶液呈中性,向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過量的x,溶液pH與滴入x的量的關系如圖3所示,則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A.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純堿溶液 D.硝酸銀溶液
宓老師: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液顯酸性,加水稀釋酸性減弱,pH變大,但pH值始終小于7,故A錯誤;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pH變大,恰好反應時pH值等于7,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溶液pH值大于7,不會有水平的一段,故B錯誤;加入的純堿溶液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pH變大,恰好完全反應時pH值等于7,繼續(xù)加入的純堿溶液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溶液pH不變,氯化鈣反應完后再繼續(xù)加入純堿溶液,溶液顯堿性,pH值大于7,故C正確;鹽酸和氯化鈣均能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分別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鈣,溶液的pH始終小于7,故D錯誤。所以本題選C。
【檢測3】(2019·浙江·衢州)室溫時,在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中,測得溶液的pH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情況如圖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所得溶液的pH隨加入溶液體積的變化是不均勻的
B. 該實驗是將鹽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C. 當滴入溶液體積為5 mL時,所得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D. 當滴入溶液體積為20 mL時,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答案:B